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生本教育视阈下初中语文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作者】 肖昌耀

【机构】 贵州省兴义市敬南镇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教师应运用生本教育视阈营造教学课堂环境,即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每一个教学环节都以学生的特点为依据进行设置,最大程度的使学生获得学习思考的解放。但是,“生本教育”只是个概念,我们还要拟出有效的教学方式来驱动这一概念。因此,需要研究“问题情境创设”来凸显“生本教育”的理念。
  【关键词】 生本教育;视阈;初中语文;问题情境创设

  课堂是教师、学生构成教、学关系的主要基地,它的创设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教育成败的关键区。传统的课堂,以“师本教育”的理念统筹全局,以教师的教为中心点,学生围坐教师的周围,鸦雀无声地听,这就使得教育放弃了对学生个体的打量,学生的思维方式趋向一致,没有个性。为了改变这种现象,郭思乐教授提出了“生本教育”的观点,其特点是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课堂上的一切活动都依据学生的认知、生理及心理特点安排、进行。将学生看做课堂教学活动生成的”中心轴”,中心轴的转动将引发课堂整体的变动。在生本教育视國下,许多教师进行了课堂问题情境的创设,以问题作为引导学生的主线,使学生进入一种情境中,并被情境带动,进行自主的思考学习。当然,问题情境并不是平面化的,如传统课堂提问那样将问题直接呈现岀来,问题情境创设的实质是揭示事物的矛盾,或动摇主体的认知结构,使其失去平衡,唤起思维,引起内心的冲突,使学生成为问题的自主探索者,个体化地参与到学习中。可以说,在生本教育视阀下,初中语文问题情境创设呈现出一种新的风尚,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这里,我们主要从导入、教学过程、结论三个环节人手,研究生本教育理念下问题情境的创设。
  一、生本教育视阈下导入环节的问题情境创设
  如果凭借课堂的特点为课堂下定义,我们可以说,课堂是对连环的一个个问题进行破解的教学平台。教学课堂问题丛生,对这些问题的解决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发生联系,这种联系就是教学。从问题的发现到问题的分析、解决,再到由一个问题引出另一个问题,这构成了完整的教学过程,引发许多教师对问题情境创设的思考、引用。问题有时候是抽象的,会将学生引入更大的谜团中,但是问题情境的创设是将问题用情境呈现的方式向学生提出,充满立体画面感,容易被学生感悟,利于学生对其深刻的分析。例如,有些教师喜欢用问题导入新课,将问题限定在概念化的文字层面,这很容易使学生茫然不知所措。所以,教师要遵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在生本教育视阈下,让学生成为教学主体,寻求学生易于接受的问题导入方式进行问题情境创设。用情境的方式,让学生深刻地感知问题,唤醒学生对问题的追溯兴趣。
  例如,在导入鲁迅《故乡》一课的时候,教师便可融入生本教育理念,以学生的生活经验或体验为依据进行问题情境创设,让学生从自身的生活场景出发,获得对作者笔下的故乡以及故乡伙伴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这样导入:“故乡有时候是一个让人恨、又让人爱的地方,每个人都有故乡,或至今都生活在故乡。故乡的每一条河流、每一棵树下,每一片草地可能都记载着我与小伙伴们的故事,这故事有愉快的也有不愉快的,但只要想起来,还会使我们陷入久久的沉思。同学们,当我说到这里的时候,你的脑海中所呈现的关于故乡的画面是什么?可以与大家一起分享。”这一提问并不是单纯的提问,而是被纳入情境中且又与学生主体生活息息相关的提问,富含生本教育理念的内涵,体现了对学生个体的关怀。学生由这种充满画面感的问题切入,穿过记忆的丛林,陷入某个与故乡相关的场景的回忆中,然后用美好的语言表达出来,分享给大家。当学生达到诉说故乡的高潮时,教师要巧妙地将学生的目光引入到文本:“大家想知道鲁迅脑海中呈现的故乡的模样吗?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鲁迅的故乡。”
