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农村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有效途径

 

【作者】 王利华

【机构】 陕西省韩城市实验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国内推行以来,对教学生活化数学的重视程度日益加剧,教学实践中,生活化教学一词还不能被教师理解,甚至曲解。从而必然导致学生没有对生活中的数学学习引起重视,尤其是农村小学生,基础差、智力相对欠缺、思维不够发散。将所学为之所用,更难奏效。基于以上原因,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积极探究开展生活化教学的途径,使得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教学;途径与策略

  当今社会,日益提高的人才培养要求与落后的农村教学资源的矛盾,让城乡教学水平差距增大。新课改背景下,教学与生活脱节的现象,也正是因为数学教学化而得到改变。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观念已被师生普遍接受。本着“数学源于生活、服务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特性,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重视理论和严谨性的思维培养,知识性满堂灌的方式,都是很大程度约束学生头脑,僵化学生思维的老方法,终将被淘汰。新形势下,倡导教师在课堂中以生活化的形式讲给与学生年龄特征相适应的教学内容,他们的思维能力能有效的培养、认知水平、实践操作能力能有效的得到锻炼。我国教育一直强调的应用意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素质教育目标,才有望得到实现。
  一、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概念界定与意义
  上世纪90年代初,世界各国都在逐步增加“多样化途径”课程,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强调小学的应用题必须贴近学生现实生活。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学校的教师在数学方面对教学生活化的研究与探索方面做出了许多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多数学校以“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构建生活教育模式,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生活中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研究”“农村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研究”展开了数学生活化教学课题广泛研究。可以看出,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研宄已经得到数学教育界的重视,而我国在对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内涵、重要性及数学与生活的关系等几个方面研究比较多,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对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不多,忽视了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教学目标、数学与生活化的多样结合以及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的教学理念也应由传统的重知识传授转向重学生发展,打破学好数学就是为了考高分这应试教育的弊端,实现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价值特点。
  二、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在新课改的推进下已取得一定的进展,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为实现“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这一目标,为实现提供更为坚实的保障。应该从以下三点入手:一、数学教学生活化教学在实践中学生对数学的运用的缺失,体现在很多教师虽然尝试采用生活化教学,分数往往成了他们教学的第一目标,学以致用的目标,也让很多一线教师在评价和奖惩机制面前,变得有心无力。二、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还停留在“重数学轻生活”的阶段,广大教师们,课堂中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将小学生本身的年龄特点完全忽略。三、数学课程素材、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都严重的脱离学生生活,一些教师还在习惯性的将课堂,按照教参的步骤来讲课。即使创设性情境,但是空洞死板与学生生活相差甚远,最终将无法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三、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一)更新小学数学教师生活化教学的科学观念
  教师是学校课堂教学的领导者,小学数学课程要实现生活化教学,首先需要确立教师生活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积极关注生活现象。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学校和教育部门将考试成绩作为教育目标与评价方式,一味讲究知识的灌输,从而忽视灵感的能力,“高分低能”,不善于运用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传统陈旧的观念需要教师来破除,努力用课堂教学创造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内心世界,注重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少掌握数学知识和生活。《认识人民币》教学中,我组织了一次“超市模拟”。在学生对人民币有了比较深的认识后,练习中创设超市购物的生活情境,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用学具(人民币)按出示的物品标价付给小组中的收银员,收银员按标价收钱并负责找钱,其他同学评价他们的交易是否正确。这样用模拟的生活体验,把人民币的应用掌握起来,让学生通过买卖物品,在生活中体验知识,巩固知识的作用。这就是从生活中让学生提炼数学知识,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二)创设生活情境,丰富教学内容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熟悉情况的知识、感兴趣的东西,从一个广泛的数学性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收集信息,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感受生活中充满了数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使学生从日常生活中体验真实的数学,利用日常生活,提高学生的数学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我在一次数学课中讲到求容积一部分时,由于农村孩子对容积的理解较差,讲了几次就是不懂,学生的错误率较高,在经过食堂时,我把食堂的铁皮水桶提到教室,让部分学生按要求量出数据,全体学生作记录,并根据需要摘取数据,算出容积,为了加深学生的直观理解,让学生把水桶装满水,用学校的磅秤称一下重量,倒出水除皮得出净重,告诉学生1立方分米水重相当于1千克,将自己算的结果与秤称出来的结果进行对照,从这个实验以后,学生完成作业时,态度端正,计算准确。学生知识进一步得到巩固,技能进一步得到提高。就是来源于生活实践,通过利用熟悉的生活用具进行生活式实验,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深刻而直观的可触摸的影像。
  (三)提炼生活素材,创设活动空间
  叶圣陶说过“使学生如沐春风,如入胜境,循循善诱,教学相长,自然乐于学习,勤于学习。”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创造,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增强学习的信心。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且又高于生活”,教学中就应该把数学课堂,与生活实际、实践紧密结合到一起,能达到课堂教学生活化,日常生活数学化的目标。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得学生体会到数学既在课堂、又在生活,能意识到数学学于课堂、用于生活。领悟数学的魅力,感受数学的乐趣,把数学应用到实践中去,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
  • 【发布时间】2020/9/29 16:45:51
  • 【点击频次】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