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情感策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应用

 

【作者】 周 燕

【机构】 广西玉林市陆川县马坡镇第二初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情感策略是披文入情的一种尝试,是语文人文性与教师情感的交融。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应用情感策略,其途径可从备课、朗读和新授等环节去实现。
  【关键词】 初中语文;情感策略;实施应用

  语文课堂教学信息系统是由语言信息、行为信息和情感信息三个要素共同构成的。怎样使语文教学信息系统更好地发挥整体功能,优化语文教学课堂呢?要想使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信息系统整体优化,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必须重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特别是非智力因素,在当今的各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中有着更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非智力因素中情感因素占全部因素的百分之二十五。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曾经说过:情感并不一定伴随认识效果自然而然地产生和发展,它需要教学者专门地评价和培养。进行阅读中的情感教学,不仅可以促进和补偿学生的智力活动,同时也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表现欲,而且对培养良好的个性,提高人的总体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要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就需要我们加强情感策略的应用。
  一、课前备课时融入感情
  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出伪君子。”因此,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就必须加强情感渗透,融情于教,让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与教师的情感性融为教学中,让学生动之以情。为此,首先要求我们语文教师把自己的情感投入备课之中。因此,要有效地引领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我们语文教师应正确把握课文特点,将自己的点点情感意识融于睿智的备课中。课前应把有关课文读顺、读通、读懂,明确相关的朗读教学目标以及朗读的重点章节,使之“烂熟于心”。
  二、课文朗读时把握好情感基调
  每篇文章都有一定的情感基调。朗读时把握住文章的情感基调,就基本掌握了感情朗读的金钥匙,就能把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通过朗读较好地再现出来。当然,不同文体的文章有不同的情感基调。在感情朗读指导中我告诉学生,一般写景状物的文章可读得抒情优美些,语调明朗些,速度稍快些;写人记事的文章则要根据具体内容而定,反映战争年代战士们英勇顽强、奋不顾身、一心想着别人的文章,要读得坚定有力些,语调悲壮些;反映现实生活中人物精神品质的,要语调舒缓些、感情真挚些,当然,它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就一篇文章而言,有时还要依据行文感情的变化而变化。
  三、新授教学时创新情感渗透途径
  情感,不能像瀑布,要与文本情感、文中人物情感、教师情感融为一体,创设出一种情感氛围,产生出育人效果。而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应采取渗透,特别是在新授教学时,我们应通过合理的载体来实现。
  (一)通过层递推进法渗透。教育学研究告诉我们,把语言文字还原成语言形象,理解语言内涵,理解语言情感,是复杂的心理过程,特别是一些高年级的课文。而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强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走进文本,感悟文本。对此,教学中,对一些情感丰富的内容的朗读指导。试图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须带学生走近作者,进入课文,全身心地感受,以准确体会、表达情感。老师要善于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感情逐步感受、逐步把握、逐步理解,以一步步缩小他们与作者、与文中人物的情感差距,使朗读达到“言自口出”“情自心达”的效果。
  (二)通过情境创设法渗透。引导学生凭借想像、联想以还原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形象,并进入其中,深入其里,去感受语言情境,体会语言情感,领悟语言情境,理解语言表达的技巧,这是教学中对学生加强语言综合训练的重要方法,而朗读则是达到上述目标的有效手段。在教学中,老师要善于运用情境创设法,将学生引入情境,借助朗读去想像、去体会、去理解、去表达,使朗读达到语言与语境的融合,情感与情理的结合,体会与表达的结合,情思与情趣的结合一体。
  (三)通过情感体会法渗透。感情朗读,只有体会感情,才能充分地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也只有充分地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才说明已充分地体会作者的感情,这就是感情朗读中的“感情体会”和“感情朗读”的双重功能。因此,感情朗读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去体会蕴含其中的丰富情感,也只有这样,才能在朗读中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一般来说,这种朗读都从读好句子中的关键词开始,把这些词的情感把握住了,就能读好整个句子了。
  (四)通过自我领悟法渗透。在一般情况下,汉语言丰富的内涵和情感会由于生活阅历的不同,理解水平的不同,认识能力的不同,因而对语义的理解和情感的体会也存在差异。如果我们时时处处都以成人的眼光看孩子,把他们的情感纳入作者或教者的情感渠道,这不仅会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因此,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也应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多问问:这一句话该怎么读呢?你认为该怎么读就怎么读,要把你所想的通过朗读表达出来。然后在学生自我朗读的基础上指名朗读,并让学生说说自己为什么这么读,只要言之有理,一概予以肯定。有时出现语言、语调、语速、语音表达方面的“针锋相对”,但老师不要强求统一,而应尊重学生的理解。这样能充分发挥学生在朗读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自我把握学法的能力。
  总之,语文教学一刻也离不开情感。教学中要加强情感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决定因素是教师。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内动力,注意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促进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掌握合理的情感调控,使情感信息同语言信息、行为信息优化组合,协同作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语文课堂走上优化的轨道之上。
  参考文献:
  [1]蒋锡清,情感教育应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策略[J].名师在线,2016年。
  [2]曾诲,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读与写,2011年。
  [3]李蕊伟,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学周刊,2011年。
  • 【发布时间】2020/6/10 17:15:57
  • 【点击频次】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