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农村初中学生如何更好学习物理

 

【作者】 李 杨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西关初级中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多数农村学生的父母外出打工,学生就由爷爷奶奶在家监护,学生学习完全靠学生的自觉程度决定,由于家庭教育的缺乏,导致学生的学业成绩不够理想,学习方法和习惯不科学。初中的数理化学科相对比较差,特别是物理这门学科的成绩就更不理想。根据现代的教育要求,必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能有效提高初中学生的物理成绩。
  【关键词】 物理;学习;方法;习惯

  目前农村初中办学规模比较小,学生人数较少:一部分学生随父母外出务工就读,另一部分学生的父母打工,只能由爷爷、婆婆在家监护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教育。事实证明能升入到高一级学校的孩子都有共同特点:学习习惯好,学习方法科学。物理学科的知识与我们日常生活有密切的关系,学好物理不仅能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而且也是升学提分的关键因素。
  那么,如何更好学习学习初中物理呢?
  一、课前自主预习,做到心中有数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初中物理学科每学期的学习任务比较重,单靠课堂的40分钟是不够的。那么提前做好预习,做到对新课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显得尤为重要。这个初步了解指的是简单的知识点的了解,二是带着问题去学习,有疑问的地方留待课中和课后解决。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不仅能轻松驾驭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勤于思考,勤于动手,独立思考的好品质。
  课前预习需要注意:
  1.预课本。
  课前主要是把第二天要学的新课的课本内容通读一遍,尝试把物理课本当成指导我们发现物理奥秘的说明书。初步了解物理概念的涵义,物理规律内容和知识点运用。简单勾画出重点内容和概念,多读多理解相关知识。大致浏览课后的“动手动脑学物理”,也可适当借助互联网、工具书等查阅相关资料。
  2.预实验。
  物理学习离不开实验,结合教材预习好相关的实验是必要的。了解实验的目的、器材,初步知晓实验的过程和注意事项。不要急于看结论,不要急于做题,试着将物理现象的规律找出来。对于一些取材容易,操作简单的实验,鼓励学生做好,如“小孔成像”、“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学生体验实验的乐趣的同时,也在成功中提高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3.预插图。
  物理书中有很多的插图,它是为了帮助学生认识某一物理现象,掌握某一概念而精心设计的,具有指导学习理解知识的作用。在预习中,借助形象生动,有趣味性的插图能更好的理解现象、概念。
  二、课中思路清晰,确保学习高效
  以往的课堂是学生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现在我们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物理成绩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课堂的四十分钟。
  重模式。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模式。教师要做到备课本、备课件、备教案,课堂中引导得当,条理清楚。学生要思路清晰,在课堂中要全力以赴、积极思考,注意力始终跟随教师前行。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解,千万不能思想开小差。并同时作好笔记,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勤思考。听课中可以尝试在老师没有作出判断、结论之前,自己试作判断、试下结论。看看自己想的与老师讲的是否一致,找出对与不对的原因。要勇于产生质疑,对不懂的地方要大胆举手发言,直到把问题解决。
  善讨论。在教师引导下,课堂练习也多采用原坐位练习,少用“爬黑板”的形式。在小讨论的基础上再组织适当的全班讨论。在小讨论或课堂答问中不同气质的学生要注意克服自己的弱点:如反应敏捷、热情好动的胆汁质、多血质气质的学生,要注意克服其急躁肤浅的毛病,而反应迟缓、性格内向的粘液质、抑郁质气质的学生,要在有把握的情况下在全班讨论时发言。
  学思路。学生听课要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收效高的听课应该不仅注意老师传授的具体知识,更应该注意老师讲课的思路,追着老师的思路跑,目的在于把老师讲课过程中运用的各种思维方式、思维过程搞清楚。学习老师是如何进行周密科学思考的,从而提高自己的智力水平和思维能力。?
  抓关键。知识内容的关键一般指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关系等。比如学习物理基本概念时,学生从教师的讲解中要抓住:①弄清概念和它是怎样提出来的。②了解概念的表达方式。③弄清怎样使用这一概念进行计算或解决实际问题。④搞懂概念的应用范围和条件。这样学习基本物理概念,就算抓住了要领。
  同样,不抓住学科特点的关键学习,也会影响你的学习效果。实际上,各门学科的内容体系、发展思路、训练要求以及教的方法各有特点,学生在学习中就应注意这些学科的特点。物理课要特别注意观察和实验,在获得感性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思考来掌握科学概念和规律。
  三、课后巩固提升,保证知识不忘
  学过的知识如果不加以练习和巩固,那么久而久之学生就会遗忘。为了使学过的知识不容易被忘记,那么就要采取相对的措施。
  一是高效率完成作业。做作业之前先看一遍书上概念,做作业时不看书,一鼓作气做下去,不会的先空着,做完后翻书自己思考再完成。课后完成适当的作业,主要来源于课本后面的“动手动脑学物理”和练习册。
  完成作业时一定要专心,两耳不闻窗外事。保持好最佳的精神状态,集中注意力。把上课的东西快速从脑海中过一遍,再写,不要分心,比如吃东西一类。一定要带动起自己全身的神经来兴奋,既高兴又高效地掌握解题技巧。对于大多数题来说,做图相当重要,电学的电路图关键在简化,画成我们一眼可以分清连接情况,力学的受力分析是做题的基础,光学的光路图可以帮助我们分析问题,甚至热学的沸腾、蒸发都会用到图。
  二是作好复习,主要是每章的单元检测。只有适当的练题和检测,才能得以巩固提升,保证知识不遗忘。坚持每天花几分钟在脑海里回忆当天物理所学的内容,遇到回忆不上的内容就翻书看看,理解性记忆。
  重视知识结构,利用课余时间要整理笔记。一方面是为了“消化好”,另一方面还要对笔记作好补充,最终形成知识系统的思维导图。只有系统地掌握好知识结构,才能把零散的知识组织起来。
  四、理论联系实际,达到简单易学
  物理是一门有趣的学科,它主要研究声、光、热、力、电等的物理现象。物理知识是从生活中来的,其实学习物理这学科就最主要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理论联系实际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物理规律,而且也可以引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拓展知识面。物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与生活实际最接近。物理教学过程必须加强实践,做好理论联系实际,才能体现教育的价值。理论联系实际,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学习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关心实际问题,而且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是真正学好物理、培养学生能力最有效的方式。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这不仅是学习初中物理的需要,也是实现学生思维能力提高的需要。学生自己要注意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种种现象,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多问问为什么,在安全的情况下适当实验操作。初中物理是自然科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在整个初中课程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初中生学习物理的过程其实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这势必用到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式。
  所以,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紧跟老师的脚步多思考,善于发现和寻找自己身边发生的、实际看到的实例,这样就能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点,也不容易忘记,从而达到学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目的。
  • 【发布时间】2020/9/4 17:24:26
  • 【点击频次】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