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小学生整本书阅读指导的教学策略

 

【作者】 贺 兰

【机构】 湖北省丹江口市思源实验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六岁至十二岁是小学生阅读能力长足发展的黄金阶段,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阅读和不阅读对学生的影响举足轻重。在小学阶段要积极调动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整本书,使整本书阅读成为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整本书阅读;兴趣培养;方法指导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教学建议”部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读整本书的思想已经被重视。下面就小学阶段开展整本书阅读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教师要指导学生选好书
  整本书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选择,一是能够增进学生知识的,二是能够锻炼学生阅读能力的,三是能够开启智慧,启迪心灵,传承文明的。选择整本书应该本着东西合璧、古今结合的原则。可以根据书评人的推荐,但是最主要的标准是孩子是否喜欢。所以,教师在选择整本书以前,一定要先读一读,然后推荐给学生。选择整本书,还可以和教科书的内容结合起来。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的“课外书屋”栏目向学生推荐了与本单元有联系的整本书,教师可以有选择地让学生阅读。教师也可以联系课文内容进行延伸阅读,如,学习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的“作家笔下的人”单元时,可以读《小兵张嘎》《红楼梦》《儒林外史》《百万英镑》等名著,这些是与课文内容联系的整本书,属于内容的延伸阅读。也可以选取《小王子》《毛毛》《爱德华奇妙之旅》《长袜子皮皮》《彼得?潘》中任何一本,看作者是如何表现人物形象的,这属于表达方式的延伸阅读。
  二、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方法的应用和获得
  “多读多作固属重要,但是尤其重要的是怎样读,怎样写。对于这‘怎样’,如果不能切实解答,就算不得注重了方法。”“一目十行地囫囵吞枣地读下去,至多只能增进一些知识和经验,并不能领会写作的技术。”从叶老的阐释中,可以看出,只有整本书阅读这么回事还远远不够,关键是要通过整本书阅读使学生有所收获,要知道怎样读更好。要通过阅读领会表达的妙处。比如高年级的阅读,教师可以设计稍微复杂的读书报告单,也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教师引导学生对深层次的问题进行讨论,比如,比较同一个作家的不同作品,探讨一些与众不同的作品,比较自己童年和作者的童年,谈饮食文化以及相关的语词,谈老人与小孩的关系,探讨奇幻小说和魔法小说的特色等。
  三、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
  “学生能够理解和领会的东西,教师完全可以不讲。学生了解不透彻领会不深的地方,才需要教师给以指点和引导,但是也不宜讲得很多很琐碎。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自己多动脑筋。”重视方法的获得,但是这个方法不是教师教给学生的,而是学生通过自己动脑筋,通过教师设置的情境,通过教师的追问,自己感悟到的。如,在《草房子》阅读交流时,提出问题:除了《艾地》《药寮》两章外,其他各章的结尾为什么都用了省略号?用了句号的两章,一是“艾地”的主人公秦大奶奶过世了,一是“药寮”的主人公桑桑病好了。其余各章结尾用省略号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好像每一个主人公还有故事。又如,在《长袜子皮皮》的读书交流中,对皮皮在学校的表现,教师先提出问题:如果你是皮皮的老师,你会怎样对待皮皮?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老师问:如果你是皮皮,你希望有什么样的老师?再让学生讨论。最后问:为什么你做老师和你希望的老师不一样呢?通过这样的问题设计,让学生能够对作品和作品中的人物进行评价。
  四、要充分把握好课堂教学效率
  整本书阅读在本质上是语文课程,把任务交代给学生,然后放手不管显然不行。指导学生整本书阅读的主阵地应该在课堂。以下是一些探索中的课型:(1)阅读指导课。这类课主要是指导学生阅读。阅读可以分为深读、浅读,可以是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可以精讲,也可以泛读。阅读的对象可以是经典小说、史学专著,也可以是学术著作,科普论著。老师可以在课堂上教学生阅读的方法,也可以指导学生如何合理使用工具书进行信息的搜集和处理;可以带领学生边读边思考,引导其进行辩证思考,评价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还可以发挥想象,就一些开放性问题展开讨论。(2)专题指导课。这类课是通过设置专题,综合多本著作一起阅读。著作的选择可以是某一类型小说,或者某一位作家的多本著作,或者某一个时代的多部著作,多本作品之间应该有关联性。教师在课上进行专题点拨,从人物、情节、写作手法、思想情感、文学价值等方面讲解。学生在技法的指导下阅读多本作品,从某一角度入手进行阅读探究,写读书报告或论文,后交流展示。专题指导课的时间较长,分多节课进行。(3)汇报总结型:顾名思义,待学生阅读完一本书后,以活动的形式,将各自的读书成果进行汇报。学生在活动中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尽情展示,能达到交流心得、扬长避短之效。(4)推荐阅读。就是把学生自己读过的好的作品与大家分享。学生可以通过视频、课件等方式呈现自己推荐的作品。推荐课之前,老师应当对学生的推荐内容进行适当干预。在推荐后,其他学生可以针对推荐人提出自己的疑问。当然除了学生推荐,也可由教师推荐。整本书阅读的意义和价值我们有目共睹。开展整本书阅读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人,己愈多”,给人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教师不读整本书,怎么要求学生读?
  整本书的阅读在于一个整体,不同于一篇课文的教学,学生阅读了一本书,留下些什么印象,感受到什么,是非常重要的。整本书的阅读,既要关注学生的个性的体验,又要通过细节的挖掘,帮助学生走进阅读,体会字词的精妙之处。这样才能真正达到阅读的效果。
  • 【发布时间】2020/8/18 20:23:17
  • 【点击频次】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