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初中化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作者】 任东兴

【机构】 四川省蓬溪县吉祥镇群力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首先应培养学习兴趣。带着趣味的心态学习化学,是形成化学学习习惯的良好开端。课堂设计要合理,学生乐于接受,喜欢使用;应简单明了,易于操作,让学生觉得化学老师给予的任务完成起来比较轻松;针对性要强,知识内容少且精,内容信息丰富;作业设计,重点针对基础,作业量适中,针对常见题型设计练习,精练、精讲。对学习习惯形成的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应予以肯定,给予奖励。及时有效的奖励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使学习习惯逐渐养成。并渐渐拥有这门学科学习的自信心、成就感,同时还能够利用这种自信心、成就感拉动其它薄弱学科学习。
  【关键词】 兴趣;简单;丰富;信心

  在任何学段,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学生获得优异成绩的保障。方法是核心,习惯是前提。化学作为一门有趣的新学科,能在初三的学习生活中为学生缓减紧张,增添趣味。要让学生在接触这门新学科后就能保证较好的学习效率,应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习惯。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首先应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对于任何一门学科来讲,学生没有兴趣,学习效果必定不佳。要使学生产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得先让学生对化学老师产生兴趣。要做到这一点,应利用化学的学科特点之一——以实验为基础。通过一些简单易操作的趣味实验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同时老师应多了解一些与新物质相关的实事热点,比如将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机、手机、飞机,甚至肯德基都可引入课堂,告诉学生,这些东西都离不开化学。让学生感知化学学习的趣味,吸引学生关注身边的化学物质,明白物质是化学研究的对象。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主动性。有趣味的课堂,教学会很轻松,课堂气氛也会很活跃,教学效果自然也会很好。因此,带着趣味的心态学习化学,是形成学习习惯的良好开端。
  二、促进习惯养成,应精心设计导学案
  利用导学案,学生能从中掌握到解决化学问题的知识,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案的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
  (1)设计合理,学生乐于接受,喜欢使用。
  化学的学科特点之一——贴近生活。设计导学案时,应结合课本内容引入生活常识或生活中的具体物质,让学生易懂,易接受。在设计《金属和金属材料》时,除了给学生介绍生活中的金属日用品外,也可将“东风”导弹、“神舟”飞船、“玉兔”月球车、航空母舰等一些让国人引以为豪的信息植入。让学生听起来有趣,掌握知识的同时,也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讲解水污染时,可将农村学生常见的“水葫芦”现象引入学案,以此引导学生利用化学知识关注身边的生态现状。讲解分子的性质时,将校园里的桂花香、妈妈在厨房烹煮美味佳肴的香味、难闻的汽车尾气等生活现象引入课堂中,让学生明白这些现象的科学原理,让学生明白“生活处处充满化学”的道理。
  (2)操作性强,使用简单明了。
  导学案需要要借助教材让学生提前预习。初三学生的学习现状——文言文、英语单词的背诵已经让其头晕目眩;数学、物理的难题已经难以招架。因此,化学导学案的设计应简单明了,易于操作,让学生觉得化学老师给予的任务完成起来比较有趣,又比较轻松。这样既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又有利于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3)针对性强,知识内容少且精,信息内容丰富。
  初中化学学习时间短,但学习内容多,要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导学案的设计上应尽可能地精、准,有针对性。所谓“精”,应针对常见题型、常考题型提炼知识点和设计练习题;“准”则是抓准学生的心理特点——喜欢好玩好学又有收获的课堂。要做好这两点,丰富的信息植入必不可少。信息知识尽可能引入生活实事,如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以及其相关科研成果,让学生明白我国的高科技发展现状;引入电影片段让其了解世界强国的科技成果。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4)作业设计,精练精讲,突出重点,简化难点,激发学生突破能力。
  化学在中考中所占的分值比较高,检验化学的学习效果除了能应用于生活生产,更多地是通过答题效果表现出来的。因此,要掌握运用化学知识解答各种习题的能力。作业设计,重点应针对基础,作业量应适中;应针对考纲、考点设计练习;应精练、精讲。若遇难题,引导学生化难为简,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突破能力。为掌握解题技巧作准备。
  三、对学习习惯形成的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应予以肯定,给予奖励
  及时有效的奖励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奖励应多样化,多元化。可以奖励物质,也可以奖励机会,如做课堂演示实验时可奖励学生充当老师的小助手;可以奖励个人,可以奖励小组,也可以奖励全班。在此介绍一个本人的成功案例:有一次,由于学生在预习方面认真并按要求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我决定给予全班同学奖励。初三的学生和其它孩子一样,都喜欢吃点零食。他们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吃零食不仅仅是为了填肚子,他/她们和很多成年人一样——不想让自己的嘴闲着。于是我打破常规,在课堂上请他们和我一起吃棒棒糖,他们边吃边听,我边吃边讲,让课堂临时变成了“零食堂”。这样的奖励,使老师更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课堂氛围变得更加积极活跃。
  初中化学作为一门新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难题,老师应尽可能地将各种复杂的知识简单化,让学生在知识的理解过程中倍感轻松。在知识的运用过程中多注重引导,激发学生的突破能力,利用简单的知识去解决复杂的问题。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使其学习习惯逐渐养成,并渐渐拥有这门学科学习的自信心、成就感,同时还能够利用这种自信心、成就感拉动其它薄弱学科学习,为形成学习方法作好铺垫。
  总之,任何学习成果都来自坚持不懈的努力。在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在课前、课堂、课后的精心设置,是学生持之以恒的保障。良好的习惯,能让一个平凡的人变得不平凡;良好的习惯,能让每一个普通的学生变得不再普通。
  • 【发布时间】2021/1/6 12:02:26
  • 【点击频次】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