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初中化学如何有效降低低分率

 

【作者】 钟小明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城关一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有效降低低分率成为课程改革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从分析化学产生低分的特点、原因和减少低分的基本途径三方面浅谈自己体会。
  【关键词】 初中化学;低分率;成因;对策

  初中化学是启蒙教学,其重要内容是基础化学理论和基础元素化学,其特点是知识点广而多,需要靠一定的记忆,因而很多学生会逐渐失去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久而久之沦落为化学学科的低分。然而,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中学化学教师必须努力学习中学化学教学法、教育心理学,认真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1、学生的表现特点:
  大量的调查发现,造成化学学习差的主要因素并非是先天素质。这类学生普遍存在下列特点:家庭经济尚好,饮食无规律,甚至在课堂上会随意吃零食或喝饮料;学习效率低,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不想学、不会学、学不好;学习习惯差,一般在课堂上都不做笔记、开小差打瞌睡,无法独立完成作业,经常抄袭甚至不交作业;人生无目标、贪图玩乐、缺少内驱力;有一定的热情和激情,但难以持久,无耐心和信心等等。
  2、学生的形成低分的原因: 
  (1)家庭教育有严重缺陷。
  有的家长严重忽视庭教育,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推给学校和老师,完全忘记了“养不教,父之过”的古训;有的家庭教育方法不当,不是过分溺爱、百般呵护,就是严加管教,大声训斥,稍有过错,便是责骂甚至体罚,严重挫伤孩子的自尊心;还有的家长品行不端,父母沾有酗酒、赌博、偷盗、吸毒等恶习,或夫妻不和闹离婚,致使孩子得不到正常的教育和应有的家庭温暖,心灵受到巨大的创伤。
  (2)不良社会环境影响。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一些消极因素,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读书无用论等社会思潮和一些不良社会风气必然会影响一部分学生,致使他们偏离健康成长的道路。这都说明了净化社会空气、优化教育外部环境的重要性。
  (3)教师方法不当。
  在教学中以至整个学校生活中,一些教师批评不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或教师态度冷漠,缺乏应有的同情心,使学生惊慌失措,良知变得迟钝麻木,丧失了对情感、对知识的感受性。在学习上出现了种种焦虑情形。他们比别人更担心学习,在学习成绩不好时总是提心吊胆,在考试成绩不好时,他们心里总感到不快,担心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3、学生的转化措施
  ⑴营造融洽的情感氛围建立师生友谊,帮助学生的转化。
  老师的希望每位学生都是优等生,学生也希望自己能够得到老师的重视。学生长期的没被提问或谈话,甚至他在故意的犯错而你不予理睬,他会想到自己被冷落、被歧视,慢慢地就“拒绝学习”。教师对这类学生更应重视,主动施爱。建立融洽的师生情感氛围,关键是教师要对学生“施爱”,甚至要倾注全身心的爱。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让学生来回答一些难度适当的问题,哪怕答案“牛头不对马嘴”,也要耐心听取,明确指出错在哪里,让他有下次回答的机会;如果答案是可以的,就要当堂表扬,并鼓励他们继续努力。积极调动学困生的活跃气氛,让课堂教学能紧紧扣住学生的心弦。课后经常找他们谈心,不仅关心他们的学习,更关心他们的生活。通过我们的真诚打动他们,帮助他们。
  ⑵通过丰富的化学实验激发求知欲望,诱导学困生的转化。
  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应该是具有鲜明、生动、新奇、有趣等特点。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地利用集色、态、味、光、声于一体的化学实验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刺激,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⑶引用现实的生活常识触动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转化。
  在新教材中,已经编入了很多与现实生活相关的常识。我们不能够仅仅以考试为中心,分数为目标,脱离了生活,忽视了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性化学知识。在化学教学中,应该面向社会生活,让学生利用生活中已知的经验知识,来对照与所学的化学知识,再运用知识原理分析、解析它,让其体会到学以致用,其乐无穷,触动他们学好化学。
  ⑷实现可行的逐步目标培养其自信心,突破学生的转化。
  在现实化学教学中,我们根据学生不同成绩去要求学生学习。把教学内容分成:了解、识记、理解、应用。成绩差只要求前两项;对应成绩较好要求达到理解层次;对应成绩优秀要求达到应用级别。这样就减轻部分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正确引导学生具有适合于自身能力的要求水准。
  在每一次化学测试前,让每一位学生为自己先预计一个分数,原来成绩尚可以的学生应该定在更高的分数作为他们的要求水准,原来成绩差的学生应该定在适合他们自己分数作为他们的要求水准。然后,让他们通过努力复习去争取达到要求水准。如果达到了要求水准以上的成绩,就是成功。在此,要求水准过高会出现失败,要求水准过低太容易达到也不算成功。对学困生必须逐步提高要求水准,逐步实现目标,使这类学生感到有成就感,尝到成功的喜悦,慢慢地突破低分的困惑。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做好学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对此,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教学水平,更需要有爱心和耐心。时刻关注学生,鼓励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互动起来,逐步提高学习成绩,最终缩小优等生与学生的差距和比例,从而真正推动全面素责教育。
  • 【发布时间】2021/1/6 12:12:22
  • 【点击频次】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