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爱劳动的孩子最美丽

 

【作者】 梁松娟

【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灵山县实验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一、情景教育,培养孩子劳动的意识
  现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说:“劳动是人生一桩最紧要的事体。”孩子劳动观念的形成,劳动意识的培养,离不开学校这个大家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生劳动意识的培养中,这一点同样适用。
  在教学中,我常常通过唱儿歌编儿歌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劳动。“太阳光金亮亮,雄鸡唱三唱。花儿醒来了,鸟儿忙梳妆。小喜鹊造新房,小蜜蜂采蜜忙。幸福的生活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儿歌《劳动最光荣》告诉孩子们小动物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了幸福的生活。和孩子们一起编儿歌:“春天来了好美丽,温暖阳光照大地。小朋友们齐劳动,大家干得劲头足。不怕脏来不怕累,你洒水来我扫地,你浇花来我种树,校园环境多美丽。”让孩子明白美丽的校园是靠大家创造的,引导孩子喜欢劳动,热爱劳动,激发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劳动过程中。
  二、特色活动,帮孩子体验劳动的快乐
  ⒈在劳动岗位中体验劳动的快乐(责任)
  劳动岗位的设立有助于孩子承担劳动的责任,我把班内卫生区域划分为一个个的劳动岗位,并分配到每一个孩子身上,每人一岗,人人有岗,人人有责。哪位孩子在自己岗位上尽心尽职,一周内都能按要求完成本职的劳动任务,就当选本周的“劳动小能手”。孩子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你追我赶,既提高了劳动效率,保证了劳动质量,又使得每个孩子能扎扎实实掌握一种劳动技能,感受到劳动并不是想像中那么难。
  ⒉通过照顾植物体验劳动的快乐
  我鼓励学生每人坚持照顾一种花或草,一个学期后,植物仍然活着就能证明自己的劳动有收获。我们定期给“小园丁”和他们培育的植物拍照,让孩子们感受自己是个爱劳动的人。春天,我为孩子准备了各种植物的种子,他们带来了小花盆体验种植活动。孩子们种下希望的种子,每天一有空就盯着花盆里的泥土,互相交流经验。看到种子长出绿芽,孩子们兴奋地跳起来。在植物生长的每一个环节,他们都精心呵护着,盯着花盆里的小苗,他们满眼珍爱之情,仿佛那是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摆在窗台上的绿植,成了教室里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孩子的劳动得到了回报,他们用劳动创造了美。
  ⒊在阅读中增强劳动意识
  古今中外,多少仁人志士热爱劳动,如《朱德的扁担》《邓小平同志做钳工》等,他们的优秀事迹让人惊叹不已。让孩子在书海中漫步,也是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一个好方法,在读书活动中,孩子们收获特别大,并且处处表现出爱劳动。讲台上横七竖八的书写工具原来需要我整理,现在书写工具都整整齐齐地回到各自的家;清洁后的工具不再是东倒西歪了;图书柜里的图书也有条不紊地排列着。
  在各种活动中,我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们的劳动意识,越来越热爱劳动的孩子们像是被洗掉尘埃的珍珠散发着光芒。
  三、抓住契机,引导孩子乐于劳动
  这学期,学校给我班划分看校园清洁区,我班也改变了评价方式,实行小组评比积分制,评价指向由个体变为集体。每一个组员都要同心协力,团结合作才能为组里赢得加分。一个男孩对妈妈说:“妈妈,明天我要比平时早起,因为这关系到我们小组的荣誉,我是我们小组的小组长,我去早一点可以把清洁工具拿到清洁区,其他同学一到校就可以直接搞清洁,我们小组就可以在早读铃响之前彻底搞好卫生了,按时按质量完成清洁任务都可以加分。”听了这些话,妈妈感动极了,没想到原来懒惰的孩子懂得为了集体荣誉而努力。课余时间,孩子们主动察看清洁区是否有垃圾,因为保洁工作做得好还会有集体奖励加分。为了避免小组被扣分,孩子们没有偷懒,没有干活拖拉的现象。
  我及时抓住孩子成长中出现的问题展开讨论。比如在家里,自己的房间由谁来收拾的问题,大家讨论得格外热烈。大部分孩子觉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家里的事情主动干”,“不会的事情学着干”。有的孩子说家长怎么都不让我们干家务:有的孩子帮忙出主意,想办法从家长那里把干家务的权利争取过来。同龄的孩子中,有的孩子还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我们班的孩子已经乐于干力所能及的活了。
  爱上了劳动,孩子们越来越受到身边人的喜爱;爱上了劳动看,孩子们的生活越来越充实。我相信,只要坚持培养,孩子们会越来越棒,这种爱劳动的良好品质一定会成为孩子们在社会上的立足之本。
  • 【发布时间】2021/1/6 11:49:57
  • 【点击频次】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