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小学数学阅读指导中比较法的运用策略解析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 阅读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学生通过阅读,才能了解到课本中所讲的内容。在小学数学阅读中,教师也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指导策略,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和水平。不仅如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要融入比较法,充分发挥比较法在小学数学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和价值,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和指导。基于此,文章将提出几点小学数学阅读指导中比较法的运用策略,为教学提供助力和支持。
【关键词】 小学数学;阅读指导;比较法;运用策略
数学具有逻辑性,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理解力,这样才能有效的掌握具体的内容。但是,通过详细分析当前的教学现状,我们可以发现,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同时,还有一些学生对学习数学知识并没有表现出较强的热情,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数学阅读和学习积极性也很难被有效调动起来,最终的教学效果也并不好。那么,为了克服上述难题,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阅读指导中融入比较法,强化教学的实际效果。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合理巧妙地运用比较法,发挥比较法的价值和作用。
一、当前小学数学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阅读缺乏积极性,学习存在片面性
在数学学习中,一些小学生可能将数学学习的侧重点放在解题方面,对待数学阅读并不重视,这也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后果。比如,一些学生可以有效的解决计算题目,但是对于一些比较拗口的数学应用题,他们可能反复阅读多遍也很难理解应用题的意思,学生根本无法正确理解题意,这样学生很难实现全面学习和发展。
2.教师不能合理灵活运用比较法,造成阅读指导效果低下
当前,虽然一些小学数学教师创新了阅读指导方法,同时,也认识到了比较法在阅读指导中的重要作用,但是一些教师并没有合理灵活的应用这种模式,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课堂教学的时间,同时,这也很难增强阅读教学的实际效果,不利于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有效提升,学生也很难养成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对有效学习。
二、小学数学阅读指导中比较法的运用策略
1.数学阅读指导与生活有机结合,实现比较阅读生活化
在新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中心,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教育,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数学知识中的奥秘。比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相关内容十分重要,需要学生重点学习和掌握。那么,为了提高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教师可以在实际教学中融入多媒体模式,提高教学的开放性和高效性,那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放映相关的内容,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比如,同学们,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发现许多事物与数学知识相关,那么,在生活中,你们能发现哪些图形满足轴对称图形的性质?通过提出这一问题,学生的思维会变得更加开阔和灵活,也会思考教师提出的数学问题。这时,学生由于是刚开始接触这一部分的内容,还不能理解具体的内容,这时,教师可以继续提问:什么是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关于这些内容,你们有哪些不理解的内容?我们应该怎样借助生活中的一些图形来理解相关的问题?与此同时,学生还能有效的将比较内容应用在生活中,发现与之相关的一些问题,这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水平。
2.引导学生阅读与实践,强化学生数学技巧
在小学数学阅读教学中,阅读并不仅仅限于让学生用嘴巴读出来和眼睛看出来,同时,也需要必要的实践,通过开展相应的实践,学生地思路也会获得开拓。不仅如此,一些数学实践活动也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能够有效的满足一些学生的探索欲望。在采取比较法教学时,学生在解决完相关的内容后,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正确答案,学生需要将自己的答案与正确答案做对比,通过这种方式来强化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比如,在教学小学数学“加法与减法”内容时,教师可以采取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引入教学,鼓励学生通过比较阅读来分析相关的问题,例如,小白兔吃胡萝卜,教师可以创设这一情境,要求学生找到被小白兔吃的胡萝卜与剩下的胡萝卜之间的关系,然后引入加法与减法的概念,让学生在具体的加减法比较中,掌握加减法的不同内涵,这样学生可以更加有效的学习相关的数学知识,学生的阅读和实践能力也能获得较高提升。
3.加强师生互动交流,提高比较阅读教学质量
数学虽然属于理科范畴,但是也具有较强的语言性,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仅仅抓住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数学阅读活动,以此来锻炼自身的阅读能力。此外,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所不同,基于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之间加强交流,教师也要积极加入其中,借助一些数学语言来弥补小学生的数学阅读空缺,还要包含一些数学符号或者图形,这样可以让学生在阅读和交流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学生还可以在具体的阅读中深入地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和内容,对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水平的提升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再者,在数学阅读指导中,通过比较法的融入,还能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分析、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高效发挥比较法在数学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和价值。
结束语:数学教学中,比较法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阅读数学知识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阅读指导中科学的应用比较法,强化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苏兴进.小学数学阅读指导中比较法的运用策略解析[J].新课程导学,2020(17):49.
[2]张婷婷.小学数学阅读指导中比较法的运用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6(14):39.
[3]谭红民. 小学数学阅读指导中比较法的运用策略解析[J]. 读与写(上,下旬), 2019, 016(019):145.
