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 钟智旭

【机构】 广西合浦县白沙镇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与学的过程变成师生间参与“情境、活动、体验、探究”的互动过程。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而且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从而全面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 情境教学;小学数学;有效;运用

  一、提高教师问题情境创设的意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知识背景和认知发展水平,创设问题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教师的问题情境意识主要有三个途径:一是自主学习。教师通过阅读小学数学教育方面的书籍和网络查询相关资料,提高其情境意识。二是组织研讨交流。可以是集体备课、教学反思、专题研讨等方式,目标就是上好每一节数学课。三是培训学习。参加校本和镇区市组织的各种培训以及网络远程教学,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情境意识的一个有效途径。
  二、合理选择情境创设的途径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还停留在形象思维的阶段。面对数学知识的抽象化特点,引导学生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例如,小学生在学习空间和图形的内容时,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深入的探究,并且采用动手操作的形式来实现问题情境的创设工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深刻的理解知识点的内容。另外,在进行问题情境创设的过程中,应该将教学的内容与实际的生活情况相结合,利用身边的事物来进行创设情境的建立,以便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加强游戏情景的创设
  将游戏与小学数学教学进行有效结合,是满足小学生数学学习需求的重要实践。游戏对小学生来讲是极具有吸引力的,利用游戏的开展对数学知识进行传递,可以使全体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利用不同的游戏,寓教于乐,引导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完,实现小学数学的改革。
  加强游戏情景的创设,就需要教师对小学数学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学生的游戏偏好。教师可以在课前利用语言为学生创设一种紧张的氛围,使竞争的情景得到有效的创设。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使对比的小组相对而坐,创设一种如临大敌的情景。每一次小组竞赛共有10道题目,小组合作完成,在规定时间内正确完成数量最多的小组获胜。在这样的游戏情景中,小学数学教学效率会得到大幅度提高,有利于小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
  四、启迪学生深层思考
  有效的数学情境应该成为使学生更快、更全面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助推器,“数学味”应浓于“生活味”。在中心校组织的集体教研时,我们认为分为两个层次:一是自然活泼的情境;二是散发着浓郁数学味。数学情境的有效性始终离不开学生思维的发展,情境创设必须以思维为核心及时实现数学化。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之前首先要把握好教材的意图和本质,然后还要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需要创设情境,应该创设怎样的情境,对情境的呈现时机、形式和内容进行加工。
  五、增强学生们的动手能力
  新课改后的素质教育对学生们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同时具有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在小学数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能够仅仅让学生们在课堂下被动地接受知识,还需要引导学生们进行实际操作,从而增强学生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只有督促学生们进行实践,才能真正把课堂上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融入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以长度单位的学习一课为例,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能够仅仅向学生举例课本上的例子,其他一带而过,相反,需要发挥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可以为学生们发放距离测量工具,让学生们测量自己身边的物品,对于一些体积较大的物品,例如课桌、讲台等,可以让学生们进行合作测量,在增强学生们合作能力与动手能力的同时,能够有效加强教学效果与学生们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
  总之,有效的数学情境是数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有机结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能使学生学到数学知识,还能使体现出数学思想和精神,从而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提升生命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高.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6(4).
  [2]《数学课程标准》 人民教育出版社
  [3]张虎生.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的情景创设[J].科技资讯,2020
  [4] 高幼珍.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 【发布时间】2021/1/7 14:08:51
  • 【点击频次】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