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小学语文课堂实施群文阅读的策略

 

【作者】 刘 敏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王场中心校小学部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小学语文群阅读教学是在新课改背景下出现的新颖阅读教学模式。群文阅读具有篇目多、课堂容量大等典型特征。该教学法是以提升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法。本文就此进行简要分析,以供教育同仁参考借鉴。
  【关键词】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实践方法

  一、 群文阅读概述
  (一) 基本含义
  群文阅读,也就是群文阅读教学。群文阅读可以概括为“议题”、“多文本”、“问题”三个关键词。群文阅读多围绕某一议题或几个议题开展一组文本阅读。教师借助精准问题指导学生阅读,学生在阅读后进行深入的思考形成自己的认知,借助于讨论环节大家逐步形成统一认识。
  (二)群文阅读的特点 
  群文阅读属于多文本阅读教学,该组合阅读文本间存在着诸多逻辑关系,并非是简单的多篇文章堆砌。相比传统精读阅读教学,群文阅读有如下几个独特特征:首先,群文阅读强调议题为首。开展群文阅读前需明确某一议题。教师和学生应始终围绕该议题开展阅读、思考、探索。因此,议题本身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可探讨性。该议题应从始至终贯穿于群阅读教学。因此,好的群文阅读课必须有好的议题作为教学目标;其次,群文阅读要荟萃群文。开展群文阅读必须以某一议题为核心,然后确定组合文章。文章必须以不同角度展示在阅读者面前,因此,文章组合质量直接决定着群阅读的教学效果;最后,群文阅读要发挥问题引导作用。开展群文阅读过程中,教师应巧妙提问并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群文阅读环节不必过于紧凑,但要通过好的承上启下手法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二、 群文阅读的教学构成
  (一) 定好议题 
  开展群文阅读之前,教师应确定某一个或几个议题。目前,语文教材内容多以人文主题进行排布,群文阅读正好结合教材主题进行选文。教材主题与群文阅读议题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度。就群文阅读议题来看,一般可划分为三种,文章内容(可视为教材主题延展)、文章形式(教材主题补充)、阅读思维方法(触及思维品质)。  
  (二)选择文本 
  群阅读文本质量与文本组合方式直接决定了群阅读质量。教师在选取某一组文章时应立足于多角度、多方面,保证阅读文章的独特性和关联性,在充分利用现有教材时还可适当引入其他优秀文章。
  三、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一)教学设计的策略建议 
  开展群文阅读教学前,教师应围绕教学深入思考“教什么?”、“怎么教?”这两个问题。教师设计群文阅读教学是应侧重于多个文本,切勿以某一文本为核心,忽略其他文本的作用,以六年级的“聚焦任务描写”为议题,设计如下群文阅读教学内容:
  1.意图。借助群文阅读聚焦于人物描写手法。通过“预习卡”、“反复重读”、“勾画批注”、“讨论交流”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开展群文阅读,掌握人物描写的主要方法。
  2.议题。聚焦人物描写 
  3.群文。《桥》、《苦柚》、《剥豆》、《科林的圣诞蜡烛》等。 
  4.教学目标:以感知全文为前提,学生通过浏览、扫读及跳读等方法感悟文章内主要人物形象,并领悟人物间的情感传达;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 
  5.教学重点:学生们掌握群文中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如何通过人物细节(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描写彰显主人公的特点及人间真情。 
  在这组阅读群文中,《苦柚》以小姑娘外貌描绘为主,凸显了小主人公的善良淳朴;《桥》则以主人的语言、动作刻画为主,描绘出老党员的高大形象;《剥豆》中则从语言、动作、心理等多角度准确描写出母子之情;《科林的圣诞蜡烛》一文则借助动作、语言描写,刻画出科林对自己父亲深深地爱。
  因此,群文阅读取材要准确,要考虑到多个维度和视角,让学生们感悟出某一“议题”的不同表现手法和思路。 
  (二)注重课堂问题设计的有效性 
  为提升群文阅读质量,我们应通过以下方法提升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可适当增加学生认知矛盾。群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有学生交流这一重要环节,群文教学可借助认知矛盾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到讨论之中。若从课堂伊始,所有同学就从思想层面达成一致,则讨论环节就失去了意义。其次,引导学生使用阅读方法。群文阅读的重要价值之一就是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教师应分析学生的特点,并引导其掌握多种阅读方法。 
  (三)优化课堂结构 
  群文阅读教学需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尽可能在同一节课中完成群文阅读教学任务,尽量保证教学的连贯性和完整性,例如:以“送别”为议题的古诗群文阅读课,可选择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劳劳亭歌》等几首古诗,通过分析不同的送别方式,表达了友人之间依依惜别之情。教学中,应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两首诗为“开场白”,分析古人送别的主要方式,进而明确主题,然后总结出此类古诗的叙事方法,借助其他三首诗作为学习、分析的重点,让学生们在朗读、思考、分析后得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探讨、交流,最终达成共识。
  结论
  群文阅读教学相比传统阅读教学,更强调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通过某一组同类文章,最大限度的挖掘出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该模式有待我们进一步实践、分析、提升,更好地服务于语文教学。
  • 【发布时间】2020/9/29 16:42:54
  • 【点击频次】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