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倾听孩子 共同成长

 

【作者】 李润莲

【机构】 广西贺州市平桂区第一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倾听是儿童感知和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对幼儿语言学习的发展来说,倾听是不可缺少的一种行为能。要想了解幼儿的个性和真实想法、捕捉到来自幼儿的信息,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让幼儿产生信任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实现心灵与心灵的沟通,最好的方式就是倾听。
  【关键词】 倾听;表达;兴趣;共同成长

  一位伟人曾经说过:“喜欢倾听的民族是一个智慧的民族。”而作为一个幼儿教师的我借此想说:“喜欢倾听的教师是一个智慧的教师。”孩子的心灵是一张未曾下笔染墨的生宣,怎样让这张生宣充满诗情画意,让它充实饱满,我认为首先要学会倾听他们,这样才能更好地伴随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那么我们要如何去倾听孩子呢,作为一个年轻的幼儿教师的我,我自知自己的教学经验还不足,我就就我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粗略的浅谈一下我的一些看法:
  一、运用多种形式激起幼儿乐于听、喜欢听的兴趣
  幼儿对某种活动产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是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前提。经过观察,幼儿对美的、有趣的一些故事、童话、儿歌、美的音乐、美的画面欣赏时,绝大多数幼儿倾听,注视的时间较长,于是我努力做到:
  1.精选教材,选择一些符合幼儿特点,情节有趣,意境优美,语言浅显易懂的作品作为欣赏教材。如散文诗《绿色的和灰色的》、《落叶》、童话故事《鼹鼠的皮鞋》等,这些作品意境优美,语言富有童趣,很容易吸引孩子。
  2.为了更恰如其分地表现文学作品的内容,使幼儿产生更想听的愿望,我尽可能地根据作品的特点情节,选择合适的音乐,配上朗诵,讲述。如在教诗歌《秋叶》,散文诗《小树叶》时我配上了优美富有诗意的钢琴曲《秋日的私语》,幼儿在这种气氛之下往往会非常投入地听,不知不觉地进入作品之中。
  3.为了使幼儿不出现听了一遍就不想听的现象,我还运用配画的形式来引起幼儿倾听的兴趣,为一首优美的作品配上一幅色彩鲜艳,构思巧妙的图画,既能帮助幼儿边看边听加深对作品的理解,还能引起幼儿无限的想像。同时,我在讲述或朗诵时,运用语言,语调,语态用声情并茂的语言氛围来感染孩子,使他们乐于听。
  4.其次是运用游戏的方法让幼儿乐意听,喜欢听,游戏是幼儿所喜爱的,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的活动,他们在游戏时都较投入,以游戏的口吻和幼儿说话,幼儿也容易接受。如我在开展“听话传话”的游戏时,要求幼儿集中注意倾听一句话或几名话,然后将话传给别人,以培养他们理解语言内容,把握重要语言信息的能力。幼儿在游戏中都表现为喜欢听也乐意听,能积极地把话传给别人。
  二、运用生动的直观形象,让幼儿“听得懂”
  在入园初期,幼儿注意力极不稳定,易分散,有的幼儿对一些普通话听不懂,有的幼儿不理解语义,内容,对语音语调的感知能力也较差,从而影响了幼儿的倾听。所以,在刚开始,我非常注意运用生动的直观形象。首先语言生动,特别注重说话的轻、重、快、慢,并做一些适当的夸张。其次是做一些形象动作帮助幼儿理解,对小动物的一些动作,我往往是一边说,一边跳,这样幼儿就能够注意听。再次是运用教具,如听儿歌时幼儿听了几遍就会不想听,这时可让幼儿一边看木偶表演一边倾听,幼儿还是较乐意听,并容易懂得。
  三、培养幼儿善于倾听的能力
  1.在平时观察中,幼儿集中注意听别人说话的习惯较差,故在平时我要求幼儿认真倾听同伴或他人说话,做到有始有终,不随意打断别人,并能对别人的讲述作出评价,以检查听的任务完成的如何,在别人讲故事或朗诵诗歌时,要安静专注地听,要听明白故事或诗歌里说的事,并简述出来。要使幼儿善于倾听,作为教师要乐于听,给幼儿一种示范榜样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每当幼儿讲述时,我通过手势或其他体态语言来表示浓厚的听的兴趣,以此感染幼儿。
  2.为了培养幼儿的善于倾听,我还经常利用有趣的童话故事,儿歌,突出让幼儿听不同的声音,听人物,动物的对话。如小兔清脆的声音,大灰狼凶狠的话语,小猫缓慢好听的声音,小狗急躁,快速的语调,老人和小孩说话的不同声音,语调,还有大自然中风声、雨声、雷鸣、闪电的声音,让幼儿分辨不同声音。教学中常向幼儿提出与内容有关的问题,促使幼儿不仅要注意听讲,而且更要注意听讲些什么。如让幼儿听故事《小羊和狼》,不仅要幼儿听各种动物不同的语调,小羊害怕的声音,大灰狼凶狠的话语,大象粗重缓慢的语调……而且要求小朋友听听故事里哪几个小动物帮助了小羊,又是如何帮助小羊的?以此让幼儿掌握听故事的内容,逐步培养幼儿善于倾听的技能。  
  3.精心设计提问来提高幼儿善于倾听的能力。在教育中我不急于求成,而是给幼儿充分听的机会,让他们听出眉目来,如在欣赏诗《小树叶》时,我反复让幼儿听了四次,让幼儿充分地、整体地感受诗歌中的语言美,激发听赏兴趣,然后借助探索性和启发性的提问,例如,a、假如让你听着这首诗画一幅美丽的图画,你的画里会有些什么?b、这首诗里的我是谁?c、这片小树叶长在哪里呢?为什么?d、风来告诉小树叶一件什么事?于是小树叶就怎么做了?再启发幼儿围绕诗歌来提出不懂的问题,如有的问出了“随风”是什么意思等,这样引导幼儿一步步地思考、想象、理解,让幼儿充分领会作品含义,了解听赏水平,从而提高听的水平。
  最后运用陶行知先生的话:“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我想这正是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将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倾听孩子们最深处的心声,我将用一片真爱去呵护着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 【发布时间】2021/1/7 13:58:29
  • 【点击频次】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