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教育叙事——爱满“线上”
【关键词】 ;
【正文】 2020年是难忘又特殊的一年,我们遭遇了史上罕见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民抗疫的大背景下,涌现出无数最美逆行者——医生、公安干警、社区人员。一句话,一个身影,一个画面,都会让我为之流泪,因为他们总是能触动我的爱的心弦。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这个伟大的民族,无疑是胜利者,因为有太多的人,搭起了爱之桥,让一个个感染了新冠病毒的患者从桥的这边走到了那边,这是全中国人民共同筑建的桥梁。作为老师,我们也用爱通过电脑和学生搭建了爱之桥。下面我就谈一谈,在这桥上发生的一些故事。
爱的源泉
在我懵懵懂懂的时候,是我的老师帮我报考了师范学院,毕业后,就在我第一天走上讲台的那一刻,我知道我是属于这里的,我是爱这份职业的。人们常说:日月如梭,一晃我已经工作快30余载了,这么多年的工作当中,辛酸苦辣、五味俱陈,样样都有。这个过程中,我也由满头黑发,到现在的鬓角里的一根根银丝,想想时间似乎很漫长,但是似乎又很短暂。不管在这岁月的长河中,经历了多少摸爬滚打,有过多少辛酸和痛苦,但是对教师这份职业的热爱,我始终没有改变过。现在回想起四个月的线上教学,由最初的手忙脚乱到最后的熟练操作,一桩桩,一幕幕,真是终生难忘。尽管受了很多累,但是我现在还是会说无怨无悔。也许正如曾经教过我的郭文娇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翟仙英适合当老师。”也许真的就是这样的,因为一面对学生,老师的职责就会让我精神十足,也许这就是对职业的一种爱,也许这就是爱的源泉吧。
爱的行动
自从学校要求大家下载钉钉,在线上对老师培训的时候,我觉得一个“忙”字就能概括几个月的线上上课状态。我们已经习惯了在讲台上讲课,这种线上上课的教学模式,让我感到太陌生了。
什么都要从头学起,先是学校进行培训,但是那只是理论,在实践操作时就又不知该如何做了。这时就不断给自己打气,心里想:一定要学会。因为我要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出现在学生面前,我要自信。为了能尽快学会直播上课,我就把我的大侄儿找来,手把手的教我,说到哪个重点我就记在本子上,然后自己一遍一遍地尝试操作。尽管这样,上课时,也时不时会发生一些突发情况,这时遇到问题就随时向学校的信息部唐春梅主任咨询,唐主任那真是不厌其烦的教啊!
同年组的老师也在不断探索,打电话、微信,互相交流。我想不光是我这样,线上上课老师都克服了很多困难。张宝玲老师,孙秀琴老师她们家的电脑要重新做系统才能进行直播上课,可是由于疫情的关系,各个店铺都已关门,没有办法,我就求到我的大侄儿,可以说经过重重关卡才到了同事家,帮她们做的系统。在这个过程当中,张老师和孙老师由开始的焦急到最后感谢的话语,让我深深地感到了老师们的伟大。因为我们都深深知道老师的职责,当前的形势要求我们必须马上适应充当起直播的角色,尽管这种角色让我们有很多的不适应。
俗话说得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了能更好地上好每节课,我们同年组的老师不知道有多少次试讲,也不知道有多少次,深夜了,还在交流。线上上课可以说让我们经历了很多不眠之夜,因为有太多的活,等我们去做。课前时要备课、制作课件、布置预习任务等等。
上课了,有些学生不进入课堂,我们就要打电话催促,有时打电话,学生还没醒;作业不交,我们也是一遍一遍地催。线上上课有些学困生脱离了老师的视线,成绩下滑的更快了。其中班级有段文轩,张志斌等一些同学非常让老师操心,在对他们不断地催促中,还得经常找他们谈心。学校还组织了我们对这样的孩子进行了家访,阚校长也帮着我做他的思想工作。其中段文轩就是天天得让我催着要作业,有时上课还得我打电话催着上。这时家长就会问“你们什么时候开学啊?”我知道这样的话语背后是他们对于自己的孩子不写作业的的无可奈何。
