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如何把数学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作者】 杨慧珍

【机构】 广西那坡县城厢镇隆平村完小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曾说:“数学是一种别具匠心的艺术。”美国数学天才冯纽曼说过这样的话:“数学方法渗透并支配着一切自然科学的理论分支。它愈来愈成为衡量科学成就的主要标志了。”确实如两位数学前辈所说,数学是一门深奥的学科,学生很难学得好。作为数学教师,考虑最多的就是如何把数学课教得生动有趣。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教学者要把数学和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甚至与学生的游戏活动起来。其实,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生活,生活即数学。
  【关键词】 数学教学;日常生活;紧密联系

  有人说数学课是学得非常深奥用得极其简单,很多在数学课上学到的东西在日常生活中是用不上的。生活中用得到的数学知识,基本上离不开加减乘除这四项简单的运算。我也觉得我们的数学教学和生活离得太远,感觉高高在上不接地气。前不久听了EEPO(有效教学)专家曾碧蓉老师的一堂课之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数学和生活的关系那么密切,原来数学可以这样和生活保持有机联系。
  曾碧蓉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下册《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一课。根据她出示的教学目标,我发现她的教学目标只有两条,一是要求学生掌握凡是能被2、5整除的数都有哪些特征,从而快捷准确地地判断某个数能否被2或5整除;二是让学生认识什么是奇数和什么是偶数,能快捷准确地判断一个自然数到底是奇数还是偶数。她的教学过程也简单,只有导入新课、动手操作并小组讨论归纳规律特征和练习巩固三个环节。但是,随着课堂教学的步步深入,我不得不被她的教学方式、教学水平所折服,尤其佩服她能把数学和生活结合得天衣无缝、浑然天成。
  第一个教学环节,曾碧蓉老师对学生开展生活小调查,让学生说出一组组数字,然后再判断哪些数字能被2或5整除,从而引出课题。“你家有几口人?”“你穿的鞋子是几码?”“你的身高是多少公分?”“你爸爸手机号码的后四位数字是哪几个?”“县城的邮政编码是多少?”……随着一个个问答,曾碧蓉老师在黑板上写出一组组数字,这些数字无不来自学生的生活实际,都是学生耳熟能详的。教学的开始,数学就和生活紧密相连。
  第二个教学环节是整节课的重头戏,曾碧蓉老师用了30分钟来组织学生学习。学生对他们从生活中找来的一组组数据似乎很感兴趣,很快就概括出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个位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在学习奇数和偶数的时候,秦秀玲老师首先让学生先找自己身上单个和成双的器官,学生很快知道鼻子、嘴巴是单个的,眼睛、耳朵、手、脚是成双配对的。每只手掌的指头是单数的,但是两只手掌加起来的手指是双数的。接着,秦秀玲老师让11名学生到讲台前列队,从左至右报数,奇数的往前走一步,偶数的往后退一步。然后,曾碧蓉老师把全班45个学生分成6组,每组的人数分别是5、6、7、8、9、10人,每个组在本组内做交换位置的游戏。结果,学生发现6、8、10人一组换位置很轻松,每个人一下子就找到了想要的位子,高高兴兴就坐了下去,但是5、7、9人一组的总有一个人换不到座位,全组费尽脑筋帮他但是仍找不到。正当全班学生大惑不解的时候,曾碧蓉老师就借机启发学生思考,经过小组反复讨论终于找出了原因。最后,曾碧蓉老师叫每个学生写出自己学号,把相邻的两个数字分做一组,判断每一组数字是奇数还是偶数,再看能否被2整除,从而使学生知道奇数不能被2整除而偶数能被2整除。经过四轮游戏,奇数和偶数的概念就深深植入学生的大脑。
  第三个教学环节是巩固练习环节。曾碧蓉老师叫每个学生拿出3张A4纸,回想自己在生活中见到的数字,分别写上一个自己认为能被2整除的3位数、能被5整除的3位数和既能被2整除也能被5整除的3位数。写完之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看看自己和别人写的是否都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的该怎样改动。学生们讨论得很热烈,观摩的教师发现有些学生拿笔在白纸上改动。学生讨论结束后,曾碧蓉老师叫9个学生带着各自的3张A4纸走到讲台前,指定讲台的左边是能被2整除的站位、讲台右边是能被5整除的站位、讲台上是既能被2整除也能被5整除的站位。每个参加游戏的学生选择站位之前,先把手上3张A4纸的顺序打乱,不用眼睛看就随意抽出一张放到胸前,然后才看清自己抽出的数字。教师说“开始”之后,学生就根据自己抽出的数字站到应该站的位置去,其他同学则判断这9个同学是否站得正确。游戏反复进行,参加站位游戏的9个学生个个紧张兴奋,在台下做“裁判”的学生也异常活跃,课堂气氛达到白热化。
  看着学生一个游戏接着一个游戏,45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下课之后才有时间好好回味曾碧蓉老师的这堂课。我认为,这堂课至少有这样3个优点:
  首先,紧密地联系学生的生活来安排教学。曾碧蓉老师这堂课之所以很受学生欢迎,课堂气氛十分活跃,除了它遵循由易到难的认识规律之外,可以说更多是因为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得教学过程十分自然流畅。教学导入联系了学生的生活,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游戏也联系了学生的生活。不但攫取的一个个数字是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且游戏本身就是结合了学生喜欢游戏的生活实际。数学教学和学生生活实际高度融合,正体现了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的教学理念。数学教学和生活一旦结合起来,枯燥的数字教学就变得生动了,而且使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生活的道理,真正体现生活即数学的理念,教学任务很好地完成。
  其次,不拘泥于教材,敢于对教材进行重组。教者敢于打破教材框架,在备课的分析教材环节下了功夫,对教材进行合理重组。教师不是按照教材的顺序来教学,而是先让学生概括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然后才概括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最后才学习奇数和偶数。学生通过观察整理数字,很自然的就能说出: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在此基础上,再学习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个位是0、2、4、6、8。学生学习知识由易到难,可以说是水到渠成。学生最后把奇数和偶数的特征深深印在脑海里,而教师组织的整个教学过程则显得十分流畅自然。
  再次,在游戏中探索数学规律,课堂气氛轻松活跃。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学生服务,为学生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把全面、清晰的有关信息提供给学生,引导学生观察、操作、猜想、探索与交流等,使学生通过这些数学活动,掌握数学知识并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在这堂课中,曾碧蓉老师安排布置了好几个游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对新学的知识迅速地作出判断,接二连三地发现数字规律。随着课堂教学的步步深入,学生发现的规律越来越多,发现规律的学生也越来越多,课堂教学实现了高效化,同时也实现了学习过程活动化。《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一节好的数学课应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我认为曾碧蓉老师的这堂课达到了这个效果。 
  当然,曾碧蓉老师的这堂课不是没有留下些遗憾。课前的引入只为生活数学而设计,与后面的教学内容相脱节。同时,探究新知识前的引入没有复习旧知识,比如整除、倍数、约数的概念等,对于学困生学习新知识有难度。
  • 【发布时间】2020/8/18 20:14:00
  • 【点击频次】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