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初中物理教学的几点反思

 

【作者】 牛黎黎

【机构】 黑龙江省依安县第三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对于九年学制的同学们来说,八年级才会开设物理课。起初同学们往往都对这门学科充满了好奇,认为它很神秘,很新鲜。大家呢,也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想在这个新的领域崭露头角,获取属于自己的位置,全班的听课率近乎全员。教师们呢,也会呼应新同学的学习热情,开展几个简单的小实验来回应新的开始。这一切都很好,前提是如果能持续下去。真正的事实却是在经过近两年的物理学习之后,通过我近十年的教学经验,我发现在物理这一学科上,到九年级后期全班的听课率只剩不足百分之六十。这是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这个数字背后隐藏的原因值得我们所有一线教师细细品味和研究。那么如何加强我们的物理教学效果,我个人有几点粗浅的见解,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教师应深化对物理这一学科的理解
  所有的教师都知道物理是一门基础学科,这一点在我们新课标里有明确的标注。而我们在课堂上也常说物理其源于生活,同时也服务于生活。其实这一学科不仅仅是基础学科,更是前沿学科,它不仅仅服务于生活,更是一个国家军事,科技,综合国力领先的重要科学。《厉害了,我的国》里的“振华30”是世界上最大的起重机,它的排水量达二十五万吨,它能把一个六千吨的接头,非常准确装入水下的基槽,即使在海底洋流对接头作用着巨大的推力,“振华30”也能在作业中稳如泰山;中国高速公路全长13.1万公里,总里程世界第一的川藏公路北线,全线贯通白雪皑皑的雀儿山隧道;春天云山雾绕的鹤大高速,;贯穿沙漠的京新高速,;作为全球超级大港,上海洋山港四期码头,能根据地下埋藏的六万多根磁钉感知自己的位置的一百三十辆自动导引运输车会,只需要9个工作人员就实现了智能码头的生产控制;“中国天眼”FAST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可以接受宇宙深处的电磁波。其中四千多块反射面板,每一块都可以转动,使人类可以勘探整个太空……这里面的每一个成就,基础物理无不在发挥作用,学好物理知识,教好物理知识,不再仅仅关乎于个人的命运,它更关乎于国运,关乎于我们的祖国能否领先于世界。
  二、教学过程中实验代替讲解
  物理同时也是一门实验科学。但是往往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物理实验往往被简化,分组实验被演示实验取缔,演示实验又被教师的口头解释代替了,最后一个个物理结论就跃然纸上。这样在物理课堂上就会出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教师会认为这么简单的一个知识点,而且自己已经很清晰的讲解了很多遍,为什么同学却还有很多不理解的?而同学们呢?往往会因为不理解,不明白,会将错误附加给教师,认为是教师讲解的不够细致到位,或者是将原因归咎于这个学科,认为这一学科太过于抽象,生涩难懂。更有甚者将问题归咎于自己,认为自己太笨了,不具备学习物理的能力,久而久之也就放弃了物理课堂。对于学生来说他放弃的是一门学科,一些分数,一方面的职业;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我们损失的可能是一部分人才,一些领域的精英,甚至是一些前沿的科学技术…基础物理教学的重要性是普及物理知识,普及的越广泛,越深入,就会为尖端物理注入更多的人才。加强实验教学是初中阶段物理教学的决胜方法,让实验代替讲解,学生探究代替教师的总结。我们收获的不仅仅高分,更是一些具有实验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的强者。
  三、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计算能力的培养
  物理学在探究的过程中往往要借助于基础的数学,比如量子力学则是建立在数学中的线性代数理论之上。而初中的物理用到数学计算的地方就更多了,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第一节《长度的测量》就涉及到单位换算,后面的速度、密度、浮力、压强、杠杆、功、能甚至是电学都离不开数学计算。在物理课堂上,必要的时候渗透数学知识,也是我们提高学生物理能力的一个必要措施。
  以上几点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几点浅见,初中物理教学是基础,如何能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提高同学们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使更多的学生走进物理,热爱这门科学,是我们这些物理人不断要努力的方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本文发表在8月(教育研究)刊物上,邮寄地址:黑龙江省依安县桃李名苑一栋,张宝安收,13644622838
  • 【发布时间】2020/9/4 17:37:26
  • 【点击频次】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