面对学生的作业,四个多月当中,我们就是通过手机这个窄窄的屏幕,一个对号,一个对号,这样批下来的。这个过程当中有多少老师熬花了眼,一天天坐在电脑前,我的颈椎病犯了,我就贴上了膏药坚持上课,一天下来眼睛生疼,就买眼药水缓解。一天天下来,真是忙得昏头胀脑。
记得有一天晚上八点了,张慧影老师打电话说“翟姨,你吃饭了吗?你饿吗?”有段期间真不知道饭香是如何滋味,只要能充饥就可以了。除了每天的备课、上课,还有很多的学校布置的各项填表、打卡,往往是这项工作没做完,另一个任务又来了,而且时间紧,任务重。现在想想,人还是有很大的潜能的,就在这一逼一紧的过程当中,我们学会了很多东西。在这个过程当中,老师们真的很累,有时还有压力。
为了能督促老师更好地进行线上教学,我们班有铁力市的曹局长、徐艳丽主任、还有语文教研员曹书海等六名老师在我们班听课,这让我有很大的心理压力,因为我知道我不仅仅代表的是我自己,也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
我认真备课,精心制作课件,积极投入到学校的课改活动中,阚校长,贾主任也参与到我们的课堂中,听完课后,为我们提供一些指导性意见。阚校长先是对我们线上上课的教学流程进行培训,然后组织班主任开视频会议,大家探讨交流线(下转第64页)(上接第65页)上上课金点子,同行之间互相取长补短,分享成功经验,然后又组织老师进行了“教学评一致”活动的探讨学习,让我能更加得心应手地进行线上上课。其中领导提出的前置性学习这个教学环节,对我的线上上课帮助很大,可以说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也在学校组织的“我最满意的教学环节”经验交流中,我就对前置性学习这个问题谈了一些收获。可以这样说,线上上课是不断完善,精益求精的这么一个过程,领导也默默为我们付出了很多。
就这样我每天都在忙碌而充实地度过,我说的不光是我自己,我觉得我的同事们每天经历的都是一样的。现在想想,我们都是平凡的人,但是平凡之中也有可敬之处。是老师的责任,让我们付出了爱的行动。
爱的感动
四个月的线上上课有太多的爱的感动。
一是学生、家长让我感动。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学,根据学校要求,我布置了前置性预习任务,这时我就安排了几个小组长,这几个小组长和他们的家长非常支持我的工作,小组长也会像一个小老师一样组织组员们预习、检查,督促,家长们毫无怨言,而且和我微信说,感谢老师给孩子这样的机会,让他们锻炼了能力。这些暖心的话语让我感动。
二是领导、同事们让我感动。线上上课让我们老师都有很大的心理压力,阚校长,贾主任也知道我们的工作任务重,有时和我们微信聊天,暖心的话语缓解了我们的压力。我们六年组三个老师,张宝玲老师在这个线上上课过程当中高血压病犯了,但是仍在坚持上课。张慧影老师,家里两个孩子,一个放在孩子的姥姥家,一个放在孩子的奶奶家,可以说真是舍自己小家为班级这个大家。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同年组的老师都是克服了重重困难。有时晚上十点多,我们还互相沟通交流工作上的事情。这无私的爱让我感动。
三是家人们让我感动,因为我教的是毕业班,为了提高学生成绩,上午我们加了一节课,有时中午的饭都做不上,这时爱人下班后就会买好盒饭吃一口。我的妈妈80岁了,知道我忙,想我了,还会亲自爬到三楼到我家来看我,怕打扰我上课,就在旁边坐着,默默地看着我。就是因为有了领导、同事和家人们的这种关心,才会让我一天天精神十足地坐在电脑桌前给学生认真地讲课。
四个月下来,我们终于结束了线上教学。考完试的那一天,我收到了学生们送我的一束美丽的鲜花,也收到了好几位家长电话里对我的问候和感谢。这时,我的心是很欣慰的。因为我知道无论是老师、学生、家长、还有家人们,我们心中彼此都有一份爱。虽然现在线上上课结束了,但是我坚信,每个人的爱还是会延续下去的。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这个伟大的民族,无疑是胜利者,因为有太多的人,搭起了爱之桥,让一个个感染了新冠病毒的患者从桥的这边走到了那边,这是全中国人民共同筑建的桥梁。作为老师,我们也用爱通过电脑和学生搭建了爱之桥。下面我就谈一谈,在这桥上发生的一些故事。
