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小学语文学困生转化实践研究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 小学时期的学生,其对于外界各类事物的好奇心理会比较强,很多外界因素都会干扰到学生们的学习状态。且小学生们的个体差异性比较明显,随着课程难度的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学困生的问题愈发的显著起来,学困生数量的提升极大程度的影响到了教育工作的开展,同时还拉低了总体的教育水平,导致小学语文课堂出现了两极化的问题,这就会直接影响到总体的授课状态,所以,小学语文老师必须要推行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多方面共同合力,转化学困生。
【关键词】 小学语文;学困生;成因;转化
一、小学语文学习困难生形成的原因
1.1家庭原因
首先,家长们的教育方式不正确,很多学困生在幼儿时期就没有接受到父母的关爱以及教育,这就使得这些孩子养成了不善言辞且不喜欢交流的不良习惯。还有一些学困生在幼儿时期接受了父母良好的教育,其自身的语言发展也比较好,但是其会过于依赖自己的父母,一旦学困生进入到了小学学校之后,其自身的学习压力就会变高,父母对其所给予的帮助会越来越少,这就使得这些学生们对语文知识产生了畏惧的心理。其次,单亲家庭所引发的留守儿童以及隔代抚养的问题,孩子们只能由家中年迈的老人进行照顾,老人们的文化层次比较低,对于孩子们的指导缺乏正确性。再次,父母管教意见不统一的问题,家庭成员会关爱和教育孩子,且在很多问题的处理上意见上都不够统一,在其背景下,孩子们根本无法适应,学生们会产生比较严重的矛盾心理,其还会在无形之中影响到孩子们的认知以及学习的行为能力。家长们的榜样效用比较差,大多数的学困生父母价值观念都不够正确,没有对孩子进行必要的家庭辅导,这使得学生们所完成的课业质量受到影响,学生们的思想行为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偏差问题。
1.2学生原因
首先,学生们没有设定好自己的学习目标,且没有上进心可言,很多的小学语文学困生都没有编制出短期或者长期的学习目标,学生们的自控能力会比较差,其实际的学习效率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其次,学生们的学习习惯不正确,在课下潦草的敷衍了事完成老师所布置的各项作业,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且处理各类问题的能力也比较差。
1.3老师原因
老师们对于学困生缺少心理层面上的疏导,这使得学生们的情感产生了障碍问题,学生们会畏惧学习语文知识,老师们没有注重感情的投入,会在不经意上伤害到学生们的自尊,进而让学生们产生了一定的抵触心理情绪。
二、小学语文学困生转化措施
2.1尊重学生,关爱学生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想成功地转化学困生,就必须付出真心、真情,尊重他们,关爱他们,平时多挖掘学困生的闪光点,并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表扬,让他们体会成功的快乐,重拾自尊和自信,激起他们克服惰性的勇气和信心,逐渐向好的方面发展。例如,学困生字写得好,就可以在课堂上让其走上讲台进行板书;普通话说得标准,就可以让学困生带领大家一起朗读课文,只要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优势和在老师心里的分量,就能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促使他们不断进步。
2.2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有的教师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直处在高高在上的位置,因而在平日的教学中与学生之间多是上下沟通和单向沟通。很多教师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威地位,在学生面前常常表现出居高临下的感觉,这种“可敬不可亲”的架子不利于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甚至会对教育效果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走下讲台,放下架子,真诚地尊重和关注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只要通过努力都可以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让学生树立自信心。学生只有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才能主动地去探索新知,提出质疑,进而更好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
2.3传授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想成功地转化语文学困生,就要传授学困生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促使他们由“学会”变为“会学”。(1)开发学困生潜力,培养科学的记忆方法。如,背诵课文、诗歌等,是很多语文学困生普遍存在的一个难题。为此,教师就可通过做游戏、唱歌的方式,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让学困生根据一些关键词来进行尝试回忆。(2)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实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既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全面发展的需要。培养学困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而且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为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巧妙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同时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技能,长此以往,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不断增强,课堂有效性也会不断提高。
2.4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活泼好动,自觉性本就不高,这就需要父母平日的督促与配合。如果教师与学生家长不能及时配合,就会产生“5+2=0”的效果。为此,作为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校讯通、微信群、qq群等联系方式,及时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这样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这样一步步监督,常抓不懈,学困生转化工作就指日可待。
总之,学困生转化是目前我国现代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类问题,我国语文教学人员必须要深入的探究小学语文教学学困生的成因以及转化,循序渐进的开展语文教学工作,不能急于求成,要长期的关心学困生,老师们要用自己的耐心以及爱心去浇灌学生,帮助学困生们成长,同时端正学困生们学习语文知识的态度,使得学困生们可以正确的意识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性,更好的帮助学生们发展,将素质教学理念全面贯彻并落实到语文教学的课堂上,完成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参考文献:
[1]扎实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好文化储备[J].赵丽平.中国校外教育.2013(02)
