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活动课让学生找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作者】 朱贵军

【机构】 湖北省丹江口市凉水河镇油坊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数学课外活动是学校数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明确指出:开展数学课外小组活动,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与创造精神。如何利用校本课程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是我们要研究的问题。如何通过数学课和数学活动课让学生获得更多和数学有关的知识?希望我的做法能让同学们有一定的收获,丰富数学知识,提升学生数学幸福感。
  【关键词】 思维导图;魔方;思维训练题

  如何让学生爱上数学?如何让学生在生活中巧用数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幸福感?这是我常常思考的问题。本学期学校开设了数学活动课,我设计了一些环节来和学生们共同学习数学,努力让孩子们爱上数学。下面我来谈一下我在本学期数学教学工作中的做法。
  一、 巧用思维导图,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结构
  小学数学复习课大都遵循“知识点整理—题型练习—教师点评”的教学模式,存在着忽视学生主体地位、题海战术等问题。思维导图作为一种高效思维工具,能在复习课上帮助学生主动建构单元知识结构,提高学习效率。在每个单元结束时候的整理复习这个环节,我会让学生利用周末时间,根据自己对本单元的掌握,绘制一张思维导图,在复习课中利用自己制作的思维导图辅助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利用“思维导图”在学生脑海中对学过的知识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网络体系,理清知识间的联系,可以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与数学的方法解决复习中的数学问题,从而进行更深一步的查漏补缺,把复习课的课堂还给学生,可以提高复习效率,收到很好的效果。避免枯燥无味的数学作业,并在课程结束后,评选出制作认真的思维导图作业张贴在班级后面的数学园地里。这样做既起到了复习的作用,也让孩子们从制作思维导图中收获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 开设魔方大赛,让学生培养数学幸福感
  开学以来,我利用数学活动课对学生进行魔方的教学。为了体现出活动课,我在暑假里已经提前布置孩子们可以提前练习,并提供了魔方小站的视频地址在班级群里供大家参考。在开学来时有一个同学已经能够很快的完成6个面的旋转。当他在新学期第一次数学活动课上在全班向同学们展示的时候,班里的同学那种羡慕的眼光让我觉得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于是我利用小组教学的形式,从转一个十字开始,先教组长,教比较简单的,然后组长去组里进行教学,在班级的前后墙面上,都张贴了彩色版的魔方教学纸。课堂开始,我先带孩子们观看魔方小站的相应教学视频,这时候班级里都是鸦雀无声的,每一个孩子都认真的看着,有的甚至跑到讲台前面蹲在地上看。就这样一点一点,以一个人带动全组、全班;从一个面到两个,三个到最后完整的6个面。每一次数学活动课,我刚走进教室,就能看到全班同学端正的做好,拿着自己的魔方,安静的等着我的到来。有几个特别好学的孩子,专门建立了一个小的QQ群,每天晚上在作业之余把自己遇到的魔方问题拍成小视频发给我,我在线给学生们指导。在学期结束的时候,我们班有26个同学能够在2分钟内转完6个面。全班都学至少都能够转1个面。看着孩子们在年级魔方比赛中取得好成绩,从魔方的学习中获得数学幸福感,这是作为一个数学老师让孩子从枯燥的学习中寻找快乐的原动力。
  三、 穿插数学游戏,增加学生学习原动力
  偶尔我在看到一本《数学思维1200例》的书,买回来看了一下觉得让孩子通过做这种思维训练的题目一来可以缓解一下学习的压力,二来可以当游戏来放松一下,我就推荐给了孩子们 ,因为班级群里有每日读书的习惯,我就建议孩子们,每次做的了题目或者是自己觉得有意思的题目可以分享到群里。一开始只有2个孩子坚持每天发点题目,把自己做的拍到群里;还有的孩子直接用发语音的方式,不仅把题目完成了,还配合了自己的讲解和分析,有的时候还会有同学直接参与到里面,说出自己不同的见解。这种学习氛围是积极向上的。有一个平时成绩不是很好的孩子非常的积极,每天都会利用中午休息的时间发1-2道题目,当同学们对他提出更合理的方式的时候,他都会谢谢大家。这样既对他是一个兴趣的提高,也是一个自信心的锻炼,他的数学成绩也有稳步的提升。
  从教书本到教孩子用数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当孩子爱上数学后,数学就是他的朋友,能在孩子们学习的道路上留下一点点开心的回忆是我最幸福的事情。
  参考文献:
  [1]王加元;陈燕;;思维导图在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举隅[J];物理教学探讨;2012年02期
  [2]《新课程(下)》2014年第09期 作者:温金燕
  • 【发布时间】2021/1/7 13:59:10
  • 【点击频次】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