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 李佼佼

【机构】 黑龙江省富裕县绍文乡中心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新课标明确要求,基础教育阶段,要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完成从教育者到引导者的转变,学生也要完成从受教者到自主学习的转变。那么如何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呢?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一说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

  一、培养学习兴趣是基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是痛苦的,也是不会长久的,所以,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是最关键的。新课改后,全国大部分地区都用的是人教版的语文课本。人教版的语文课本,非常人文化,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也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美,更能体会到语言文字带来的魅力。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更加关注的是学生的心理变化,以及对课文的兴趣。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语文的魅力并且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二、 养成预习习惯是良好的开端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养成预习习惯,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对学生提出合理的适当的预习要求。如:多读、多查、多想。
  多读,要求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反复的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读的过程中,学生就养成了自主学习的好习惯。读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文章。
  多查,遇到不会的生字,生词,要求学生自己去查工具书,查字典。渐渐养成独立自主的好习惯。成为自主学习的人。
  多想,多去想一想文章要表达的意思,多去思考为什么作者要这么写。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有一些浅显的问题是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自己能够解决的,这就使学生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并且逐渐培养出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总之,预习习惯的养成,会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学习意识,并且能够起到引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也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三、 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基石
  语文的四大能力的培养,能倾听、会表达、读有益、写自如。一方面教师要在词语听记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倾听习惯。如:听写方式,能够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也能提高自身的倾听能力。另一方面在教学中用提问的方式或者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养成倾听的习惯。
  通过朗读、提问、讲读的方式提升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说,就是开口说话,良好的说话习惯包括想清楚再说、用普通话说、声音响亮的说,完整连贯地说等要素。教师要充分的给予学生说的机会,说的锻炼过程,让学生能自主的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
  读,就是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养成自己阅读的好习惯。仅仅靠上课的时间来完成阅读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
  写,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写作的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养成写作的习惯,通过写短文,写日记的方式,让学生养成写作的好习惯。
  四、 教师适度的“放养”是关键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思想上的转变是根本。有很多教师总是不放心,总是自己讲得多,怕学生不明白,怕学生吃不透,长此下去,学生非但养不成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还会变成只会记录不会思考的机器。这种填鸭式教育,百害无一利。教师要从思想上转变观念,变教师的教为导,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快乐成长。教师的适度放手,是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的关键。 
  五、 持之以恒、善始善终的信念
  培养一种好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长时间的训练和反复的实践。直到成为一种自动化的行为。在低年级教学中,教师的提醒和示范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让学生有持之以恒、善始善终的信念。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无论是在小学语文学科,还是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都是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及时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以课堂教学为主要阵地,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 【发布时间】2020/6/10 17:18:23
  • 【点击频次】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