  二、生本教育视阈下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对文本的深刻挖掘,有时候是凭借对一个个环环相扣的问题的破解实现的。可以说,教学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但学生对问题的解决有一个必要的条件,即对问题的清楚理解。只有在理解问题的基础上,才能有效解决问题。可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中教师常常拿遍布术语的题目来要求学生解答,学生有时候对概念化的问题缺乏一定的领悟,导致其解答效果常常不尽如人意。有些问题需要教师启发引导,但在启发引导的方式上教师多以语言的描述为主,这使得学生常常陷入语言的泥沼,不能对问题有明确的理解。因此,这里提到问题情境创设,即以情境的方式来展现问题,使问题立体化。教师在对学生的启发引导过程中,也要以情境创设的方式进行,让学生看到问题的演变方式,以一种空间性的视阈来认识问题,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有效开展问题情境创设的同时,教师还要融入生本教育理念,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包括问题的设置、问题情境创设内容的选用等。在启发引导过程中,教师所用的问题情境素材要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能力为设置依据。
  以鲁迅的《故乡》为例,这篇小说为我们呈现了记忆中的故乡与现实中的故乡两种画面,在这两种画面中,包含着作者对故乡物非人非的感叹,尤其是对闰土的前后描写,更体现出作者无法排解的惆怅。可以说,比较,是通向这篇小说主题的一个途径。所以,教师可将教学过程的展开围绕前后对比进行。教师可以这样设置问题:“作者记忆中故乡的闰土与现实中故乡的闰土,在外貌、语言、动作上,前后表现出了极大的差别。作者就是通过对人物前后的差别对比,实现了对记忆中故乡与现实中故乡的对比,引发读者对变化深层原因的追寻。为了充分了解闰土前后的变化,同学们可以将闰土表演出来。”为了将闰土准确地演出来,学生进行了细致地阅读,并列出表格,将闰土前后的动作、性格、外貌、语言都做了对比。面对现实故乡中的
  闰土,学生们不禁唏嘘。通过表演,激发学生对文本的情感领悟,这利于他们有效地解读文本。然后教师再让学生回答:“闰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纷纷回答:“更加具有奴性了,有阶级观念,迂腐、愚昧,地地道道的封建农民形象。”这些回答推进教师提出新的问题:“闰土发生巨大变化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在这里,教师可以进行问题情境创设,启发引导学生:“小说有它的时代背景,而这时代背景是致使事件发生的温床”,然后,继续以场景化的语言描述小说的时代背景,引发学生将小说主题与时代背景联系起来。
  三、生本教育视阈下总结环节的问题情境创设
  对于教学来说,总结环节也很重要。但总结并不是止于对教学内容的一个总结,总结更重要的是由教学内容延伸出去,使学生看到课本之外的东西。但如何延伸呢?教师常用的方法是提出问题,并带动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谈及生活与之相关的内容。换言之,就是用问题带动学生,将课本与生活做一次连接。但是,有时候学生并不能通过文字化的问题描述获得将课本延伸到生活的灵感,这就需要教师以问题情境创设的方式引导学生看到文本中的描述与现实生活的关联。当然,教师一厢情愿的问题情境创设并不能起到预想的效果,还需要融入生本教育理念,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进行从课本到生活的有效连接。
  以《幼时记趣》为例,这篇简短而精致的文言散文出自沈复的《浮生六记》,主要叙述三件趣事:观蚊如鹤、细视神游、鞭打蛤蟆。作者通过记叙这三件物外之趣事,表现了作者的童年生活充满了乐趣,凸显了作者抵制强暴、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师作总结的时候要联系学生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文本延伸到生活中:“我们小时候做过哪些相似的事情?”有学生分享幼时趣事:“睁大眼睛对着太阳看、把蚊子关在蚊帐中用烟熏、将杂草当做小森林、鞭打蛤蟆等等。”教师在这里还要继续启发学生:“但作者并不是单纯地叙述这些幼时的玩乐,他所营造的每一个场景都是具有象征意义的,比如鞭打蛤蟆,将其赶到别的院,暗含着驱逐恶势力的意味。同学们可以想想自己的童年趣事,并也像作者这样写篇小文,挖掘深刻含义。”
  以学生为本,联系学生实际,创设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情境,以引导学生通过思考、交流和探索等方式获得知识和技能,这是生本教育的内在要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将生本教育理念融入问题情境创设中,使每个问题既贴近文本,又暗含学生生活的影子,切实让学生有所启发。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学四讲[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王松泉.语文教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 【发布时间】2020/4/21 18:09:20
  • 【点击频次】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