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音乐教学中的微课实践应用

 

【作者】 张 文

【机构】 陕西省洋县书院初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了信息技术的进步而教育行业的发展中也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应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其中微课在教学行业中属于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在音乐教学中应用微课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能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知。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需要教师不断地去改革和创新把微课的教学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在实践中不断地积累经验。但在中学音乐教学实践中,微课还没有被音乐教师有效使用。根据微课的特点,试与各个教学环节结合,阐述中学音乐教学中合理使用微课模式的可行性和实践性,并对微课设计提出一些想法,通过实践进行总结与反思。  
  【关键词】 微课;中学音乐教学;实践应用;微课设计  

  中国即将全面迎来5G时代,随着国家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发布,教育现代化进程正在加速推进。当下炙手可热的“人工智能”“互联网+”,也预示着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必然是教育信息化、教育数字化。微课作为这些年新兴的时代产物,发展到今天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经由教育主管部门的宣传与推广,不少师生也越来越认可这种新型的教与学的模式。在实际的使用中,微课更多被应用在语、数、外等主要科目中,作为小三门之一的音乐课,微课相关应用的资料还是较为短缺。教育是全面的教育,教育信息化是整体的信息化,想要紧跟信息时代的步伐,中学音乐教学也必须要勇于尝试,不断更新完善。  
  一、 中学音乐课程现状  
  多年来我一直坚守在一线教学,始终在课改的路上。但是不管怎么改革变化,教材内容和课标要求学生应掌握的知识点都很全面的。学生的音乐能力水平参差不齐,虽然不少家长已经有意识地从小培养孩子的艺术技能,但很多基础知识还是需要学校的老师来系统教授。初中音乐课每周只有1节音乐课,有不少知识就无法深入透彻地细说,难免会有遗漏。但是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教师还是希望学生能够真正掌握和熟悉必备的音乐知识。  
  二、 微课的特点  
  “微课”一词的侧重点在于“微”,顾名思义即“短小精悍”。短——即时间短。不同于常态的40分钟课程,微课一般只有几分钟的时长,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聚焦于某个知识点。小——即容量小。微课是以视频方式呈现,常见的微课视频都只有几十MB以内的大小,方便下载观看。精——即内容精。微课往往是针对某个知识点的讲解,内容精炼,画面精美。悍——即难点悍。相对于内容庞大的40分钟课,一个微课通常就只突出一个重难点或只解决一个问题,是突破重难点的关键。  
  三、 微课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途径 
  音乐是感性的,学生确实大多数都喜欢音乐,但未必喜欢学枯燥的音乐理论知识。而教材编排很多时候一节课的内容要包含好多个零碎的知识点,单靠老师逐个讲解,学生很容易就听不下去。所以,伴随着PPT越来越精美流动,老师的基本功越来越提高,现在的音乐课已经较以前有了极大的质的飞跃。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革新,微课走入了大家的视野。结合微课的特点,微课完全可以应用在音乐课堂的不同教学环节中,现就实际浅谈微课在教学环节的应用:  
  (一) 预习及复习是新课环节的第一步,如果音乐老师口头叮嘱学生在课前查阅一下相关资料,恐怕很少会有学生能真正做到。以人音版《溜冰圆舞曲》为例,在音乐欣赏的同时还有几个知识要点需要掌握:(1)圆舞曲;(2)变音记号;(3)维也纳圆舞曲的结构。如果靠学生自己预习,恐怕也只是看见表面的文字意义,离真正理解、掌握的要求还是相差甚远。这时老师如果把知识点做成微课的形式让学生预习,既不会浪费太多的无效查阅时间,又可以生动形象地再现课堂,不受时间和地点的局限,短时间内有针对性的掌握某个知识点。
  (二) 教授新课时,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学生带入新课的教学中,导入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此时如果老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贴切的内容制作微课作为导入,可以瞬间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为整节课的教学环节做好铺垫,使一节课顺利有效地进行。如:人音版《蝶恋花?答李淑一》,教学一开始可以用微课形式把学生带进苏州书场,动态展现评弹表演艺术,有立体感仿佛身临其境,学生会立刻被吸引,而不是一看见题目就心生排斥,不愿细听。  
  (三) 重难点的解决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讲解、举例、示范等不断重复去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将微课运用的重难点讲解上是最经典、效果最显著的形式。重难点理论知识用微课,加上设计精美的画面,或者是老师亲自示范表演的作品片段,都能加深学生的记忆,便于老师对作品进行更详细的分析。  
  (四) 课后拓展早已不是传统认知的唱歌课,学科交叉性很强,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还要结合其他学科,像《长江之歌》的歌词就出现在语文书上;讲《伏尔加船夫曲》时一定会说到列宾的代表作——世界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当然,还有更多的课堂教学内容以外的音乐相关知识需要学生去了解,这些知识延伸既能拓宽学生视野又能使他们对课堂教学内容加深印象。综上所述,教师可以将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通过微课的形式呈现出来,将微课引用到各个不同的教学环节中。但是,微课是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和资源,不可喧宾夺主,并不是每节课都需要,所以怎么用、何时用,这需要教师提前考量,做好合理设计。 
  四、 微课设计的思路  
  音乐的很多知识表面上看起来很零碎,其实还是环环相扣的,日常教学中设计一堂课需要考虑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整学期乃至整个中学阶段的教学设计需要考虑前后衔接,承上启下。因此,微课的设计也要考虑前后知识点的连贯一致,层次分明;在选择内容时既要突出重点,抓住核心,又要与课程内容相互渗透,自然融合;音乐教育的本质是美育,在制作微课时先要见“美”;学生是相互不同的独立个体,微课制作再要善“变”;微课的出现本就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因此,微课制作还要出“新”。所有设计的最后一步,也是不容忽视的一步,一定要有反馈总结,才能做到不断修正,精进教学。
  五、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化已然成为这个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特征。如何让学生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升华自己的音乐素养,这是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课题。这种情况下,微课的出现让教师眼从前一亮,微课音乐教学和信息化时代相接轨,使其有效与教学结合,在最短的时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音乐学习中,真正发挥微课的最大作用。
  • 【发布时间】2020/11/5 17:43:36
  • 【点击频次】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