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小学课堂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转变探究

 

【作者】 杨春龙

【机构】 云南省玉龙县玉龙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在全面深化素质教育的今天,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无论是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策略,还是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有了深刻的转变。那么,在我们的课堂中,学生的这种新型学习方式是否真正得到了转变了呢?作为一线的教育实践者,我想应该从以下诸方面去实践我们的课堂教学:由单一的认知性学习转向体验的自主性学习;由机械性地决定性学习转向互动的合作性学习;由重结论的接受式学习转向综合性的探究式学习,从根本上改变单一、被动的接受式学习方式。
  【关键词】 素质教育;自主;合作;探究

  一、自主、合作、探究新型学习方式的重要意义
  在全面深化素质教育教学的主流中,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基础教育在传统做法上过于强调接受式学习方式,过去那种死记硬背、机械重复训练的做法不能再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一方面,传统的学习方法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且学习课业负担过重,摧残了学生的进取心和学习激情,窒息了学生的思维和创新精神,压抑了学生潜能的唤醒和开发,阻碍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传统的学习方式还导致了不良的学习效果,在传统的学习方式下,我们的学生中大部分人成了学习的“失败者”,只有小部分的人通过了层层的选拔考试,成为了所谓的“精英”,这些 “精英”却往往不具备新世纪新型人才所需要的能力与素质,这些“人才”往往高分低能,解决问题的能力低下,理论和实践脱节,只有知识没有智慧,只有文化而没有素养。种种这些既不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更不利于全民族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改变学生的被动、单一的学习方式确实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已逾十年了,那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课堂中,是否从根本上转变传统单一的接受式学习为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呢?在笔者周围,不时听到学生家长抱怨说:“这道题啊,我的孩子已经做了差不多十遍了”;或者说:“昨晚,我的孩子做作业到了十二点都没做完……”而大部分的学生,特别是三年级以上的学生也经常埋怨各学科“作业太多”、“苦呀”、“学习真没劲呀”……之类的话。教师为了巩固当天所学知识,布置一定量的家庭作业,这是很有必要的。但老师为了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或者单方面为了获取高分而布置大量的家庭作业者也有。从而让学生们顾此失彼,沉溺于题海中,弄得学生们“苦不堪言”!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针对以上种种现象,我认为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势在必行。
  二、关于自主学习方式的转变
  本着“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和每个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宗旨,新课程强调指出:要引导学生建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所谓“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盲目学习”、和“他主的学习”。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内在品质,改变“被动学习”、甚至“强迫学习”的局面。两者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表现为:我要学和要我学。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当中。此间,我们的教学环节的设计在学生的自主学习方式上起着关键的作用。比如说,有的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地,有的学生则是冷漠呆滞的。或有的是其乐融融,有的愁眉苦脸。有的上课像霜打的茄子,下课则生龙活虎。伴随着年级的增长和学科知识的增多,有的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学习态度越来越消极。如此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我们都知道,在课堂上,很多事情往往是无法预料的,特别是教师事先设计的教案。很多教师都可能遇到过,当你满怀激情地走进教室,想着教学设计中要完成的教学任务与目标,按部就班地按照教学流程进行。但事情偏偏不会顺着你的意思进行,而会被什么突发的事件给搅了。
  例如,有一次上作文课。课前我预设好让学生写一篇写景的文章。时值夏日炎炎之际,学生们昏昏欲睡,对我的写作指导和写作要求全然听不进去。突然,一场大雨将至,说话间,噼里啪啦,豆大的雨点打在窗户上,有的学生起身去关窗,有的学生往外张望,有的学生低声窃语。学生们一扫刚才的沉闷,都来了精神。我正想着要不要改变一下教学的思路。这时,一位平时胆大的学生站了起来说:“老师,不如让我们写雨吧?”我一想,写景的文章前几天才写过一次,学生可能都烦了。“好啊,你们先好好观察一下吧。”我的话音刚落,教室里沸腾起来了,学生们都来了兴趣:有的聆听雨点儿打在窗户上、房檐上的声音,有的干脆站到窗前,细细品味着久旱逢甘霖的美景,呼吸者泥土的香味,有的伸出双手去接雨,有的远望雨雾……事后,那次的作文比以往任何一次都好,很多同学写的文章很美,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从这件事情不难看出:不是我们的学生不行,而是他们做的是自己想做的事情,不是被逼迫着去做。就像有些人说的,“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们老师要善于去发现、善于去引导。有时甚至要不惜调整事先做的预案。关键是不要事事都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强迫学生做不愿意做的事,而要“审时度势”,引导顺应学生意愿,自然而然地引领学生自主迈进知识的“殿堂”。只有这样才会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
