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谈幼儿学习数学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 数学是一种抽象的知识。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教学应从幼儿开始培养兴趣,孩子只有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学习和运用,才能真正的理解数学的概念。游戏在幼儿学习数学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调动课堂气氛,充分吸引幼儿的目光,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来说意义重大。幼儿时期是孩子身心都不稳定的阶段,需要借助游戏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加强对社会以及生活的认知。对于幼儿园的幼儿来说,我们要借助游戏让幼儿初步感知数学的有用和有趣,能够激发和保持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喜欢数学,愿意学习数学,并且提高孩子的动手、动脑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兴趣;游戏;求知欲;动手、动脑能力
一\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幼儿学习数学的动力。它可以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和学习动机,还影响着幼儿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自信心,因此要让幼儿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我在教幼儿学习相邻数时。首先在教室里用积木搭十间在一起的小房子,然后请十位小朋友在他们的胸前别上数字1—10,扮演成数字娃娃,按顺序住在相对应的小房子里,使他们成为了邻居,小朋友们都很兴奋,对这节课充满了浓厚的兴趣,而我也让他们在轻松的气氛中掌握了相邻数的概念。另外,我认为设计的教学内容必须是在幼儿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经过一定努力让幼儿能理解和掌握的知识,过难或过易的知识都会降低幼儿学习的兴趣。又如:我在设计数学活动“复习认识数字1—8”是这样设计的。首先,我给活动起名为“抓老鼠”,然后以幼儿最感兴趣的黑猫警长作为活动的主线索,而我以游戏的形式带领他们练眼睛、听暗号、练枪法认读了数字1—8;经过了严密的训练,“警察们”骑着“摩托车”去捉老鼠了,他们满载而归后,又点数了“老鼠”的数目。最后黑猫警长通过电话给警长们以表扬,并发给他们奖品。由于幼儿天生爱玩,在玩中就产生了兴趣,也就有了学习的积极性,一节课下来就轻松地学到老师教给的知识。
二、数学教育活动中的游戏设计,发挥幼儿主动参与
游戏对于幼儿是一种学习,是劳动,更是重要的教育形式。幼儿的生活离不开游戏,游戏是孩子的重要活动,又是幼儿成长过程不可缺少的活动。是激发幼儿才能的开端,促进幼儿得以全面发展的主要来源,幼儿能在游戏中增长知识,增长才干,开发智力,提高交往能力。在游戏活动中,幼儿的情绪高涨,思维积极。同时在游戏中幼儿互相协商、合作并主动探索。努力解决问题。这使幼儿积极性、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如,在游戏中,我通过“买”,“卖”自然的引导幼儿主动的去学习对10以内加减法的正确运算,学习兑换钱币、找赎等,巩固对加减法的熟练程度,同时也使幼儿认识了人民币,对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也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再如让幼儿在“超市”里学做生意,几个幼儿扮演“服务员”,其他的孩子做“顾客”,顾客去卖一个苹果一块钱和一个棒棒糖一块钱,给服务员5块或10块钱,服务员学着找补。在学习“十以内的相邻数”时,我准备了百宝箱,里面放了1-10的可爱数字宝宝,让小朋友摸出数字宝宝后,把它贴在自已的额头,其他小朋友看清她额头的数字后,快速地把自己对应的相邻数贴在这个小朋友的衣服上,看谁又快又对。全班小朋友都很快乐,自主地参加到游戏当中,这样让幼儿从游戏中互动起来,在快乐中学到数学知识。
三、设计体育游戏,激发幼儿对数学的求知欲
有人说,幼儿是在摸、爬、滚、打中认识周围世界的,由于年龄原因,小班幼儿更喜欢运动,顺应这一年龄特点,我注意将数学练习和运动即体育游戏结合起来,让幼儿在运动中学数学,收效也很明显。
