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高中英语听力教学听后活动分析

 

【作者】 胡德莲

【机构】 重庆市涪陵十八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在英语听力教学中,大部分教师比较重视听前、听中阶段,容易忽视听后阶段。实际上,教师充分利用好听后阶段,开展说、读和写等练习,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 高中英语;听力教学;听后活动

  听力是英语教学的重要部分,它包括听前、听中和听后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相应的内容。但在日常听力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前两个阶段,而忽视听后阶段,把做练习、对答案和教师的讲评作为听后阶段的主要活动。其实,教师充分利用这一阶段,开展各项语言活动,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说、读和写等练习,强化和巩固词汇、语法等,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一、跟读、模仿和辨音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听的技能五级标准目标之一是能听懂接近自然语速的故事和叙述,理解故事的因果关系。听力教学中,学生听不懂听力材料最根本的原因是对句中的词汇辨别不清,尤其是一些长短音、重读音,而这实际上就是语音基础不扎实。相对来说,高中生的语音基础普遍不好,但将直接影响他们听力水平的提高。如果学生的发音欠准确,就会造成近音词的混淆,进而影响学生对所听材料内容的理解。教材中所选用的听力材料语言丰富地道,是很好的朗读训练资源,在听力教学完成后,教师可以充分借助这些听力材料,让学生跟读、模仿、辨音。这有助于学生掌握英语的语音、语调,识别语流,形成语感,体驗说话者的情感和对话的意境。
  二、“听后”活动设计存在的问题
  1.忽视听力材料的示范和模仿。现行的教材都有听力材料。这些都是可以利用的宝贵资源。然而,很多教师在听力过程结束之后,只是检查和校对答案,然后马上进入下一个活动。众所周知,要学会一门语言,所处的语言环境很重要。我们的学生平时接触的都是中文,很少能在生活中接触和使用英语,更不用说地道的英语。而我们教材的听力录音都是地道的语音,让学生多听、多跟读、多模仿,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个无奈的遗憾。
  2.忽视朗读技能的点拨和训练。教材Speaking部分都有基本的朗读知识。而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总是忽略这些朗读技巧,导致学生说出来的英语没有升调降调,不分句子重音,不懂连读爆破,忽视意群停顿。正因为学生根本不懂这些朗读技巧,所以他们在后续的“听后”活动中也不会注意去模仿和练习。这样反过来也影响了学生“会听”的能力。
  三、“听后”活动设计的原则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可以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教学内容设计各种听后活动,但是笔者认为听后活动的设计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1.趣味性——乐在其中;2.针对性——紧扣主题;3.层次性——由易到难;
  四、听后活动设计有效性的策略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充分重视听后活动设计,将培养与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始终贯穿于英语课堂中。在完成听力活动后,将知识技能和生活体验融入课堂,因材、因人施教,有效展开多种听后活动,当然,听后活动的设计应尽量符合高中生的心理特点,体现趣味性;紧密围绕该课时的教学目标而展开,体现针对性;充分考虑活动的难易程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的知识水平,体现层次性;创设生活实际的语言情景和信息,体现真实性;挖掘和提炼听力材料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哲理、文化等方面的精髓,体现思维性,这样才能达成“听后”活动真正实效。
  1.跟读、模仿和辨音。《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关于听的技能五级标准目标之一是能听懂接近自然语速的故事和叙述,理解故事的因果关系。听力教学中,学生听不懂听力材料最根本的原因是对句中的词汇辨别不清,尤其是一些长短音、重读音,而这实际上就是语音基础不扎实。相对来说,高中生的语音基础普遍不好,但将直接影响他们听力水平的提高。如果学生的发音欠准确,就会造成近音词的混淆,进而影响学生对所听材料内容的理解。教材中所选用的听力材料语言丰富地道,是很好的朗读训练资源,在听力教学完成后,教师可以充分借助这些听力材料,让学生跟读、模仿、辨音。这有助于学生掌握英语的语音、语调,识别语流,形成语感,体验说话者的情感和对话的意境。
  2.缺词填空。在听力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听力材料中的關键词语、词组和重要表达句型挖空,然后让学生边听、边记、边写完成填补空缺部分。
  3.基于听力材料基础,进行复述,演讲和编写对话。高中英语教材中的听力材料是经过精心编制的,通常比阅读篇目浅显易懂,生词较少,句子结构相对简单,便于学生复述。在听力任务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复述听力材料。不过,复述并不是简单、机械地背诵,而是需要学生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对文本内容进行吸收、内化和表达,即运用自己的语言流畅、清晰地表达出来,无形中提高了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此外,很多听力材料属于情景剧,涉及多个场景,具有交际的真实性,能作为学生对话的范本,教师可以依据听力材料进行创编对话,实现模仿与创造、学习和运用相结合。
  五、基于听力材料开展写作练习
  基于听力材料进行写作练习是让学生以听力文本为基础,利用所听到的信息,以同一话题为主题,从不同角度,尽量运用听力材料中学到的重点语言知识及好词佳句,写出一段文字,这就是以听促写。如在教学UNIT 7 “ Will people have robots ”听力材料后,教师可以“robots and our life in the future”为题,提供“clean the kitchen、I don’t think、everything will be fine、on computers等句式,让学生尽量拓宽思维,发挥想象,进行写作。这样的听后写作活动不但能反映学生对听力材料的理解情况,还能展示他们所持的个人观点和态度。
  总之,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后使用同样的主题或话题进行说、读和写的各项语言活动,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练习,强化和巩固词汇、语法等,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对此,在教学设计时,教师要认真研究听力材料,结合学生实际,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在加工、内化所听的语言信息时,进行有效的语言输出,实现听、说、读、写的有效结合和促进,最终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黄华.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的听后活动设计[J].宁夏教育,2017(10)
  • 【发布时间】2020/11/5 17:50:09
  • 【点击频次】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