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作者】 王洪英

【机构】 四川省西昌市马道镇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它不仅关系到学生的考试成绩,也是其他学科开展的重要保障。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特殊的学习方式,是学习的革命性改变,对教育观的更新有着极大作用。探究性学习需要关注学生的自主性及探索性,在生活中寻找合适的探究专题,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科学研究,通过亲身实践来得到学习经验。本文通过分析小学语文中探究性学习的意义,提出了探究性学习的实施方法供参考。
  【关键词】 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实践创新

  探究性学习的最重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养成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体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形成良好的科学思想及科学规范,帮助学生尽早体验与他人合作,并分享成果的喜悦感。毫不夸张的说,探究性学习是学习指导的升华及拓展,值得每位小学语文教师学习和应用。
  一、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不同于传统的教授型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能够为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改变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从而得到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明确学生在小学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并不是单纯的师生关系,准确的说应该是引导者与参与主体的关系,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听从教师的安排,而是更加主动的进行探究与学习,做学习的主人。
  2.有利于落实素质教育
  探究性学习所注重的是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这恰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探究性学习的开展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适应社会进步,以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毫不夸张的说,探究性学习是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不断进行尝试,最终提升自我。
  二、小学语文语文探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
  1.善用问题式探究学习
  提出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前提,因为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思维活动会有明显提升,毫不夸张的说探究问题提出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探究性学习是否能够有效展开,选准探究问题,需要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但问题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够有强大的学习兴趣,从而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精神饱满,充满求知欲望。探究性学习对学生的生活感受十分重视,鼓励教学中从学生的亲身经历出发,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探究问题,从而感受生活及语文学习的魅力。例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画杨桃》一课中,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在生活中所见到的杨桃是什么形状,让学生联想到生活中的常见水果,通过这样的问题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联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问题阐述完之后,教师需要从课本知识着手,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个物体,所看见的内容是不一样的,在学生产生极大学习兴趣的过程中阐述道理,更容易接受。
  2.关注学生综合探究能力培养
  探究式学习本就是综合性的学习项目,需要探究者能够具备强大的分析能力及编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培养综合探究能力。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把握好自身定位,不再强调解答问题的职能,而是以引导者的姿态,通过耐心的观察,让学生能够自主探究,以提升学生的综合探究能力。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一夜的工作》一课中,培养学生的综合探究能力,首先应帮助学生具备文献检索及资料收集的能力,在讲解到周总理的生平事迹时,可以让学生先从网络上搜集周总理的名人轶事,以丰富学生的见闻。教师在帮助学生筛选材料时,也应当组织学生对材料进行阅读与讨论,由教师进行讲解与引导,帮助学生选取最合适的素材,从素材收集到筛选整理,这一过程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提升综合探究能力。
  3.关注学生的整体性及差异性
  探究性学习是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在真正开展时需要注重学生的整体性以及个体优势的差异性。小组内每位学生都有各自的特长,同时也要依靠组内每位成员共同协作,才能完成探究性学习,所以在探究过程中教师需要对个人特长及小组整体进行协调。认真细致的学生,可以执行文献检索的任务,思维活跃的学生可以进行头脑风暴,而写作能力优秀的学生则进行成果写作。通过这样的分工,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发挥每位学生的最大价值。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一课中,在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每个特长领域的学生各司其职,很快便能够形成完整的探究材料,从文献及背景收集入手,形成完整的文章分析架构,再加上系统性的整理,能够让整个探究性学习效率更高。当每位学生的优势得到最大化发展,那么探究性学习的团队整体也将得到提高,所以在探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整体性差异性。
  总而言之,探究性学习是教学改革的必然途径,需要通过语文教师不断的探索来完善和丰富探究性学习方式,在确保学生主体地位得到凸显的同时,关注每位学生综合探究能力的培养,协调团队整体及各人所长,最终实现高效的小学语文探究式学习。
  参考文献:
  [1]杨宝山,李亦非,孙福万,王晶.基于探究学习的课程改革[J].现代教育科学.2002(12)
  [2]张德银.“探究性学习”中教师的作用[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2(01)
  • 【发布时间】2021/1/7 17:25:29
  • 【点击频次】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