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小学数学师生互动课堂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数学知识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无法全面掌握,这当中存在着诸多影响因素,如不注重师生互动这一方面,这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利于提高数学教学效能。在数学学习的师生互动过程中,学生更乐于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能够让学生的主体地位更为显现,教师也更能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从而引导学生更高效地解决问题
【关键词】 小学数学;师生互动;课堂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知识的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只有在课堂上建立自由平等的交流气氛,才能达到师生良性互动的教学效果。因此,互动课堂需要不断的实施,借助这种课堂形式让学生可以对数学知识进行个性化优化,达到双向的教学效果,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师生互动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价值体现
(一)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授课中,无论教师讲授还是学生学习,最终作用的直接主体都是学生,如果教师只考虑对知识的讲授,“重教轻学”,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把本应踊跃各抒己见的课堂变成了“一言堂”,学生学习起来往往会感到枯燥无味,每到上课就变得没有精神,思维情绪都无法集中,造成考试解题时往往无从下笔。长期以往学生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如果采取师生互动式教学,容易消除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固化思维,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经验,有益于学生获得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二)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的学习对于小学生而言非常关键。众所周知,数学知识中存在许多潜在的内容,小学数学难易程度不一,往往需要学生具有善于挖掘的能力,进行数学思索,才能认识到其中的规律性。通过师生互动教学设计的实现,改变以往的单向传授模式,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学生就会不拘泥于题目类型,那么不同的学生就会有不同的分析角度,就可以吸收师生互动过程中所形成的思维方式,促进思维多元化发展,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三)促进师生的合作提升
小学学生年龄相仿,在同一环境小学习,身心发展有其共同的一面,但就个体而言,在个人智能、认知能力、知识储备等都存在不同。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主要是围绕知识、教学任务为中心教授,由于缺乏师生互动等环节,造成教师与学生不在同一个步调上,这样的氛围很难拉进师生之间的距离与感情,有些学生即使有不懂的地方也不主动向教师发起提问,教师也拿不准学生是否已经掌握。而师生互动教学可以大大减少以上的问题,在调节课堂气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有许多学生会主动提问并积极思考,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很好的互动合作关系,能体验到与他人合作、分享的快乐,有助于数学教学的顺利开展。
二、小学数学师生互动教学实现策略
(一)课前准备与课堂氛围营造
首先,对于高质量的教学而言,课前准备是非常重要的,要想使师生互动教学达到理想效果,教师必须做好备课工作,提前设计好互动内容与环节,对课堂小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做到提前发现,增加互动形式,同时采取丰富的情境设计提高师生互动的趣味性,以激发学生参与互动教学的积极性。其次,师生互动教学的另外一个前提就是课堂教学氛围必须是良好且和谐的,学生只有在轻松的环境下才能积极发挥,更能激发内心学习数学的欲望,从而主动接受新知识,因此,教师应预想如何达到师生互动的提升效果,如何真正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教学目标,避免以往对知识的单向传输模式,努力营造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的主体性得以体现,激发学生参与互动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
(二)师生互动教学中设置问题
问题是最能开启学生大脑的智慧之门,没有问题就无从思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提出有趣的疑惑或悬念,并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情境,在给出正确答案之前,让学生对情境进行发散性思维想象,并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内容会有比较深的记忆,通过师生互动更能够理解知识的概念,这样也避免了依照课本教学的方式,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更有深刻的感悟,有利于寻找到学习的方法。例如,在平行四边形的授课中,可以应用一些基础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从问题中总结出隐含的等量关系,训练全体学生的判定能力。接着,通过提升问题难度,调节命题的顺序,锻炼学生进行逆向推理,最大化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如此之后,再留给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完成在此期间的深化学习,从而巩固学习知识。
(三)实现师生互动的情境教学
在实践中,情境教学模式中的师生互动能较好地丰富授课形式,能够进一步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引领和启发学生的逻辑思维。教师通过创设的情境,能够将较难的新知识点通过情境巧妙地过度,这样的教学在不偏离教学知识点的情况下又能够提升教学的生动性,使教学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结束语
总之,新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与实践策略应当更加注重师生互动的实现,其对于师生关系、学生学习等都有非常良好的作用。无论课上还是课下,师生之间也应该保持良好的合作与交流,良好的师生互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有利于学生整体学科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利用错误资源演绎灵动课堂[N]. 赵晶. 发展导报. 2019-04-23 (020)
[2]构建小学语文互动课堂刍议[N]. 熊梅. 贵州民族报. 2020-09-01 (A03)
[3]王风娟. 浅析小学数学课堂,师生互动促有效生成[J]. 神州, 2019(13).
