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谈微课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
【正文】 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全球进入了微时代,微课也已悄无声息的进入了农村小学课堂,它作为传统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以其短小精悍、形象生动的特性在数学课堂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推动着农村小学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如何把微课完美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呢?下面就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什么是微课
“微课”是利用信息技术在几分钟内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教学视频,它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微课有以下特点:
(1)时间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微课”的时长一般为3—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
(2)主题突出: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
(3)经典示范:微课是为了讲清课堂教学中一个学科知识点应运而生的,特别是针对学生学习中的重点以及疑难问题教学都是起着经典示范作用的。
(4)情境化:微课是以生动形象、情境化的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镶嵌在教学中。例如数学童话故事、生活化情境等类型的微课。
二、微课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数学课堂教学内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的小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在课堂中巧妙的运用微课教学,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6、7的分与合》时,我先让学生观看《小猴分桃》的微课小视频,接着问学生:“小猴是这样分的,你会分吗?试一试,再和同桌交流一下分法。”然后再让学生分圆片探索6的分与合。这样的微课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的欲望,还达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学生还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微课作为信息时代的新生事物,能向学生展现更多的数学知识,拓展学生的思维,丰富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内涵。例如在《认识0》的授课中,以微课《我是0》向学生展示生活情境中0的意义、内涵与写法,让学生初步感受0,了解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或起点的含义;并在观察、比较、分析和概括的思维中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也能在书写的示范中知道了0是如何写的,从而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构建高效课堂教学
为了帮助学生克服“形成新的认识结构”的困难,我们在教学时,应当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上下功夫的,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对应用普通教学手段难以讲清楚、甚至无法讲清楚的知识重难点是可以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动态图像生动形象地演示,微课则是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我在教学《容积和容积单位》时,传统的课堂教学是通过量杯的图来进行数学教学分析。然而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理解总是落后一个维度,不能生成深刻印象。这时,我们可以借助微课动画小视频,生动形象地的展示着把物体放入装有水的量杯,然后量杯的水面上升的画面。这样的教学能帮助学生突破认知的困惑,并从中得出结论:水面上升的那部分水的体积就是物体的体积。
对于小学生来说,其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抽象思维较弱。如果应用微课教学就能够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对这些知识更容易理解,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写字母与字母相时为什么乘号能省略,我用一个短小的微课视频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向学生讲述了乘号由“×变●再变没”过程,使学生具体形象理解了这个内容,并突破了这个教学难点。又如《圆柱的体积》就可用微课小视频动态演示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由来,再让学生动手操作学具,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掌握了复杂抽象的计算公式。
3.促进学生的自学能力,为教学做好铺垫与拓展
教学铺垫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解决解题困难的桥梁。“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了一半”,新课导入作为开场白,在数学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利用微课来导入新课是我最近的教学新尝试,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以自己制作的一个《大圣分甘蔗》的微课拉开序幕,故事里孙悟空就把一根甘蔗平均分成了4份,每人一份,猪八戒嫌少不肯要,孙悟空又把一根甘蔗平均分成了8份,每人2份,猪八戒还嫌少,孙悟空再把一根甘蔗平均分成了12份,每人3份,这次猪八戒认为得多了,就满心欢喜的吃甘蔗。当微课播放到这里时,我问学生:“你们觉得猪八戒最后分得的甘蔗真的变多了吗?为什么呢?”以此问题为新课教学埋下了悬念,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高效课堂教学作了的必要的铺垫。
数学教学应要按教学的实际需要,把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结合起来。而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授之以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我在教学《分数连乘与乘除混合运算》时,我制作《分数连乘与乘除混合运算》微课小视频,这个小视频主要是讲述分数连乘与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方法与错例分析。在新授环节结束后我就呈现这个微课小视频,作为刚刚所学内容的补充拓展及运算方法的总结,不仅能很好的巩固新知,预防出错,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数学微课能向学生展现丰富的数学知识,拓展学生的思维。其教学内容除了在课堂中呈现,还可以利用QQ、微信等工具让学生课后再次学习,特别是学困生通过反复观看视频理解困惑的知识点,而优等生则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具有探索性的数学内容以提高自身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学由课堂延伸到课外。
三、微课在教学中的思考
微课教学在数学课堂中有着独天独后的优势,其作用是不容小觑的。但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制作成微课,例如是特别依赖师生互动教学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的教学内容及难度过高的内容都不适合选定为微课的素材,因而微课教学时内容要注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选择与设计,要主要是针对教学中的重难点、困惑点、学习技能或方法、典型习题及其变式题的讲解,这样才能有成效。其次,微课设计可以以辅助性问题为引领,灵活运用恰当的提示语,使问题成为推动学生思考和探究的纽带,成为其他教学环节顺利开展的中心和保证。最后,微课教学并不能完全代替传统课堂中教师的讲授与师生的互动教学,不能盲目跟风,生搬硬套,这样微课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小学数学教学。
