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作者】 张梅霞

【机构】 青海省格尔木市中山路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现阶段,人们逐步认识到了课堂氛围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积极探索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有效策略。积极的课堂氛围对于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具有显著的影响,因此,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小学语文教师要努力营造一种积极的课堂氛围,将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起来,活跃课堂氛围,从而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课堂氛围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营造积极课堂氛围的重视。通过营造活泼、积极的课堂氛围,有效缓解学生在课堂上的压迫感和紧张感,促使学生以一种更加轻松、愉快、主动的态度参与到学习中,汲取新知识,并提高学习的动力。同时,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能够更加轻松、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而教师也可以通过和学生的有效沟通交流,及时地了解和掌握学生近期的心理状态以及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并在教学中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完善教学过程,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进而提升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一、小学语文课堂中营造教学氛围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参与课堂能动性不强
  学生没有意识到自身是课堂的主体,参与课堂能动性不强,语文课堂难以形成活跃的课堂氛围。当前,部分语文教师缺乏对学生能力的正确评估,没有将学生看作独立的个体,在语文课堂中以“命令”而非“引导”为主,学生只能按照教师的教学计划完成课堂学习,无法结合自身兴趣爱好开展学习探究活动。小学语文课堂中还存在活动形式单一的问题,教师片面化理解师生互动的内涵,认为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便达到了师生互动的目的,忽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从教学实际的角度看,许多学生由于教师的提问不得不回答问题,而非主动参与课堂互动。在被动参与互动的背景下,语文教学课堂中充斥着紧张氛围,学生关注教师是否会提问自己,而非自身是否吸收课堂教学知识,这导致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不高。
  1.2“师道尊严”束缚学生思维
  “师道尊严”指教师受到学生尊重,教师通过讲授的知识、传授技能受到学生尊重。但在实际教学中,“师道尊严”朝着消极的方向发展。少数教师为维持师道尊严,在语文课堂中打造严肃的教师形象,学生受到教师形象的影响,不敢与教师互动。同时,由于教师希望在语文课堂中打造权威形象,学生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对教师提出的观点缺乏质疑,思维受到束缚。这意味着语文课堂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只能扮演知识的接受者,而无法成为质疑者、思考者。在这样的背景下,语文课堂难以形成积极的课堂氛围。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营造积极课堂氛围的策略
  2.1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实施对象,对课堂氛围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之间的主体差异,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自我展示的平台,进一步活跃课堂的氛围,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摒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将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过程作为教学的重点,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
  2.2保持良好的教学姿态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对学生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采用良好的教学姿态展开教学是营造积极课堂氛围的有效方法。一方面,教师是学生的重要模仿对象,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到学生的注视,并被他们所模仿,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提高对自身教学姿态的重视,时刻注意着自己的言行和态度。另一方面,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同时也是课堂氛围的重要制造者,教师应该通过自身积极的教学姿态来唤醒和调动学生的学生的学习热情,用自己积极的情绪去感染学生,进而营造出一种积极、活泼的课堂氛围。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姿态方面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要注重自己的个人形象,外在形象上要做到穿着得体、干净整洁,在讲课方式上做到文明用语,在精神状态上保持昂扬向上,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榜样。其次,无论是在课堂还是平时和学生的相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都要保持和蔼可亲的态度,友好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温暖和关怀。再次,为了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教师还要经常鼓励学生,通过鼓励让学生产生自信,进一步营造出积极的课堂氛围。
  2.3增强课堂互动
  良好的课堂互动是营造积极课堂氛围的重要条件。一方面,要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成学习小组,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践探究等活动,以此来增强学生之间的课堂互动。另一方面,则要进一步加强师生活动,良好的师生互动是营造积极课堂氛围的关键举措。首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摒弃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在原有基础上加强和学生的互动交流,多观察学生在课上的反应,运用问答或者情境导入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良好的师生活动来营造出更加积极的课堂氛围。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即使学生回答错了问题也不能责骂学生,而是要指出他们的错误并鼓励他们再接再厉。教师对学生的责骂在很大程度上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氛围变得沉闷,而鼓励则会使学生燃起学习的热情,使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跃。
  2.4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课堂提问
  适时的课堂提问,对于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具有很大的作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恰当的课堂提问不仅可以使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还有利于更好地活跃课堂的氛围。一些语文教师虽然在教学中采用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展示了丰富的教学内容,但是由于没有设置有效的问题,并没有将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起来。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一些问题,并在适当的时机对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营造出积极的课堂氛围。
  综上所述,教师需要不断增强自身专业素质,掌握新时代信息化教学工具的使用方法,将具有实效性的方法、教具融入语文课堂。良好的课堂氛围便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
  参考文献:
  [1]吕鹏华.探讨如何营造良好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氛围[J].新课程,2019(2).
  • 【发布时间】2020/9/4 17:26:02
  • 【点击频次】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