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为顽童的语文学习独辟蹊径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 有的学生虽然天性聪明,但是他们上课时思想非常活跃,对着语言文字都有十分浓厚的创造力,对文字也比较敏感,但是常常影响教师上课,在课堂上制造过于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同学上课分心,不能集中注意力,为了能使这类顽童学习好语文,就需要教师对其定制专门的教学方法,对他们的学习独辟蹊径,让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加强他们对语文课堂的兴趣,希望对其他教师有借鉴的作用。
【关键词】 顽童;语文学习
一、引言
“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夜来蚊子声,伤疤知多少。”在小学的课间,常常会听到有很多学生朗诵这样的顺口溜,这种顺口溜是诗歌改编而来的,有的是学生自己改编的,虽然读起来朗朗上口,但是教师往往对此抱有厌烦的态度,在教师看来,学生这样不仅是对诗歌的不尊重,而且是有伤教师的尊严。像这种能够改编诗歌的学生被老师称为“顽童”,他们平时表现也很机灵,但是往往是教师在课堂上难以管好的对象,对教师上课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教师应当对他们的学习方式独辟蹊径,本文笔者将介绍一些方法给其他教师。
二、以“顽”促读,激发顽童的学习兴趣
顽童虽然聪明、成绩好,但是他们常常不受老师待见,因为他们会对老师课堂教学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教师应当针对他们“顽”的特征,进行学习兴趣的激发,既然顽童机灵、聪明,又富有创造力,就应该让顽童从创作中找到突破口,做好教师的引导作用,让顽童因为其特性受到鼓舞,建立好师生关系,获取他们的尊重,从而有利于课堂的进展,也有利于班级同学的全面发展。
⒈给顽童鼓励,带领全班学生创新思维
教师对学生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学生也比较看重教师对自己的看法,既然顽童比较聪明,又富有独创性。教师进行进一步深入的引导,将顽童的独创性更加丰富化,从而带动全班同学拓展思维,换一种方式使课堂更加精彩,从而提升教师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提前做好预案,把控学生的心理,有趣的教师能教导出有趣的学生,教师在提升自己的同时,拥有发现、完善美的眼睛,才能使班级同学的课堂氛围更加有趣。教师可以将顽童的观点进行提升和转变,转化为对全班同学的积极引导,让全班同学都可以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表达自我,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
比如在进行《种子妈妈有办法》一课的教学当中,第一堂课讲授完课堂内容后,教师可以将课文内容仿写的任务,以及实际观察的任务交给顽童邱同学和覃同学,让带他们领大家先在学校内寻找已经开花、结出种子的花草树木,之后再观察其特征,最后进行仿写。在第二节课上,教师让邱同学和覃同学将仿写好的诗歌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朗诵,如果写的不错,教师可以在全班同学面前对他们进行表扬,让他们树立自信心,从而喜欢上写作。也可以让他们带动其他同学学会仿写,学会动脑筋学会和结合实践进行创作。两位顽童因为教师对他们的表扬和理解,也会因此喜欢上语文课堂,尊重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不再过多的打扰教师上课,而是认真听讲,变成该发言时发言回答问题,该积极主动时积极主动,又能带领学生进行探索的好学生。
⒉不要“硬碰硬”,要做好引导
教师应当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认识到顽童之所以顽皮,是因为他们的天性所致,他们过分的热情,虽然让他们在课堂上不能专心致志地听讲,但是他们有着比其他同学更加容易调动的情绪,在全面素质推进的今天,教师必须改变对他们的意见,不能将它们分为不良儿童,更不是代表性的问题儿童,而是具有鲜明的个性,有着独立的自我,善于表达自己的“优秀”学生。所以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教师应当认识到对于顽童的特性,应该要更加呵护他们,不能“以硬碰硬”,而是因材施教,对他们给予正确的引导,让他们丰富的想象力能够有所成果。
比如说在教师展开《一滴水》这堂课的教学时,邱同学与覃同学特别的积极,在课堂上根本按捺不住自我,两个人提出要将课堂内容进行话剧表演,教师这时应当鼓励他们进行自我表达,同时也可以组织其他同学将课堂内容转变为话剧的实际演练,让学生通过自我表达,感受生活万物中自然的变化,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也更加了解大自然。总之,教师应当因材施教,切记不能“硬碰硬”,要保护学生们丰富的想象力,让他们的想法得以实现,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使他们的活泼好动有所发挥,让课堂氛围更加活跃。
比如教师正在上课时,顽童因为自己有不同的想法,不停的打断教师上课,想要对教师上课的内容,抒发自己的看法。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应当“尊重”顽童,换一种思路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呵斥他们,让他们不要随意打断教师。教师可以在出现这种情况下,可以让他们整理好自己想要提出的问题和思路,然后在继续讲授课堂内容。在课堂内容讲完后,组织全班同学在剩余的课堂时间内,进行教师课堂内容的评价和观点输出,让全班同学共同来点评教师上课出现的好的点和坏的点,教师可以让顽童率先进行问题的回答,这样一方面是因为教师提前让他们做了准备,第二个方面是因为他们积极好动,敢于回答问题,也从正面调动了其他同学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学生之间的良好的竞争,让学生更加勇于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锻炼学生的思维力、表达能力,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对学生学习有着促进的作用。(下转第113页)