  三、关于合作学习方式的转变
  合作学习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分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是实施新课堂以后出现的一个亮点之一。很多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经常采取的一种教学手段。教师利用得好,将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小学一年级教材中“8+几”的内容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首先让学生复习“9+几”的内容,(要求学生说出口算心算的过程)
  如:9+5=?      9+6=?        9+8=?
  9+1+4=?    9+1+5=?       9+1+7=?
  然后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讨论“8+几”的内容:
  8+4=?     8+5=?      8+6=?     8+7=?
  接着进行小组汇报:
  讨论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方法:
  a:因为9+5=14,9-1=8,所以8+5=13;
  b:从8接着数5是13,所以8+5=13;
  c:因为8+2=10,10+3=13,所以8+5=13;
  ……
  老师对学生想出的各种方法加以肯定。最后组织学生讨论,比较以上几种算法的优越性。鼓励学生用c种方法来口算更方便。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不仅可以让每个学生参与学习,还可以让小组中的组员相互学习。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让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过程中,如果科学合理的采用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的学习方式,不仅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体验到了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通过动脑动手的参与,还利于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的形成,为他们以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四、关于探究性学习方式的转变
  探究式学习是就学习行为的自身性质而言,关键是看对学习材料的处理或问题解决策略而言,简言之即教师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把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给他们搭建一个自主探究和发现的平台。这关系到:首先教师要改变串讲串问、碎问碎答的教学模式,而重点则应从要教学的内容中引出可供学生深读、探究的一两个能够穿透教学内容而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以这样一两个“探究专题”来取代多达数十个的繁琐提问。当然,探究性的学习还离不开合作与交流,因为探究本身是一种富有创意的发现过程,有一定的难度。它既需要同学、师生之间的合作攻关,通过交流以达到互助、互补、互激的目的,最终形成共识或共享成果。
  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学生的创造精神的培养,而这些品质都是终身学习所必需的。自新课改以来,探究的学习方式也已不断深入我们的课堂。小学教材的改革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从实质上看,探究性学习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用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去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为学生的探究活动设计恰当的教学情境。
  例如:在教学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材中“圆柱体的侧面积”的计算过程中,我设计了一个“裁”、“穿”、“脱”的动手游戏,让学生自主探究。
  首先,让学生给圆柱体“裁”、“穿”衣服,在此过程中,学生知道了圆柱体的侧面积是由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组成。比起老师说直接、有效多了。
  接下来再让学生“脱”,动手量一量、算一算,从而获得圆柱体的侧面积计算方法。这种游戏式的探究学习方式,将静态的知识结论变为了动态的探索对象,既使学生的兴趣浓厚,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道是“听来的记不住,看到的记不牢,只有自己动手探究知识结论获得的过程,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
  综上所述,根据具体的学情和教学契机的把握,科学合理地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不失为是一种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减负提质”的有效手段。虽然这仅仅只是我国全面深化素质教育的一个小方面,我们只有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大胆尝试、创新,不懈努力和总结,才能建设出独具活力的新型课堂,铸就出具有综合素养的新型人才,将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周小山主编 《谈新课程的教学观》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6月  47页
  [2]魏书生著 《教学工作漫谈》  漓江出版社  2005年6月  137页
  [3]关文信编著 《新课程理念与小学课堂教学策略》 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3年  117页 
  • 【发布时间】2020/6/10 17:01:59
  • 【点击频次】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