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活用统编教材,“三步走”培养高段学生独立阅读能力

 

【作者】 杨道生

【机构】 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玉龙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以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23课《梅兰芳蓄须》教学设计为例

  阅读是学生接受知识、理解知识的基本方法和重要途径,坚实的阅读基础,能够帮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更加轻松的理解和吸收新的知识,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和创造力的延伸。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掌握科学的培养方式和途径,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统编语文教材强化阅读,提供了丰富多彩、功能各异的阅读材料,旨在引导学生进行大量阅读。我们应结合教材,循序渐进,先扶后放,尝试用适合不同的方法,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喜欢读书,主动读书,提升阅读能力。我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及时总结,形成了培养小学高段学生阅读能力“三步走”的方法,来促进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现以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23课《梅兰芳蓄须》教学设计为例,进行阐述。
  《梅兰芳蓄须》这篇文章的教学目标是让学会借助拼音,默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梅兰芳的爱国热情,体会民族气节,激发学生对梅兰芳的敬佩之情;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根据教学目标,我分“三步走”来培养小学高段学生阅读能力。
  第一步:创设教学环境,刺激学生主动阅读 
  在教学的过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要激发起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环节一:我在教授《梅兰芳蓄须》时的导语:“他,在舞台上是一个仪态万方、比女人还女人的艺术形象。他,视艺术为生命,但在国难当头民族存亡之际,蓄须明志以示铮铮铁骨。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举世闻名的戏曲艺术大师梅兰芳,走进他崇高的精神世界。”用导语把课文内容形象化,具体化,这样的方式有助于调动学生的情绪,使学生积极性大大提高,同时也能够引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强烈欲望。
  第二步:深入解读文本,带领学生理解课文
  正确的阅读方法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的阅读水平得到提升。高段语文课文篇幅较长,要做到长文短读,就要精细解读文本,在设计教学时,我以学生为中心,首先围绕主干问题,了解梅兰芳;然后紧扣主要语言训练点,走近梅兰芳;最后让学生与人物对话,看懂梅兰芳。通过这三个环节的推进,在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剖析文章主要内容,打造以学为主的课堂。
  环节二:教学《梅兰芳蓄须》时,我让学生抓住重点语句理解:“无论戏园子老板开出的条件多么优厚,梅兰芳都拒绝了。他宁可卖房度日,也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请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用“无论......都......”“宁可......也不......”赞美梅兰芳的高风亮节。 
  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还能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加上教师在教学中,多鼓励学生主动发问,建立沟通和思维对接,对问题的探索和质疑精神对于学生培养阅读能力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第三步:培养阅读习惯,加强课外延伸阅读 
  学习是循序渐进的,阅读能力的养成也不是一墩而就的,是长期日积月累的阅读过程,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环节三:跳出文本,拓展延伸(过渡:孩子们,梅兰芳是爱国的艺术家,除了他之外,你们还认识哪些爱国人物呢?谁来说说?)
  鼓励学生的阅读行为,帮助其促成阅读习惯,培养良好的阅读能力,加强课外延伸阅读,使学生对社会和生活产生新的认知,从而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小学语文教师应将阅读教学作为重点教学内容,用好统编教材、用活统编教材,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教会学生阅读策略。要遵循一切学习活动都要以学生为主体,激发不同层次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教师要善于激活学生的储备知识,关注学生阅读前、阅读时和阅读后的联系,提供充足的、真实的阅读情境,引导、激励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内容选择更有效的策略,为小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 【发布时间】2020/6/10 17:02:52
  • 【点击频次】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