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作者】 许彩霞

【机构】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河西乡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在多年的教学中,我对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真正的语文高效课堂是精彩纷呈的,是师生的共同进步,是知识和素养的共同提高。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前提下,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实现高效多元化互动。老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调控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学生服务,教师起穿针引线的作用。要想构建高效课堂,让学生学习情绪高、想学爱学,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实现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造适合本学科的高效课堂呢?现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做好课前工作,实现游刃有余的教学
  深入钻研文本。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中所说的“文本”指的就是教材,即课文。课文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隐藏在课文之中。在现代化技术越来越丰富的今天,许多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制作课件等教学辅助手段上,而文本被抛在了一边,上课前才匆匆地拿出教学参考书看一下,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文质兼美,意蕴深远。作为语文老师,首当应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静心凝神地加以研读。教师只有做到吃透文本,方可引导学生正确解读文本,正确引导学生,主观能动地“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
  精心设计教案。教案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是达成教学目标的主要载体,高效课堂的实现无疑离不开高质量的教案。一份高质量的语文教案首先要简洁。崔峦说:“语文教学一定要删繁就简,要返朴归真,简单实用,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做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什么叫简单?简单不是草率,不是省事,而是要改变繁琐的、或面面俱到的分析、或离开课文语言挖掘人文内涵的教学套路,突出语言的理解、积累与运用,来构建简约、实用的阅读教学。”纵观许多特级教师的优秀课例,他们无一不是遵循这样的原则,根据文本,结合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实现了老师在简单中教,学生在快乐中学的教学境界。
  二、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实现课堂效率的提升 
  每一堂课都有不同的教学任务,不同的目标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设备的变化,灵活地改变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方法很多,我们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采用讨论法、谈话法、自主探究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课堂提问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催化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使学生都能调动起来。教师运用恰当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学起来就有兴趣,容易接受,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也能提高课堂效率。多媒体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已经演变成课堂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运用视频、图片和音效等手段丰富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可以将枯燥的教学知识生动、形象和直接地展示在学生的面前。同时,多媒体这一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引发学生的思考,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成功地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例如,我在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教学内容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就运用多媒体来开展课堂教学。首先,教师播放相关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到身临其境,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相关的图片,将文章中的相关内容生动、形象和直接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加全面的掌握,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加强课堂互动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实现教与学的过程。缺少教学互动,大部分学生处于弱势方,被动接受知识。高效课堂的构建是教师与学生互学互长的过程。通过课堂互动可以落实学生主体性,教师只起辅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作用。只有让学生自己想自己做,才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迸发自由的火花,才能让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生动起来。兴趣才是成功的奠基石,只有有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干好一件事情。那么,我们该如何改变学生被动学习语文的状态呢?想让学生愿意学,乐意学,着急学习语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十分肯定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这给我们语文教学活动提供良好的启示。可以肯定的是,一旦学生有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就会主动的去学习,去讨论,去交流,而学生的这种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又可以反过来促进我们语文高效课堂的形成。这种相互促进,相互增长的学习氛围,必然会对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我在日常语文教学中,从学生入校开始就要求学生写日记,并且要求学生写日记要始终如一的坚持写。目的就是让学生从写作中去体会,发现学习语文的乐趣,从而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  
  四、巧妙布置作业
  选择什么样的时机布置作业看似无关紧要,但如果运用得好也可收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常规的作业布置一般都是放在一节课快要下课或下课铃响了之后。不宜使学生形成优势兴奋,反而容易引起学生反感。何不把作业布置时间放在上课或课中呢?先布置作业再授课。首先给学生一个明确的信号――这是我要认真听的,否则作业就完成不了。当教师说到有关内容时,学生往往会听得非常认真。因此完成作业也就相对容易些。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作业应因人而异,分层设计,使每个学生都能受益。对分层作业的评价也不应建立在同一水平线上,而是在各自的基础上有所进步,都应给予积极的评价。这样让大部分学生都能尝到作业的甜头,时间长了,就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情绪,形成作业上的良性循环。
  总之,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兴趣是让学生逐步具有初步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构建语文高效课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提高备课实效,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加强师生合作教学,进而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感,打造语文高效课堂。
  • 【发布时间】2021/1/6 12:34:14
  • 【点击频次】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