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 数学无论处于哪一阶段,在学习内容中的占比都是十分重要的,作为小学的必学课程,同时也是基础课程之一,能够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本文根据目前小学数学教学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实际情况,进行有关提高思考能力策略的探讨,无论是教学模板以及教学方式都产生了非常大的改变,有效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关键词】 小学生;数学教学;独立思考能力
数学作为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主要学科,在教育的初级阶段中逐渐占据了较为主要的地位,小学数学老师也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此外,对独立思考的能力进行培养,能够增强学生们对学习的兴趣,改善他们的学习效率以及创新意识,进而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1、培养小学生数学独立思考能力的意义
小学是学生真正意义上开始学习的阶段,学校所重视培养的独立思考能力则是完全依靠自身能力对问题进行思考的方法,能够在思考的时候找到处理问题的方法。因此,老师应该着重培养学会说呢过的独立思考能力。在我国教育领域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逐渐得到了重视,认识到了该项能力的重要性,也逐渐成为了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目标。与此同时,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也是在当前教育界素质教育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老师们在进行数学知识的传授以及一些其他教育培养工作时也要注意其他各个方面能力的提升,培养更多综合性人才,此外,即便老师想要培养大量的综合性人才,但这些人才培养的仍然和思考能力的培养情况有关。所以,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与综合素质教育有着紧密联系。
2、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的现状
近些年来,我国进行了教改工作,并且在持续进行的过程中,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包括小学数学教育水平提升了许多。然而,我国小学教育依旧和很多的发达国家之间比起来还有很多的不足,其中差距最大的就是少了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而导致当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最关键的有以下这些原因。
2.1 教师观念比较传统
在数学课堂上,很多老师总是认为学校年龄较小,没有自己进行思考的能力,在课堂上讲课的过程中也不会刻意的让学生们自己对问题进行思考,这就没办法对学会的独立思考能力进行培养,同时教育方式使用的也是传统的以往的方式,不会主动进行学习创新,教学模式十分单一,一直是授受式教学,让学生们逐渐丧失了学习的兴趣。
2.2 教师本身能力不足
虽然部分小学数学老师知道独立思考能力对小学生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有培养该项能力的想法,但是他们自身的专业技能不足,导致他们没法儿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2.3 教学目标有偏差
虽然现在很多小学都意识到了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并且把该项能力的培养作为了小学数学教育中的重点项目,然而在进行教学时,仍然有许多老师只是重视知识的传授,并没有投入更多的精力进行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同样如此,导致学生在最好的阶段没有获得最好的教育。
2.4 小学生自身的客观原因
小学生无论是生理年龄,还是心理年龄都比较小,各方面的发育仍然存在缺陷,小学数学是能够考察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一门学科,这对于相当一部门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依旧是特别困难的,所以有很多学生会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丧失学习兴趣,没有办法将注意力放在学数学上。
2.5 来自教材教法方面的原因
部分小学数学老师在进行教学时完全按照教材的走向进行教学,教学方法单一,往往会以题海战术为主要教学方法,教学目的也大多以提高成绩为主,老师是课堂的完全主导者,学生的任务只有听。很多老师甚至会把学生的闲余时间占用,布置大量的作业,导致部分学生逐渐产生厌学心理。此外,教材中大多只是知识和固定的例题,缺少开放性的知识,而且很多老师也只会根据教材进行教学,没有较高的专业水平,无法向学生传授课本之外的一些知识,甚至课本的作用都不能充分发挥出来。
3、针对小学数学教育独立思考能力培养途径的分析
3.1 开创以学生为主的民主式教学气氛
使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大多是填鸭式的教学,老师是课堂的完全主导者,只是向学生讲授各种数学知识,但其他各种能力的培养却没有被重视,导致课堂的学习氛围十分无聊、枯燥,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不仅无法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不阻碍了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因此,老师能够根据课堂上的现实情况,使用科学的教学方式,在实际的教学中将学生放到主导地位,让同学们逐渐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参加各种数学学习活动,为老师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带来了很多的方便。在进行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举例:一只鸡有两条腿,两个眼睛,一张嘴,一次只啄一粒米,老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这个规律接着说:两只鸡有四条腿,四个眼睛,两张嘴,两次只啄四粒米;三只鸡有六条腿,六个眼睛,三张嘴,三次只啄九粒米,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这次活动中,随着数量的变大,学生会更加容易出错,但是也会让学生逐渐产生学习的兴趣,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然后老师可以让学生寻找其中存在的规律,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主动进行思考,有效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3.2 为学生营造一种活跃的校园课下数学文化氛围
小学老师不仅要让学生在课堂内的学习中有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同时还应该在校园里营造同样营造出活跃的课下教学文化氛围,然后可以在更大的校园范围内开展各种各样的数学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也可以举办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获胜的学生可以获得奖励,以这样的方法让学生能够提高自己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问题时的解题能力,做到学以致用,有效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也获得更好的培养效果。例如,学校准备为了向贫困地区捐款,想要捐100本图书以及一些文具,想要从全校学生那里募捐得到600圆,从老师那里募捐500圆,那么学校募捐到的钱够买这些捐赠的物品嘛?老师可以让学生去了解图书以及文具的价格,让他们自己去找到答案,从而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参与这样的学习活动,可以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产生兴趣。
4、结束语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不仅会对学生小学阶段的学习产生影响,甚至会影响他们的未来。因此,老师们要重视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制定有效策略,加强对学生的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促进我国小学阶段数学教育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唐志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J]. 学周刊, 2013 年 17 期.
[2]蔡宏圣.几何直观:小学数学教学的视角[J].课程·教材·教法, 2013 年 05 期.
