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预习,也可以这么做 ——以小学语文高段为例谈如何有效预习

 

【作者】 龚清美

【机构】 四川省自贡市蜀光绿盛实验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本文先从思维导图的概念出发,初步发现思维导图的优势,随后尝试将思维导图引入小学语文高段预习中。努力探索思维导图如何在预习整本书、整个单元以及整篇课文预习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 思维导图;预习

  思维导图是20世纪60年代英国教育兼心理学家东尼·博赞创造的一种可视图表,一种组织性、整体性的思维工具。与传统的直线记录方法完全不同,它是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引入到小学教学中,它需要发挥学生的分析、判断、选择能力,也培养孩子联想、创新能力等。在教学的各个领域,思维导图能得到广泛的应用。
  而在小学语文的各个阶段,预习都是十分重要的一种学习方法,它指学生在上课前进行的独立自学和合作自学,是学生在教师上课前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的一种探索性的自主学习活动。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尝试将思维导图这种学习的方式应用于小学语文高段预习中,鼓励学生从整体性出发,感知课文,自学课文,下面就一些具体尝试做说明。
  一、预习整本书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为辅,而思维导图具有将知识可视化的特性,可以通过线、颜色、图形等直观地把知识体系呈现在学生面前。从思维导图上,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对教材的整体把握情况。
  开学初,当拿到一本语文书时,高年级学生应该要对整册教材有整体的了解,知道整本书的框架结构,能够把握主要内容并且初步了解课文与课文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这样能够更好地帮助今后的学习。
  (一)分主题做导图
  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为例,可以设计“单元主题”为中心词,然后分成八组课文的主题词,分别为:感受自然、祖国在我心中、心灵之歌、珍爱我们的家园、初识鲁迅、轻叩诗歌的大门、人与动物、艺术的魅力。而每个单元主题词下又可以分成更多的关键词,“感受自然”下有《山中访友》、《山雨》、《草虫的村落》、《索溪峪的“野”》,可以提炼出关键词“景”、“物”等。
  (二)分类别做导图
  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为例,纵观整本书,除去第六组,共有课文二十八篇,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各十四篇。这七组教材,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这时,我们就可以鼓励学生用分类别的方式进行思维导图的制作。
  如以习作为例,共七个主题内容,可以设计“习作”为中心词,然后分成七个主题词,分别为:想象作文、演讲稿和读后感、写一件互相关爱的事情、写建议书或看漫画写作文、写人记事、人与动物的故事、表达对艺术的感受。还可以提炼出记叙文(写人、记事)、应用文等关键词。
  二、预习整组课文
  小学语文教材以单元的形式进行编排。每个单元都有特定的训练目标和训练重点,并且单元内不同课文又各具风格、各具特色,从而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学科逻辑结构序列。“单元整组教学”中的单元既可以是知识内容相同的单元组,也可以是思想主题一致的单元组;既可以是人文主题一致的单元组,也可以是写作方法、语言表达方式一致的单元组。
  当学生准备预习整个单元的内容时,建议先仔细阅读单元导语,根据单元导语的指向和自己的求知兴趣来形成自己的单元学习目标,并根据目标制作成初步的思维导图。学生通过读好单元导语,多了一份理性思考, 也多了一份阅读期盼, 学习目标确立起来了, 也将其在思维导图中表现,学习主人翁意识也大大增强。
  如:五年级下册第七组课文,由单元导读、一篇精读课文(人物描写一组)、两篇略读课文、口语交际和习作、回顾拓展组成。本组课文的学习目标为: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应用。根据这几项学习目标,我们就可以在预习时鼓励学生以上面的内容做尝试。
  三、预习一篇课文
  (一)预习精读课文
  精读课文如何才能做到有效预习?众说纷纭,相信每位语文老师也都会教给孩子一定的预习方法。其实,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因学生的关注点或者兴趣点不同,做出的思维导图也应是丰富多样的。笔者对六年级下册的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了思维导图制作的尝试,发现不同层次的学生关注点不同,绘制的思维导图也不同。以下列举的是个别学生对《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课所绘制的思维导图:
  (二)预习略读课文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每篇略读课文前都有一个学习提示,这里提示了预习的具体要求。学生预习课文时, 可以根据这些具体要求, 有的放矢地进行预习。如六年级下册第三组第13课《一夜的工作》。在预习这篇文章时,可以先提示读一读课前的学习提示,知道本课的学习目标。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将“想一想,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叙述周总理一夜的工作的?”为预习目标。抓关键词“一夜的工作”进行绘制,同时从关键句“这就是我们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中提炼主题词“劳苦、简朴”。
  整篇内容汇整成下图,就能很清晰的看出来作者的思绪和表达过程。
  俗话说: “施之予鱼不如授之予渔。”为了让学生学会学习, 在教学实践中, 笔者摸索出的这种思维导图预习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理解与记忆。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所说的方法是面对一般学生而言的。在预习指导中,教师面对不同的学生,还应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例如面对能力强的学生,鼓励他们多思考;对理解能力较差的,我们可以做简单的思维导图。这样的预习要求,让基础好的学生吃得饱,让基础差的学生办得到,给学生也带来了更大的预习的动力。
  参考文献:
  [1]东尼·博赞. 思维导图大脑使用说明书[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2]钱谨.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语文思维培育方式的“最佳路径”[J].第五届中国智慧学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中国思维学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2013(11)
  [3]张金香.小学语文“单元整组教学”课堂高校策略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4(8)
  • 【发布时间】2020/7/8 14:41:03
  • 【点击频次】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