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音乐活动与学生音乐实践能力的培养

 

【作者】 李 婷

【机构】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胡集镇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奥尔夫说过:“让孩子自己去实践、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孩子是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因素。老师心里想的,首先应该是孩子,其次才是音乐,孩子比音乐更重要。我们可以让孩子们去实践,按照他们自己的想象、利用他们自己的各种可能性去安排。老师给他们一个任务,每个孩子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去做他愿意做的事。教学的活动,主要是孩子的活动;教学的最终结果,要从孩子身上体现出来。 
  【关键词】 实践;创造;开放;体验

  孩子们对音乐有天生的好奇感,当前教学中提倡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孩子进行启迪、诱导,尽量让孩子在实践中去获得知识,发展他们眼、耳、脑、口、手、脚并用能力,并从多种感官同时刺激以得到良好而深刻的印象。正如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说:“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我们都有同样的感觉:乐队的队员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对乐曲的记忆能力,比一般的学生要强;而舞蹈队员的节奏感、韵律感及体态语言超过一般学生水平,这就是参与了音乐能力培养的结果。作为音乐学科,通过实践活动为使孩子们在成长中学会交流和合作,学会有责任感的生活,而且实践活动也为孩子提供了放飞心灵的天地。不仅使他们的认知能力得到提高,更使他们的情感世界升华,在宽松、自由的境界中,让他们敢爱、敢想、敢为。
  一、艺术实践活动中培养情商
  在音乐教育中开发情商EQ,尤其要注重孩子对音乐的直接感受。学校音乐教育要为孩子铺设直接体验音乐的通道,创造条件让孩子们去感受音乐,引发他们对音乐的感知潜能,通过长期的培养、学习、刺激而得到增长和发展。人的心态正常、心情愉快是事业、学习成功的基础保证。因此,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将孩子引入音乐天地中,去挖掘教材中最感染人心灵的内容。但艺术教学本身也需要有良好的情商才能达到提高人的素质的目的。平时课堂教学时,积极创设一种宽松的氛围,让学生具备愉快的心情状态显得非常重要。
  每次音乐课铃声一响,教师播放一段优美动听的音乐,师生在美妙的旋律声中进行对话,谈一些与音乐生活有关的话题。并通过各种方式让孩子的天性得到充分体现。使学生始终以愉悦的心情进行学习。进行识谱教学时,充分发挥操作性教学来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延长学生的新鲜感、好奇心。例如在教学生认识五线谱唱名的音位时,我让学生边拍手边念儿歌:下加一线敲敲门,do do do ;下加一间打招呼,re re re……学生在有节奏的儿歌中记住了唱名。也可告诉学生这是五线谱:do 、re、mi、fa、sol、la 、si这七个音就像“白雪公主”中的七个小矮人。他们在五线谱上跳舞,就成了美妙的音乐。此时学生的心情是新鲜好奇的。心中自然会产生探索奇妙的音乐王国的愿望。类似以上的多种方法,学生在实践中既培养了学习兴趣,又掌握了音乐知识。
  二、实践活动中体现自我
  一个人怎样才能认识自己呢?决不是通过思考,而是通过实践。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而心灵的接触离不开情感的交流。教学实践证明,合作教学是以协作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地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而加强师生之间的合作,能让师生间的情感得到充分的交流,学生学习的兴趣得以引发。每次运动会时,当我看到赛场上运动员在接力跑时所体现出的团结合作精神,我想:是否在音乐课上也能采取这种形式。于是,便大胆尝试起来。如教学《美丽的夏牧场》时,我采用接力的方式把全班分为四组,有的负责演唱、有的律动、有的负责打击乐等互换表演形式进行。小组活动是体现学生集体荣誉感的一种很好的形式,每当老师宣布小组活动开始的时候,学生们便争先恐后的出谋划策了,有的说:“今天让你来指挥吧!”有的说:“今天我要戴上自己制作的头饰跳舞”。有的说:“我们想一种比较新颖的形式吧!”……每个成员既是策划者,又是演员,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个性,使其看到了自身的价值所在,并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三、实践活动中发展创造力
  艺术实践活动是面向学生在艺术方面的全方位教学,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主体性为目标的,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对促进学生艺术素质的提高十分有效。这种素质是指两个方面,一是实践能力,二是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在音乐艺术的实践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其中包括对音乐要素的感受力,音乐风格的感受力,音乐情境意象的感受力等。在培养这些感受力的同时,使学生的人格情操得到陶冶,学生的潜能得以开发,创造力得到发挥。如让学生根据要求创编节奏,根据节奏创编旋律,根据旋律填上歌词等。
  为了使学生们能充分认识到音乐的重要性和促使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音乐教师应鼓励学生敢于想象,敢于创新,教师要珍惜他们的好奇心,要努力把学生的想象激发起来,并利用丰富的知识,生动的语言,娴熟的技能以及借助媒介,把握和传递好音乐教学中即每一堂音乐课中所需要讲述的一切内容,要让学生通过音乐的启迪去获得音乐的感性与理性的认识,视觉与听觉的结合,促进学生想象能力的增长。
  总之,艺术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教师应利用一切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取音乐中的美感和个人情感的体验。通过对音乐真善美的追求与认识,教育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二十一世纪是竞争发展的世纪,我们要充分面向全体学生,通过艺术实践,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只有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才能满足时代对教育的期望。
  参考文献:
  [1]《音乐教育与创作》 音乐教育与创作杂志社
  [2]《体验学习》 库伯专著
  • 【发布时间】2020/8/18 18:23:30
  • 【点击频次】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