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朗朗读书声为语文课堂增添活力

 

【作者】 王青华

【机构】 青海省格尔木市中山路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朗读是一门艺术,要激励学生敢读、想读、会读、善读、乐读,更是一门学问。朗读教学也是“读书”过程的重要环节,为让朗读教学更为有序地展开,在课堂中一定要改善朗读教学的方法和质量,进而提升朗读教学质量,使语文教学焕发出新的生机。
  【关键词】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指导策略;多样化教学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阅读的一项重要技能。在新课标中也有明确的规定:“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但是究竟该如何正确指导学生的朗读呢?
  一、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前提,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以精彩的朗读打动学生的心,唤起他们朗读的欲望。记得教育家叶圣陶说:“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激昂,委婉处还他委婉??务必尽情地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当时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好的范读,能引起学生的想象,与课文中的主人公同喜同悲,唤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学生的欲望。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朗读能力差,领悟能力低,但模仿能力强。
  二、教给学生朗读的技巧
  良好的兴趣是激发学生接受朗读教育的感情基础,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开端。但是往往在实际的朗读教学中,部分语文教师忽略了学生朗读兴趣的培养,只是简单地让学生一遍又一遍地自由朗读,至于如何换气、何时停顿,从来不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导致小学生读得无感觉、无滋味,有的学生甚至觉得朗读费神费力。而且,小学生普遍思想比较活跃,大多比较好动,长时间的朗读,会让他们觉得很枯燥,感觉非常疲劳。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关注到这些特点,从传授朗读的方法人手,去降低小学生朗读的挫折感,提高他们对朗读的兴趣。建议可以从跟读开始,老师读一句,学生读一句,要求学生模仿教师的语调、韵律和感情特点等,这个方法提高了学生与教师的链接感,最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朗读技巧,形成一种习惯,慢慢固定下来。除了跟读之外,教师也要给学生传授一些停顿、换气的技巧,比如见到逗号要停顿一点时间,再继续读,根据内容的需要可以调整语速,但是遇到句号的时候可以趁机换气休息。教会学生用胸腔共鸣的方式来朗读,体会气流从腹部到胸部流动共鸣的感觉,多加练习,学生就可以熟练掌握。这种发音的方式,可以让朗读的声音更加洪亮,而且也会大大降低疲劳感,甚至使人精神焕发。所以,教会学生朗读,使学生养成朗读的习惯,需要一个过程,教师要耐心,多鼓励学生,给予更多的陪伴,让学生逐渐产生对朗读的兴趣,爱上朗读,享受朗读。
  三、让学生品读、美读,读出情感 
  随着年级的变更,语文能力的提高,对有感情的朗读要求提高了,要“能初步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因为朗读要达到能表达出课文的思想感情的程度,首先必须很好的领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这就促使孩子读懂课文,而通过这样的朗读又可以使孩子进一步加深内容的理解,由此可知让孩子朗读出课文的思想感情,主要目的是促进孩子去深刻地理解课文,而不是表演给别人听。同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时,孩子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中能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在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时还可激发想象,发展孩子形象思维能力。另外,也要看到朗读既是手段,也是目的,它本身就是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四、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反复朗读,像朗读比赛,组织读书会、朗诵会,写读后感等,以发掘每个学生的智慧潜能,发挥学生的一技之长。在朗读过程中,理解内容,积累词句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如:在教学《骄傲的大公鸡》一课时,让学生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各种动物的语言进行反复诵读,以悟出它们内心的想法和学艺的态度。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自编自演了课本剧,他们那逼真的形象、丰富生动的话语、独特的表演手法,体现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样的教学让学生选择自己阅读感悟的精华,进行具体表述,让他们在各自品评中进一步得到升华。   
  五、从制度上保障学生朗读的时间和空间,进一步优化朗读计划安排
  在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出现重写轻读的现象,造成很多学生的朗读能力差。鉴于此,教师必须依据不同年级、教材特点设计每节课的朗读时间,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朗读。在初步理解课文之后,要留足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准、读流利,读出感情,读出韵味。课堂上不能一味地“讲一问一答”,而是必须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朗读,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读读一想想一品品,这样,通过足量的时间、多样的方式,加强了朗读的训练,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陶,充分调动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小学语文的学习是为学生阅读、写作、会话综合训练打基础的学习。朗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需要教师给予充分重视,要指导学生充分朗读,在朗读中整体感知,在朗读中陶冶学生的情操。因此,要重视朗读教学,教师需要通过各种策略让学生爱上朗读,学会朗读,切实架设好朗读这座桥梁,教师和学生两者之间的情感达到和谐统一共鸣。教师应将朗读教学当成教学的重要手段,提高小学生对语言知识的认知能力,使他们的语文基础更扎实。
  参考文献:
  [1] 孙海燕.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朗读高效教学浅谈[J].读写算(教育导刊),2014(23):93.
  [2] 范秀华_,j、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分析[J】.新课程研究旬刊,2015(10):64—65
  [3] 张梅.诵读、想象、体悟——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fJ1.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193.
  • 【发布时间】2020/6/10 17:18:58
  • 【点击频次】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