(上接第114页)
⒊获取信任,做好激励机制
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在教学过程当中,就应该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多尊重学生的差异化,把学生的兴趣变为学生的特长,是教师最大的收获,也是学生最大的收获,既然顽童更加机灵,教师应当利用这一点,在他们擅长的区域,让他们发展特长,因为特长所带来的成就,会让他们更加自信,加强和他们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获取他们的信任,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从而达到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样在课堂当中,顽童学生也会更加的尊重教师、尊重课堂,不再调皮捣蛋,而是积极的发言,既然他们有着比他人更加完善的理解能力,那么教师就应该在语文阅读理解方面对他们多加引导,帮助他们培养自信心,让他们教其他同学自主判断的方法,为其他同学提供新的解题思路,让课堂更加多样化,相信他们也会明白老师的用意,从而变得踏实冷静,更加积极向上,成绩也会更好,使得教学质量有所提升。
另外,既然玩童是比较聪明机灵的,但是没有办法保证自己安静地听课,教师就可以设计一些奖励,面向全班同学,也面向顽童邱同学和覃同学,比如在课堂上能够保持认真听讲30分钟之上的同学会有一个小的奖励,或者是一朵小红花,小红花积累之后,就可以有文具学习用品的奖励,这对邱同学和覃同学,包括全班同学都是一个激励办法,会让他们有目的的上课认真听讲,希望教师可以借鉴。在这其中,教师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的原则,一定要对邱同学和覃同学和其他同学一视同仁,不能偏向任何一方,以免降低对老师的尊重和信任,他们在课堂上有出现更多不利正常教学活动的行为,不仅降低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同时会影响到其他学生的有效学习。
三、结论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教师应当把握好学生的兴趣,做好引导性,将教学任务通过学生的个性化差异进行差异化教学,把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融合进来,给学生提供更加明确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存在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挖掘学生的潜能,让有创造力的同学带动其他同学一起,使课堂更加多样化,让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在教师做好引领作用的同时,成为学生的朋友与学生,一同成长,一同陪伴学生度过快乐的学习时光。
参考文献:
[1]董新玉.顽童的学习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分析[J].教学研究,2018,(8).
[2]田钟启泉.论学科与学科统整[J].教育探究.2017,(4)
【关键词】 顽童;语文学习
一、引言
“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夜来蚊子声,伤疤知多少。”在小学的课间,常常会听到有很多学生朗诵这样的顺口溜,这种顺口溜是诗歌改编而来的,有的是学生自己改编的,虽然读起来朗朗上口,但是教师往往对此抱有厌烦的态度,在教师看来,学生这样不仅是对诗歌的不尊重,而且是有伤教师的尊严。像这种能够改编诗歌的学生被老师称为“顽童”,他们平时表现也很机灵,但是往往是教师在课堂上难以管好的对象,对教师上课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教师应当对他们的学习方式独辟蹊径,本文笔者将介绍一些方法给其他教师。
二、以“顽”促读,激发顽童的学习兴趣
顽童虽然聪明、成绩好,但是他们常常不受老师待见,因为他们会对老师课堂教学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教师应当针对他们“顽”的特征,进行学习兴趣的激发,既然顽童机灵、聪明,又富有创造力,就应该让顽童从创作中找到突破口,做好教师的引导作用,让顽童因为其特性受到鼓舞,建立好师生关系,获取他们的尊重,从而有利于课堂的进展,也有利于班级同学的全面发展。
⒈给顽童鼓励,带领全班学生创新思维
教师对学生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学生也比较看重教师对自己的看法,既然顽童比较聪明,又富有独创性。教师进行进一步深入的引导,将顽童的独创性更加丰富化,从而带动全班同学拓展思维,换一种方式使课堂更加精彩,从而提升教师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提前做好预案,把控学生的心理,有趣的教师能教导出有趣的学生,教师在提升自己的同时,拥有发现、完善美的眼睛,才能使班级同学的课堂氛围更加有趣。教师可以将顽童的观点进行提升和转变,转化为对全班同学的积极引导,让全班同学都可以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表达自我,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
比如在进行《种子妈妈有办法》一课的教学当中,第一堂课讲授完课堂内容后,教师可以将课文内容仿写的任务,以及实际观察的任务交给顽童邱同学和覃同学,让带他们领大家先在学校内寻找已经开花、结出种子的花草树木,之后再观察其特征,最后进行仿写。在第二节课上,教师让邱同学和覃同学将仿写好的诗歌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朗诵,如果写的不错,教师可以在全班同学面前对他们进行表扬,让他们树立自信心,从而喜欢上写作。也可以让他们带动其他同学学会仿写,学会动脑筋学会和结合实践进行创作。两位顽童因为教师对他们的表扬和理解,也会因此喜欢上语文课堂,尊重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不再过多的打扰教师上课,而是认真听讲,变成该发言时发言回答问题,该积极主动时积极主动,又能带领学生进行探索的好学生。