许多现成的体育游戏注重的是对幼儿基本动作技能的训练,因其简单有趣,深受幼儿的喜爱。如果将数学知识融入其中,岂不是既练习了动作技能又巩固了数学知识?可谓一举两得、两全其美。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有意识地对现成的体育游戏进行改编,将数学练习融入其中。如;“拍皮球”是个传统的体育游戏,我结合“1”和“许多”的教学和3以内的点数,在原来的游戏中增加了“拍一下”、“拍许多下”、“拍三下”等,让幼儿练习边双脚跳边回答:“跳一下”、“跳许多下”、“跳三下”。改编后的体育游戏更切合教学实际,也更有利于幼儿掌握数学知识。
根据数学科的学计划,许多游戏是让小朋友在室内进行桌面操作的,能不能创编一些包含数学练习的室外体育游戏呢?因为那样既可以满足幼儿户外活动的需要,同时也能进行数学练习。实践证明,根据数学教学的需要,创编一些易组织的体育游戏是可行的。如:结合“按大小排序”的教学,可创编《我给球儿来排队》的室外游戏;结合图形的教学,可创编体育游戏《跳房子》等。孩子很快就能按数字的大小排序出来。
四、利用学具和游戏,锻炼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
幼儿亲自动手操作,在摆弄物体的过程中进行探索,从而获得数学经验、知识和技能,这是最适合幼儿认知结构特点和水平的一种方法,是获得数学概念的必经之路。这种活动能充分调动幼儿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幼儿学习数学的操作材料有分类、排序、比较、分类计算、计量等,教师提供的操作材料要能引起幼儿的操作兴趣,激发幼儿探索的愿望,可为幼儿准备各种小材料、小学具,如小棍、纽扣、小积木块、卡片、分类板等,做到人手一套学具,都有足够的操作材料。使每个孩子都能在活动中,手、脑都能得到锻炼。
1、在户外活动中。拍球游戏时,我们班进行了比赛活动。谁拍球多谁获胜,在拍球的过程中其他幼儿数数,然后做好记录,决出胜负,孩子们在活动中都非常认真。这个活动既锻炼了幼儿拍球技能,也锻炼了幼儿数数能力。在发放饼干的时候,我让幼儿数一数饼干上的花纹有几个,然后再吃掉它。孩子们数完后进行了交流,然后开心地把饼干吃掉,这也锻炼了孩子数数的能力。
2、在区域活动中。我创设了小快餐,例如餐桌上来了两位客人,他们要5串烤肉,客人们就会分着吃。怎样分就会用到5可以分成几和几。孩子们在区域角色转换的过程中,也练习了幼儿的分成能力。
总之,在幼儿的生活学习中,数学无处不在,只要我们抓住每一个学习的机会引导幼儿学习数学,让幼儿不断的积累数学知识,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数学教育活动中只要教师教给适合幼儿接受能力的数学知识、技能,选择适合幼儿认知特点去感染每一位幼儿,并对幼儿的数学学习成果持以肯定的态度,都能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地参与探索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快乐感和成功感,激发出自身学习数学的天赋能力和创造能力。孩子才能学好数学,用上数学。
【关键词】 兴趣;游戏;求知欲;动手、动脑能力
一\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幼儿学习数学的动力。它可以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和学习动机,还影响着幼儿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自信心,因此要让幼儿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我在教幼儿学习相邻数时。首先在教室里用积木搭十间在一起的小房子,然后请十位小朋友在他们的胸前别上数字1—10,扮演成数字娃娃,按顺序住在相对应的小房子里,使他们成为了邻居,小朋友们都很兴奋,对这节课充满了浓厚的兴趣,而我也让他们在轻松的气氛中掌握了相邻数的概念。另外,我认为设计的教学内容必须是在幼儿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经过一定努力让幼儿能理解和掌握的知识,过难或过易的知识都会降低幼儿学习的兴趣。又如:我在设计数学活动“复习认识数字1—8”是这样设计的。首先,我给活动起名为“抓老鼠”,然后以幼儿最感兴趣的黑猫警长作为活动的主线索,而我以游戏的形式带领他们练眼睛、听暗号、练枪法认读了数字1—8;经过了严密的训练,“警察们”骑着“摩托车”去捉老鼠了,他们满载而归后,又点数了“老鼠”的数目。最后黑猫警长通过电话给警长们以表扬,并发给他们奖品。由于幼儿天生爱玩,在玩中就产生了兴趣,也就有了学习的积极性,一节课下来就轻松地学到老师教给的知识。
二、数学教育活动中的游戏设计,发挥幼儿主动参与