[2]创新语文教学工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冯素梅.成才之路.2013(14)
[3]加强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建议探究[J].李建荣.学周刊.2014(17)
【关键词】 小学语文;学困生;成因;转化
一、小学语文学习困难生形成的原因
1.1家庭原因
首先,家长们的教育方式不正确,很多学困生在幼儿时期就没有接受到父母的关爱以及教育,这就使得这些孩子养成了不善言辞且不喜欢交流的不良习惯。还有一些学困生在幼儿时期接受了父母良好的教育,其自身的语言发展也比较好,但是其会过于依赖自己的父母,一旦学困生进入到了小学学校之后,其自身的学习压力就会变高,父母对其所给予的帮助会越来越少,这就使得这些学生们对语文知识产生了畏惧的心理。其次,单亲家庭所引发的留守儿童以及隔代抚养的问题,孩子们只能由家中年迈的老人进行照顾,老人们的文化层次比较低,对于孩子们的指导缺乏正确性。再次,父母管教意见不统一的问题,家庭成员会关爱和教育孩子,且在很多问题的处理上意见上都不够统一,在其背景下,孩子们根本无法适应,学生们会产生比较严重的矛盾心理,其还会在无形之中影响到孩子们的认知以及学习的行为能力。家长们的榜样效用比较差,大多数的学困生父母价值观念都不够正确,没有对孩子进行必要的家庭辅导,这使得学生们所完成的课业质量受到影响,学生们的思想行为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偏差问题。
1.2学生原因
首先,学生们没有设定好自己的学习目标,且没有上进心可言,很多的小学语文学困生都没有编制出短期或者长期的学习目标,学生们的自控能力会比较差,其实际的学习效率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其次,学生们的学习习惯不正确,在课下潦草的敷衍了事完成老师所布置的各项作业,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且处理各类问题的能力也比较差。
1.3老师原因
老师们对于学困生缺少心理层面上的疏导,这使得学生们的情感产生了障碍问题,学生们会畏惧学习语文知识,老师们没有注重感情的投入,会在不经意上伤害到学生们的自尊,进而让学生们产生了一定的抵触心理情绪。
二、小学语文学困生转化措施
2.1尊重学生,关爱学生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想成功地转化学困生,就必须付出真心、真情,尊重他们,关爱他们,平时多挖掘学困生的闪光点,并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表扬,让他们体会成功的快乐,重拾自尊和自信,激起他们克服惰性的勇气和信心,逐渐向好的方面发展。例如,学困生字写得好,就可以在课堂上让其走上讲台进行板书;普通话说得标准,就可以让学困生带领大家一起朗读课文,只要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优势和在老师心里的分量,就能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促使他们不断进步。
2.2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有的教师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直处在高高在上的位置,因而在平日的教学中与学生之间多是上下沟通和单向沟通。很多教师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威地位,在学生面前常常表现出居高临下的感觉,这种“可敬不可亲”的架子不利于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甚至会对教育效果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走下讲台,放下架子,真诚地尊重和关注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只要通过努力都可以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让学生树立自信心。学生只有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才能主动地去探索新知,提出质疑,进而更好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
2.3传授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想成功地转化语文学困生,就要传授学困生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促使他们由“学会”变为“会学”。(1)开发学困生潜力,培养科学的记忆方法。如,背诵课文、诗歌等,是很多语文学困生普遍存在的一个难题。为此,教师就可通过做游戏、唱歌的方式,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让学困生根据一些关键词来进行尝试回忆。(2)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实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既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全面发展的需要。培养学困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而且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为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巧妙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同时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技能,长此以往,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不断增强,课堂有效性也会不断提高。
2.4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活泼好动,自觉性本就不高,这就需要父母平日的督促与配合。如果教师与学生家长不能及时配合,就会产生“5+2=0”的效果。为此,作为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校讯通、微信群、qq群等联系方式,及时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这样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这样一步步监督,常抓不懈,学困生转化工作就指日可待。
总之,学困生转化是目前我国现代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类问题,我国语文教学人员必须要深入的探究小学语文教学学困生的成因以及转化,循序渐进的开展语文教学工作,不能急于求成,要长期的关心学困生,老师们要用自己的耐心以及爱心去浇灌学生,帮助学困生们成长,同时端正学困生们学习语文知识的态度,使得学困生们可以正确的意识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性,更好的帮助学生们发展,将素质教学理念全面贯彻并落实到语文教学的课堂上,完成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参考文献:
[1]扎实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好文化储备[J].赵丽平.中国校外教育.2013(02)
[2]创新语文教学工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冯素梅.成才之路.2013(14)
[3]加强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建议探究[J].李建荣.学周刊.2014(17)
- 【发布时间】2020/9/4 17:37:51
- 【点击频次】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