[3]刘文锋.浅谈提高小学生数学能力的有效途径[J].学周刊,2015 年 06 期.
【关键词】 小学生;数学教学;独立思考能力
数学作为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主要学科,在教育的初级阶段中逐渐占据了较为主要的地位,小学数学老师也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此外,对独立思考的能力进行培养,能够增强学生们对学习的兴趣,改善他们的学习效率以及创新意识,进而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1、培养小学生数学独立思考能力的意义
小学是学生真正意义上开始学习的阶段,学校所重视培养的独立思考能力则是完全依靠自身能力对问题进行思考的方法,能够在思考的时候找到处理问题的方法。因此,老师应该着重培养学会说呢过的独立思考能力。在我国教育领域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逐渐得到了重视,认识到了该项能力的重要性,也逐渐成为了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目标。与此同时,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也是在当前教育界素质教育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老师们在进行数学知识的传授以及一些其他教育培养工作时也要注意其他各个方面能力的提升,培养更多综合性人才,此外,即便老师想要培养大量的综合性人才,但这些人才培养的仍然和思考能力的培养情况有关。所以,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与综合素质教育有着紧密联系。
2、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的现状
近些年来,我国进行了教改工作,并且在持续进行的过程中,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包括小学数学教育水平提升了许多。然而,我国小学教育依旧和很多的发达国家之间比起来还有很多的不足,其中差距最大的就是少了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而导致当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最关键的有以下这些原因。
2.1 教师观念比较传统
在数学课堂上,很多老师总是认为学校年龄较小,没有自己进行思考的能力,在课堂上讲课的过程中也不会刻意的让学生们自己对问题进行思考,这就没办法对学会的独立思考能力进行培养,同时教育方式使用的也是传统的以往的方式,不会主动进行学习创新,教学模式十分单一,一直是授受式教学,让学生们逐渐丧失了学习的兴趣。
2.2 教师本身能力不足
虽然部分小学数学老师知道独立思考能力对小学生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有培养该项能力的想法,但是他们自身的专业技能不足,导致他们没法儿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2.3 教学目标有偏差
虽然现在很多小学都意识到了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并且把该项能力的培养作为了小学数学教育中的重点项目,然而在进行教学时,仍然有许多老师只是重视知识的传授,并没有投入更多的精力进行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同样如此,导致学生在最好的阶段没有获得最好的教育。
2.4 小学生自身的客观原因
小学生无论是生理年龄,还是心理年龄都比较小,各方面的发育仍然存在缺陷,小学数学是能够考察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一门学科,这对于相当一部门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依旧是特别困难的,所以有很多学生会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丧失学习兴趣,没有办法将注意力放在学数学上。
2.5 来自教材教法方面的原因
部分小学数学老师在进行教学时完全按照教材的走向进行教学,教学方法单一,往往会以题海战术为主要教学方法,教学目的也大多以提高成绩为主,老师是课堂的完全主导者,学生的任务只有听。很多老师甚至会把学生的闲余时间占用,布置大量的作业,导致部分学生逐渐产生厌学心理。此外,教材中大多只是知识和固定的例题,缺少开放性的知识,而且很多老师也只会根据教材进行教学,没有较高的专业水平,无法向学生传授课本之外的一些知识,甚至课本的作用都不能充分发挥出来。
3、针对小学数学教育独立思考能力培养途径的分析
3.1 开创以学生为主的民主式教学气氛
使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大多是填鸭式的教学,老师是课堂的完全主导者,只是向学生讲授各种数学知识,但其他各种能力的培养却没有被重视,导致课堂的学习氛围十分无聊、枯燥,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不仅无法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不阻碍了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因此,老师能够根据课堂上的现实情况,使用科学的教学方式,在实际的教学中将学生放到主导地位,让同学们逐渐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参加各种数学学习活动,为老师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带来了很多的方便。在进行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举例:一只鸡有两条腿,两个眼睛,一张嘴,一次只啄一粒米,老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这个规律接着说:两只鸡有四条腿,四个眼睛,两张嘴,两次只啄四粒米;三只鸡有六条腿,六个眼睛,三张嘴,三次只啄九粒米,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这次活动中,随着数量的变大,学生会更加容易出错,但是也会让学生逐渐产生学习的兴趣,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然后老师可以让学生寻找其中存在的规律,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主动进行思考,有效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3.2 为学生营造一种活跃的校园课下数学文化氛围
小学老师不仅要让学生在课堂内的学习中有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同时还应该在校园里营造同样营造出活跃的课下教学文化氛围,然后可以在更大的校园范围内开展各种各样的数学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也可以举办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获胜的学生可以获得奖励,以这样的方法让学生能够提高自己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问题时的解题能力,做到学以致用,有效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也获得更好的培养效果。例如,学校准备为了向贫困地区捐款,想要捐100本图书以及一些文具,想要从全校学生那里募捐得到600圆,从老师那里募捐500圆,那么学校募捐到的钱够买这些捐赠的物品嘛?老师可以让学生去了解图书以及文具的价格,让他们自己去找到答案,从而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参与这样的学习活动,可以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产生兴趣。
4、结束语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不仅会对学生小学阶段的学习产生影响,甚至会影响他们的未来。因此,老师们要重视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制定有效策略,加强对学生的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促进我国小学阶段数学教育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唐志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J]. 学周刊, 2013 年 17 期.
[2]蔡宏圣.几何直观:小学数学教学的视角[J].课程·教材·教法, 2013 年 05 期.
[3]刘文锋.浅谈提高小学生数学能力的有效途径[J].学周刊,2015 年 06 期.
- 【发布时间】2020/9/29 16:51:14
- 【点击频次】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