游戏对于幼儿是一种学习,是劳动,更是重要的教育形式。幼儿的生活离不开游戏,游戏是孩子的重要活动,又是幼儿成长过程不可缺少的活动。是激发幼儿才能的开端,促进幼儿得以全面发展的主要来源,幼儿能在游戏中增长知识,增长才干,开发智力,提高交往能力。在游戏活动中,幼儿的情绪高涨,思维积极。同时在游戏中幼儿互相协商、合作并主动探索。努力解决问题。这使幼儿积极性、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如,在游戏中,我通过“买”,“卖”自然的引导幼儿主动的去学习对10以内加减法的正确运算,学习兑换钱币、找赎等,巩固对加减法的熟练程度,同时也使幼儿认识了人民币,对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也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再如让幼儿在“超市”里学做生意,几个幼儿扮演“服务员”,其他的孩子做“顾客”,顾客去卖一个苹果一块钱和一个棒棒糖一块钱,给服务员5块或10块钱,服务员学着找补。在学习“十以内的相邻数”时,我准备了百宝箱,里面放了1-10的可爱数字宝宝,让小朋友摸出数字宝宝后,把它贴在自已的额头,其他小朋友看清她额头的数字后,快速地把自己对应的相邻数贴在这个小朋友的衣服上,看谁又快又对。全班小朋友都很快乐,自主地参加到游戏当中,这样让幼儿从游戏中互动起来,在快乐中学到数学知识。
三、设计体育游戏,激发幼儿对数学的求知欲
有人说,幼儿是在摸、爬、滚、打中认识周围世界的,由于年龄原因,小班幼儿更喜欢运动,顺应这一年龄特点,我注意将数学练习和运动即体育游戏结合起来,让幼儿在运动中学数学,收效也很明显。
许多现成的体育游戏注重的是对幼儿基本动作技能的训练,因其简单有趣,深受幼儿的喜爱。如果将数学知识融入其中,岂不是既练习了动作技能又巩固了数学知识?可谓一举两得、两全其美。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有意识地对现成的体育游戏进行改编,将数学练习融入其中。如;“拍皮球”是个传统的体育游戏,我结合“1”和“许多”的教学和3以内的点数,在原来的游戏中增加了“拍一下”、“拍许多下”、“拍三下”等,让幼儿练习边双脚跳边回答:“跳一下”、“跳许多下”、“跳三下”。改编后的体育游戏更切合教学实际,也更有利于幼儿掌握数学知识。
根据数学科的学计划,许多游戏是让小朋友在室内进行桌面操作的,能不能创编一些包含数学练习的室外体育游戏呢?因为那样既可以满足幼儿户外活动的需要,同时也能进行数学练习。实践证明,根据数学教学的需要,创编一些易组织的体育游戏是可行的。如:结合“按大小排序”的教学,可创编《我给球儿来排队》的室外游戏;结合图形的教学,可创编体育游戏《跳房子》等。孩子很快就能按数字的大小排序出来。
四、利用学具和游戏,锻炼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
幼儿亲自动手操作,在摆弄物体的过程中进行探索,从而获得数学经验、知识和技能,这是最适合幼儿认知结构特点和水平的一种方法,是获得数学概念的必经之路。这种活动能充分调动幼儿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幼儿学习数学的操作材料有分类、排序、比较、分类计算、计量等,教师提供的操作材料要能引起幼儿的操作兴趣,激发幼儿探索的愿望,可为幼儿准备各种小材料、小学具,如小棍、纽扣、小积木块、卡片、分类板等,做到人手一套学具,都有足够的操作材料。使每个孩子都能在活动中,手、脑都能得到锻炼。
1、在户外活动中。拍球游戏时,我们班进行了比赛活动。谁拍球多谁获胜,在拍球的过程中其他幼儿数数,然后做好记录,决出胜负,孩子们在活动中都非常认真。这个活动既锻炼了幼儿拍球技能,也锻炼了幼儿数数能力。在发放饼干的时候,我让幼儿数一数饼干上的花纹有几个,然后再吃掉它。孩子们数完后进行了交流,然后开心地把饼干吃掉,这也锻炼了孩子数数的能力。
2、在区域活动中。我创设了小快餐,例如餐桌上来了两位客人,他们要5串烤肉,客人们就会分着吃。怎样分就会用到5可以分成几和几。孩子们在区域角色转换的过程中,也练习了幼儿的分成能力。
总之,在幼儿的生活学习中,数学无处不在,只要我们抓住每一个学习的机会引导幼儿学习数学,让幼儿不断的积累数学知识,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数学教育活动中只要教师教给适合幼儿接受能力的数学知识、技能,选择适合幼儿认知特点去感染每一位幼儿,并对幼儿的数学学习成果持以肯定的态度,都能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地参与探索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快乐感和成功感,激发出自身学习数学的天赋能力和创造能力。孩子才能学好数学,用上数学。
- 【发布时间】2020/11/5 18:01:02
- 【点击频次】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