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日常读书习惯的养成与语文素养的探究

 

【作者】 张慧广

【机构】 黑龙江省富裕县富路镇中心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对其他课程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语文课程不理想,再其他课程的学习中也会出现很多的问题。阅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增加知识面,有助于对世界有一个全面的认知。语文教学活动中,老师应该紧跟课改要求,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思想,将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本文首先对学生日常读书习惯的养成进行介绍,然后对语文核心素养培养进行探究,找出语文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 语文素养;读书习惯;教学策略

  一、日常阅读习惯的养成策略
  想要有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就需要对阅读有一个积极的态度,老师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老师应该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让学生清楚的意识到只有好的阅读习惯才能学好语文,让学生明白阅读在阅文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切不可急功近利,将“必须阅读”“如何阅读”的思想强加给学生,这样不仅不会起到任何作用,最后还会适得其反让学生对阅读产生抵触情绪。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之后,老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自主解决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低年级的学生阅读时会经常碰到陌生字,引导学生主动查字典解决。高年级的学生在阅读文言文时会碰到生僻的词语,可以鼓励学生通过网络查询解决。这不仅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更能加深学生对于阅读对于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二、 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文化知识,更要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出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一门课程的喜好程度通常取决于他们对这门课程是不是感兴趣。传统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很多老师仅仅将课堂用来传授知识,学生只能够被动的接受,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无法在教学活动中感受到语文的魅力。长此下去就会觉得语文枯燥无味,失去了学习的动力。教师可以采取情景创设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更快进入学习状态,必要时还教师还可以借助教学辅助工具,让创设的情景更加逼真。
  三、 结语
  老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要善于运用各种方法,提高学生对语文的认识,只有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才能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程琳. 浅谈小学阅读习惯的培养[J].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8, 000(003):84.
  [2] 沈卫东. 以读促悟,积淀小学语文素养[J]. 文理导航(下旬), 2013(18):33-33.
  • 【发布时间】2021/1/6 12:05:27
  • 【点击频次】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