[4]陈耀明. 略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比较法的运用[J]. 考试周刊, 2018, 000(030):75.
【关键词】 小学数学;阅读指导;比较法;运用策略
数学具有逻辑性,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理解力,这样才能有效的掌握具体的内容。但是,通过详细分析当前的教学现状,我们可以发现,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同时,还有一些学生对学习数学知识并没有表现出较强的热情,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数学阅读和学习积极性也很难被有效调动起来,最终的教学效果也并不好。那么,为了克服上述难题,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阅读指导中融入比较法,强化教学的实际效果。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合理巧妙地运用比较法,发挥比较法的价值和作用。
一、当前小学数学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阅读缺乏积极性,学习存在片面性
在数学学习中,一些小学生可能将数学学习的侧重点放在解题方面,对待数学阅读并不重视,这也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后果。比如,一些学生可以有效的解决计算题目,但是对于一些比较拗口的数学应用题,他们可能反复阅读多遍也很难理解应用题的意思,学生根本无法正确理解题意,这样学生很难实现全面学习和发展。
2.教师不能合理灵活运用比较法,造成阅读指导效果低下
当前,虽然一些小学数学教师创新了阅读指导方法,同时,也认识到了比较法在阅读指导中的重要作用,但是一些教师并没有合理灵活的应用这种模式,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课堂教学的时间,同时,这也很难增强阅读教学的实际效果,不利于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有效提升,学生也很难养成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对有效学习。
二、小学数学阅读指导中比较法的运用策略
1.数学阅读指导与生活有机结合,实现比较阅读生活化
在新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中心,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教育,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数学知识中的奥秘。比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相关内容十分重要,需要学生重点学习和掌握。那么,为了提高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教师可以在实际教学中融入多媒体模式,提高教学的开放性和高效性,那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放映相关的内容,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比如,同学们,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发现许多事物与数学知识相关,那么,在生活中,你们能发现哪些图形满足轴对称图形的性质?通过提出这一问题,学生的思维会变得更加开阔和灵活,也会思考教师提出的数学问题。这时,学生由于是刚开始接触这一部分的内容,还不能理解具体的内容,这时,教师可以继续提问:什么是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关于这些内容,你们有哪些不理解的内容?我们应该怎样借助生活中的一些图形来理解相关的问题?与此同时,学生还能有效的将比较内容应用在生活中,发现与之相关的一些问题,这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水平。
2.引导学生阅读与实践,强化学生数学技巧
在小学数学阅读教学中,阅读并不仅仅限于让学生用嘴巴读出来和眼睛看出来,同时,也需要必要的实践,通过开展相应的实践,学生地思路也会获得开拓。不仅如此,一些数学实践活动也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能够有效的满足一些学生的探索欲望。在采取比较法教学时,学生在解决完相关的内容后,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正确答案,学生需要将自己的答案与正确答案做对比,通过这种方式来强化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比如,在教学小学数学“加法与减法”内容时,教师可以采取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引入教学,鼓励学生通过比较阅读来分析相关的问题,例如,小白兔吃胡萝卜,教师可以创设这一情境,要求学生找到被小白兔吃的胡萝卜与剩下的胡萝卜之间的关系,然后引入加法与减法的概念,让学生在具体的加减法比较中,掌握加减法的不同内涵,这样学生可以更加有效的学习相关的数学知识,学生的阅读和实践能力也能获得较高提升。
3.加强师生互动交流,提高比较阅读教学质量
数学虽然属于理科范畴,但是也具有较强的语言性,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仅仅抓住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数学阅读活动,以此来锻炼自身的阅读能力。此外,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所不同,基于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之间加强交流,教师也要积极加入其中,借助一些数学语言来弥补小学生的数学阅读空缺,还要包含一些数学符号或者图形,这样可以让学生在阅读和交流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学生还可以在具体的阅读中深入地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和内容,对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水平的提升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再者,在数学阅读指导中,通过比较法的融入,还能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分析、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高效发挥比较法在数学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和价值。
结束语:数学教学中,比较法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阅读数学知识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阅读指导中科学的应用比较法,强化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苏兴进.小学数学阅读指导中比较法的运用策略解析[J].新课程导学,2020(17):49.
[2]张婷婷.小学数学阅读指导中比较法的运用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6(14):39.
[3]谭红民. 小学数学阅读指导中比较法的运用策略解析[J]. 读与写(上,下旬), 2019, 016(019):145.
[4]陈耀明. 略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比较法的运用[J]. 考试周刊, 2018, 000(030):75.
- 【发布时间】2021/1/6 12:34:52
- 【点击频次】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