微课教学现在还处在探索实践的阶段,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才能进行微课的开发,才能进行微课教学研讨,才能巧妙地将微课教学应用与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结合起来,才能构建高效数学课堂。微课正以全新的姿态把数学课堂变成学生爱学的乐园,以动态的教学让学生的个性在课堂上飞扬。
一、什么是微课
“微课”是利用信息技术在几分钟内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教学视频,它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微课有以下特点:
(1)时间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微课”的时长一般为3—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
(2)主题突出: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
(3)经典示范:微课是为了讲清课堂教学中一个学科知识点应运而生的,特别是针对学生学习中的重点以及疑难问题教学都是起着经典示范作用的。
(4)情境化:微课是以生动形象、情境化的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镶嵌在教学中。例如数学童话故事、生活化情境等类型的微课。
二、微课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数学课堂教学内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的小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在课堂中巧妙的运用微课教学,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6、7的分与合》时,我先让学生观看《小猴分桃》的微课小视频,接着问学生:“小猴是这样分的,你会分吗?试一试,再和同桌交流一下分法。”然后再让学生分圆片探索6的分与合。这样的微课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的欲望,还达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学生还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微课作为信息时代的新生事物,能向学生展现更多的数学知识,拓展学生的思维,丰富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内涵。例如在《认识0》的授课中,以微课《我是0》向学生展示生活情境中0的意义、内涵与写法,让学生初步感受0,了解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或起点的含义;并在观察、比较、分析和概括的思维中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也能在书写的示范中知道了0是如何写的,从而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构建高效课堂教学
为了帮助学生克服“形成新的认识结构”的困难,我们在教学时,应当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上下功夫的,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对应用普通教学手段难以讲清楚、甚至无法讲清楚的知识重难点是可以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动态图像生动形象地演示,微课则是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我在教学《容积和容积单位》时,传统的课堂教学是通过量杯的图来进行数学教学分析。然而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理解总是落后一个维度,不能生成深刻印象。这时,我们可以借助微课动画小视频,生动形象地的展示着把物体放入装有水的量杯,然后量杯的水面上升的画面。这样的教学能帮助学生突破认知的困惑,并从中得出结论:水面上升的那部分水的体积就是物体的体积。
对于小学生来说,其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抽象思维较弱。如果应用微课教学就能够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对这些知识更容易理解,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写字母与字母相时为什么乘号能省略,我用一个短小的微课视频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向学生讲述了乘号由“×变●再变没”过程,使学生具体形象理解了这个内容,并突破了这个教学难点。又如《圆柱的体积》就可用微课小视频动态演示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由来,再让学生动手操作学具,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掌握了复杂抽象的计算公式。
3.促进学生的自学能力,为教学做好铺垫与拓展
教学铺垫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解决解题困难的桥梁。“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了一半”,新课导入作为开场白,在数学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利用微课来导入新课是我最近的教学新尝试,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以自己制作的一个《大圣分甘蔗》的微课拉开序幕,故事里孙悟空就把一根甘蔗平均分成了4份,每人一份,猪八戒嫌少不肯要,孙悟空又把一根甘蔗平均分成了8份,每人2份,猪八戒还嫌少,孙悟空再把一根甘蔗平均分成了12份,每人3份,这次猪八戒认为得多了,就满心欢喜的吃甘蔗。当微课播放到这里时,我问学生:“你们觉得猪八戒最后分得的甘蔗真的变多了吗?为什么呢?”以此问题为新课教学埋下了悬念,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高效课堂教学作了的必要的铺垫。
数学教学应要按教学的实际需要,把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结合起来。而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授之以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我在教学《分数连乘与乘除混合运算》时,我制作《分数连乘与乘除混合运算》微课小视频,这个小视频主要是讲述分数连乘与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方法与错例分析。在新授环节结束后我就呈现这个微课小视频,作为刚刚所学内容的补充拓展及运算方法的总结,不仅能很好的巩固新知,预防出错,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数学微课能向学生展现丰富的数学知识,拓展学生的思维。其教学内容除了在课堂中呈现,还可以利用QQ、微信等工具让学生课后再次学习,特别是学困生通过反复观看视频理解困惑的知识点,而优等生则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具有探索性的数学内容以提高自身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学由课堂延伸到课外。
三、微课在教学中的思考
微课教学在数学课堂中有着独天独后的优势,其作用是不容小觑的。但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制作成微课,例如是特别依赖师生互动教学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的教学内容及难度过高的内容都不适合选定为微课的素材,因而微课教学时内容要注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选择与设计,要主要是针对教学中的重难点、困惑点、学习技能或方法、典型习题及其变式题的讲解,这样才能有成效。其次,微课设计可以以辅助性问题为引领,灵活运用恰当的提示语,使问题成为推动学生思考和探究的纽带,成为其他教学环节顺利开展的中心和保证。最后,微课教学并不能完全代替传统课堂中教师的讲授与师生的互动教学,不能盲目跟风,生搬硬套,这样微课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小学数学教学。
微课教学现在还处在探索实践的阶段,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才能进行微课的开发,才能进行微课教学研讨,才能巧妙地将微课教学应用与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结合起来,才能构建高效数学课堂。微课正以全新的姿态把数学课堂变成学生爱学的乐园,以动态的教学让学生的个性在课堂上飞扬。
- 【发布时间】2021/1/6 12:30:11
- 【点击频次】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