[4]王小飞. 小学数学课程小学生高效学习的策略探析[J]. 考试周刊, 2018(A3).
【关键词】 小学数学;师生互动;课堂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知识的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只有在课堂上建立自由平等的交流气氛,才能达到师生良性互动的教学效果。因此,互动课堂需要不断的实施,借助这种课堂形式让学生可以对数学知识进行个性化优化,达到双向的教学效果,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师生互动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价值体现
(一)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授课中,无论教师讲授还是学生学习,最终作用的直接主体都是学生,如果教师只考虑对知识的讲授,“重教轻学”,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把本应踊跃各抒己见的课堂变成了“一言堂”,学生学习起来往往会感到枯燥无味,每到上课就变得没有精神,思维情绪都无法集中,造成考试解题时往往无从下笔。长期以往学生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如果采取师生互动式教学,容易消除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固化思维,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经验,有益于学生获得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二)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的学习对于小学生而言非常关键。众所周知,数学知识中存在许多潜在的内容,小学数学难易程度不一,往往需要学生具有善于挖掘的能力,进行数学思索,才能认识到其中的规律性。通过师生互动教学设计的实现,改变以往的单向传授模式,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学生就会不拘泥于题目类型,那么不同的学生就会有不同的分析角度,就可以吸收师生互动过程中所形成的思维方式,促进思维多元化发展,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三)促进师生的合作提升
小学学生年龄相仿,在同一环境小学习,身心发展有其共同的一面,但就个体而言,在个人智能、认知能力、知识储备等都存在不同。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主要是围绕知识、教学任务为中心教授,由于缺乏师生互动等环节,造成教师与学生不在同一个步调上,这样的氛围很难拉进师生之间的距离与感情,有些学生即使有不懂的地方也不主动向教师发起提问,教师也拿不准学生是否已经掌握。而师生互动教学可以大大减少以上的问题,在调节课堂气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有许多学生会主动提问并积极思考,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很好的互动合作关系,能体验到与他人合作、分享的快乐,有助于数学教学的顺利开展。
二、小学数学师生互动教学实现策略
(一)课前准备与课堂氛围营造
首先,对于高质量的教学而言,课前准备是非常重要的,要想使师生互动教学达到理想效果,教师必须做好备课工作,提前设计好互动内容与环节,对课堂小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做到提前发现,增加互动形式,同时采取丰富的情境设计提高师生互动的趣味性,以激发学生参与互动教学的积极性。其次,师生互动教学的另外一个前提就是课堂教学氛围必须是良好且和谐的,学生只有在轻松的环境下才能积极发挥,更能激发内心学习数学的欲望,从而主动接受新知识,因此,教师应预想如何达到师生互动的提升效果,如何真正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教学目标,避免以往对知识的单向传输模式,努力营造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的主体性得以体现,激发学生参与互动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
(二)师生互动教学中设置问题
问题是最能开启学生大脑的智慧之门,没有问题就无从思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提出有趣的疑惑或悬念,并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情境,在给出正确答案之前,让学生对情境进行发散性思维想象,并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内容会有比较深的记忆,通过师生互动更能够理解知识的概念,这样也避免了依照课本教学的方式,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更有深刻的感悟,有利于寻找到学习的方法。例如,在平行四边形的授课中,可以应用一些基础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从问题中总结出隐含的等量关系,训练全体学生的判定能力。接着,通过提升问题难度,调节命题的顺序,锻炼学生进行逆向推理,最大化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如此之后,再留给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完成在此期间的深化学习,从而巩固学习知识。
(三)实现师生互动的情境教学
在实践中,情境教学模式中的师生互动能较好地丰富授课形式,能够进一步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引领和启发学生的逻辑思维。教师通过创设的情境,能够将较难的新知识点通过情境巧妙地过度,这样的教学在不偏离教学知识点的情况下又能够提升教学的生动性,使教学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结束语
总之,新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与实践策略应当更加注重师生互动的实现,其对于师生关系、学生学习等都有非常良好的作用。无论课上还是课下,师生之间也应该保持良好的合作与交流,良好的师生互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有利于学生整体学科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利用错误资源演绎灵动课堂[N]. 赵晶. 发展导报. 2019-04-23 (020)
[2]构建小学语文互动课堂刍议[N]. 熊梅. 贵州民族报. 2020-09-01 (A03)
[3]王风娟. 浅析小学数学课堂,师生互动促有效生成[J]. 神州, 2019(13).
[4]王小飞. 小学数学课程小学生高效学习的策略探析[J]. 考试周刊, 2018(A3).
- 【发布时间】2020/9/29 16:53:42
- 【点击频次】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