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教育教研工作在中学的体现

 

【作者】 王廷毅

【机构】 广西钦州市钦南区大番坡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教育教研工作在中学日常工作中应该占据重要地位,因为整个教育教研系统都是围绕着两个主体运行的——“施教者”、“受教者”。“施教者”和“受教者”是两个不容分割的主体,是学校教育教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做好教育教研工作,就必须协调好两个组成部分的关系。
  【关键词】 教育教研;施教者;受教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教育教研工作在中学日常工作中应该占据重要地位,因为整个教育教研系统都是围绕着两个主体运行的——“施教者”、“受教者”。这两个主体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的。在以前的教育教研工作中,“施教者”应该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他们掌控着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权,而“受教者”则沦为陪衬品。这样的教育教研效果并不明显,相反的副作用还不少。在21世纪的教育教研工作应该如何开展呢?因此,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必须同时向两个方向发展,以提高教育教研工作的质量。
  对“施教者”而言,专业的知识、过硬的基本功以及自身师德修养就成为了支撑这名“施教者”的核心支柱。那应该如何雕饰“施教者”的核心支柱,让其能够更好的发光发热呢?
  首先,优化自身知识结构,增强自身创新能力。当前,知识发展的总趋势和新特点就是知识正在以高度分化走向高度综合。传统的知识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因此,这就要求“施教者”必须适应知识发展的趋势,在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广博的文化科技知识和教育科学理论。作为“施教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适应多变的社会,适应越来越聪明的孩子。同时,“施教者”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所培养的“受教者”创新能力的强弱。如果“施教者”仅拘泥于“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旧教学模式,定会扼杀“受教者”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因此,“施教者”应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大胆创新,大胆探索,不断丰富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在掌握学科知识和常规教学方法、手段的基础上,还要掌握与学科有关的学科知识及现代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真正的到“常教常新”。特别是现在多媒体手段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作为“施教者”就更应具有灵活应用各种手段吸引学生兴趣的能力,才能真正搞好教学工作。 
  其次,加强自身师德修养。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在培养人的活动中,“施教者”担负着特殊的使命。“施教者”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所培养人才的质量。孔子曰:“不正其身,如正人何!”“受教者”不论是掌握知识、说明道理、丰富情感、提高觉悟,还是受到教育,许多情况都不是自发的,而是在“施教者”的启发引导下,通过“受教者”独立思考、自觉实践而逐渐形成的。柯瓦列夫说:“儿童从小就把自己的老师看成是他们要努力学习的道德模范。所以,教师的道德面貌就起着这样重要的作用,他在课堂内外,在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中的全部言行,都是给学生作出的榜样。”可见,“施教者”的道德风尚、言谈举止对“受教者”的影响是极大的。目前,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机的社会转型时期,形形色色的道德现象交织在快速发展和复杂多变的经济和社会现象之中,人们的道德观念特别是价值观念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对于善恶是非的识别比以前要困难得多。面对这种形势,“施教者”必须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自觉加强道德理论学习,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因此,优化自身知识结构,不断创新知识层面,加强师德修养,成为我们“施教者”必须跨越的障碍物。只要攻克难关,正确把握自身的定位,就能真正做到陶行知先生口中所说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而对于“受教者”而言,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渴求知识的信念以及对未来的憧憬,是促使“受教者”不断进步的契机。在21世纪这个不断创新的年代里,随着不断涌现的物质精神文化,“受教者”的精神层面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何能够找准他们的心态,成为取得战役胜利的必要条件。
  首先,为“受教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古有《孟母三迁》的典故,告知我们环境对于“受教者”的重要性。在学习过程中,“受教者”很容易受到来自外界因素的影响。比方说,周围出现了比较好动的同学,那么有可能会导致该“受教者”的学习注意力容易被分散;周围的同学学习自觉性不强,那么有可能会导致该“受教者”的学习热情降低……因此,我们应该给予“受教者”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严抓课堂纪律,调整位置等措施来改善条件。然而,这些措施都只能达到治标不治本的目的,纪律再怎么抓也会出现漏网之鱼,位置无论怎么调整都会出现死角。所以,要解决最基本的问题则要看“受教者”渴求知识的信念了。
  其次,“受教者”渴求知识的信念。求知信念,通俗的说就是求知欲。求知欲的强弱,与“受教者”的学习热情与动力紧密相连。因此,提升“受教者”的求知欲,成为问题的所在。那求知欲怎样才能得以提升呢?其实,只要使“受教者”对学习产生兴趣,就能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积极性的主要心理因素是动机与兴趣,它是促进学习走向成功的动力。而兴趣是构成动机的最现实、最活跃的部分,是学习入门和获得成功之间的“牵引力”和“黏合剂”。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言:“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有了兴趣,学习便成为一种心理的满足。因此“施教者”必须在激发“受教者”兴趣上狠下功夫,努力做到寓教于乐,使教学活动生动活泼,切实提高教学水平。
  再次,“受教者”对未来的憧憬。因为,人有没有理想,思想境界、精神状态、奋斗效果都会有所不同。理想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对人生、对社会起着巨大的作用。理想是青春的火焰,人生的动力,精神的支柱,对人们的实践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21世纪的“受教者”更应该树立正确的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漫无目的的人生,往往是平淡的,甚至可以说是无趣的,对“受教者”无益。所以,“施教者”应该及早培养“受教者”自己树立理想。当然,个人的理想须与自身特点相结合。人们的个体有差异,能力有高低,长短优劣各不相同。确定目标必须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个人奋斗目标只有与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相符,才会产生强大的动力和持久的耐力;只有与自己的专业、能力、基础相关,才会具备坚实的基础和实现的可能。那就要求“施教者”在对待不同的“受教者”时,因材施教,树立与各自相符的理想。这样才能达到激发“受教者”斗志的目的。
  可见,培养“受教者”在教育过程体现独立性、自主性,尤为重要。“受教者”应该由以前的附属阶段升华到自主阶段,脱离完全依附“施教者”的时代。比尔盖茨说:“依附的习惯,是阻止你步向成功的一个个绊脚石,要想成大事你必须要把它们一个个踢开。”这句话不无道理。但若要完全脱离依附,我看又未必可行。所以,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才能使得我们的“受教者”得到全面的发展。
  我们知道“施教者”和“受教者”是两个不容分割的主体,是学校教育教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施教者”不再成为教育过程的主宰者,“受教者”也不再在教育过程中处于被动。“施教者”要不断迎合时代的大潮,更新自己的存储量。“受教者”要在新的学习生活中,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子,树立与自己相符的理想。要做好教育教研工作,就必须协调好两个组成部分的关系。如果单单倾向于任何一方,那么学校平衡的天平将被打破。所以,把握好“施教者”和“受教者”两者的关系,将成为取得教育教研工作胜利的决定条件。
  • 【发布时间】2020/7/8 14:59:51
  • 【点击频次】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