⒉不要“硬碰硬”,要做好引导
教师应当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认识到顽童之所以顽皮,是因为他们的天性所致,他们过分的热情,虽然让他们在课堂上不能专心致志地听讲,但是他们有着比其他同学更加容易调动的情绪,在全面素质推进的今天,教师必须改变对他们的意见,不能将它们分为不良儿童,更不是代表性的问题儿童,而是具有鲜明的个性,有着独立的自我,善于表达自己的“优秀”学生。所以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教师应当认识到对于顽童的特性,应该要更加呵护他们,不能“以硬碰硬”,而是因材施教,对他们给予正确的引导,让他们丰富的想象力能够有所成果。
比如说在教师展开《一滴水》这堂课的教学时,邱同学与覃同学特别的积极,在课堂上根本按捺不住自我,两个人提出要将课堂内容进行话剧表演,教师这时应当鼓励他们进行自我表达,同时也可以组织其他同学将课堂内容转变为话剧的实际演练,让学生通过自我表达,感受生活万物中自然的变化,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也更加了解大自然。总之,教师应当因材施教,切记不能“硬碰硬”,要保护学生们丰富的想象力,让他们的想法得以实现,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使他们的活泼好动有所发挥,让课堂氛围更加活跃。
比如教师正在上课时,顽童因为自己有不同的想法,不停的打断教师上课,想要对教师上课的内容,抒发自己的看法。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应当“尊重”顽童,换一种思路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呵斥他们,让他们不要随意打断教师。教师可以在出现这种情况下,可以让他们整理好自己想要提出的问题和思路,然后在继续讲授课堂内容。在课堂内容讲完后,组织全班同学在剩余的课堂时间内,进行教师课堂内容的评价和观点输出,让全班同学共同来点评教师上课出现的好的点和坏的点,教师可以让顽童率先进行问题的回答,这样一方面是因为教师提前让他们做了准备,第二个方面是因为他们积极好动,敢于回答问题,也从正面调动了其他同学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学生之间的良好的竞争,让学生更加勇于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锻炼学生的思维力、表达能力,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对学生学习有着促进的作用。(下转第113页)
(上接第114页)
⒊获取信任,做好激励机制
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在教学过程当中,就应该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多尊重学生的差异化,把学生的兴趣变为学生的特长,是教师最大的收获,也是学生最大的收获,既然顽童更加机灵,教师应当利用这一点,在他们擅长的区域,让他们发展特长,因为特长所带来的成就,会让他们更加自信,加强和他们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获取他们的信任,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从而达到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样在课堂当中,顽童学生也会更加的尊重教师、尊重课堂,不再调皮捣蛋,而是积极的发言,既然他们有着比他人更加完善的理解能力,那么教师就应该在语文阅读理解方面对他们多加引导,帮助他们培养自信心,让他们教其他同学自主判断的方法,为其他同学提供新的解题思路,让课堂更加多样化,相信他们也会明白老师的用意,从而变得踏实冷静,更加积极向上,成绩也会更好,使得教学质量有所提升。
另外,既然玩童是比较聪明机灵的,但是没有办法保证自己安静地听课,教师就可以设计一些奖励,面向全班同学,也面向顽童邱同学和覃同学,比如在课堂上能够保持认真听讲30分钟之上的同学会有一个小的奖励,或者是一朵小红花,小红花积累之后,就可以有文具学习用品的奖励,这对邱同学和覃同学,包括全班同学都是一个激励办法,会让他们有目的的上课认真听讲,希望教师可以借鉴。在这其中,教师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的原则,一定要对邱同学和覃同学和其他同学一视同仁,不能偏向任何一方,以免降低对老师的尊重和信任,他们在课堂上有出现更多不利正常教学活动的行为,不仅降低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同时会影响到其他学生的有效学习。
三、结论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教师应当把握好学生的兴趣,做好引导性,将教学任务通过学生的个性化差异进行差异化教学,把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融合进来,给学生提供更加明确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存在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挖掘学生的潜能,让有创造力的同学带动其他同学一起,使课堂更加多样化,让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在教师做好引领作用的同时,成为学生的朋友与学生,一同成长,一同陪伴学生度过快乐的学习时光。
参考文献:
[1]董新玉.顽童的学习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分析[J].教学研究,2018,(8).
[2]田钟启泉.论学科与学科统整[J].教育探究.2017,(4)
- 【发布时间】2020/9/29 16:51:29
- 【点击频次】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