爱的源泉
在我懵懵懂懂的时候,是我的老师帮我报考了师范学院,毕业后,就在我第一天走上讲台的那一刻,我知道我是属于这里的,我是爱这份职业的。人们常说:日月如梭,一晃我已经工作快30余载了,这么多年的工作当中,辛酸苦辣、五味俱陈,样样都有。这个过程中,我也由满头黑发,到现在的鬓角里的一根根银丝,想想时间似乎很漫长,但是似乎又很短暂。不管在这岁月的长河中,经历了多少摸爬滚打,有过多少辛酸和痛苦,但是对教师这份职业的热爱,我始终没有改变过。现在回想起四个月的线上教学,由最初的手忙脚乱到最后的熟练操作,一桩桩,一幕幕,真是终生难忘。尽管受了很多累,但是我现在还是会说无怨无悔。也许正如曾经教过我的郭文娇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翟仙英适合当老师。”也许真的就是这样的,因为一面对学生,老师的职责就会让我精神十足,也许这就是对职业的一种爱,也许这就是爱的源泉吧。
爱的行动
自从学校要求大家下载钉钉,在线上对老师培训的时候,我觉得一个“忙”字就能概括几个月的线上上课状态。我们已经习惯了在讲台上讲课,这种线上上课的教学模式,让我感到太陌生了。
什么都要从头学起,先是学校进行培训,但是那只是理论,在实践操作时就又不知该如何做了。这时就不断给自己打气,心里想:一定要学会。因为我要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出现在学生面前,我要自信。为了能尽快学会直播上课,我就把我的大侄儿找来,手把手的教我,说到哪个重点我就记在本子上,然后自己一遍一遍地尝试操作。尽管这样,上课时,也时不时会发生一些突发情况,这时遇到问题就随时向学校的信息部唐春梅主任咨询,唐主任那真是不厌其烦的教啊!
同年组的老师也在不断探索,打电话、微信,互相交流。我想不光是我这样,线上上课老师都克服了很多困难。张宝玲老师,孙秀琴老师她们家的电脑要重新做系统才能进行直播上课,可是由于疫情的关系,各个店铺都已关门,没有办法,我就求到我的大侄儿,可以说经过重重关卡才到了同事家,帮她们做的系统。在这个过程当中,张老师和孙老师由开始的焦急到最后感谢的话语,让我深深地感到了老师们的伟大。因为我们都深深知道老师的职责,当前的形势要求我们必须马上适应充当起直播的角色,尽管这种角色让我们有很多的不适应。
俗话说得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了能更好地上好每节课,我们同年组的老师不知道有多少次试讲,也不知道有多少次,深夜了,还在交流。线上上课可以说让我们经历了很多不眠之夜,因为有太多的活,等我们去做。课前时要备课、制作课件、布置预习任务等等。
上课了,有些学生不进入课堂,我们就要打电话催促,有时打电话,学生还没醒;作业不交,我们也是一遍一遍地催。线上上课有些学困生脱离了老师的视线,成绩下滑的更快了。其中班级有段文轩,张志斌等一些同学非常让老师操心,在对他们不断地催促中,还得经常找他们谈心。学校还组织了我们对这样的孩子进行了家访,阚校长也帮着我做他的思想工作。其中段文轩就是天天得让我催着要作业,有时上课还得我打电话催着上。这时家长就会问“你们什么时候开学啊?”我知道这样的话语背后是他们对于自己的孩子不写作业的的无可奈何。
面对学生的作业,四个多月当中,我们就是通过手机这个窄窄的屏幕,一个对号,一个对号,这样批下来的。这个过程当中有多少老师熬花了眼,一天天坐在电脑前,我的颈椎病犯了,我就贴上了膏药坚持上课,一天下来眼睛生疼,就买眼药水缓解。一天天下来,真是忙得昏头胀脑。
记得有一天晚上八点了,张慧影老师打电话说“翟姨,你吃饭了吗?你饿吗?”有段期间真不知道饭香是如何滋味,只要能充饥就可以了。除了每天的备课、上课,还有很多的学校布置的各项填表、打卡,往往是这项工作没做完,另一个任务又来了,而且时间紧,任务重。现在想想,人还是有很大的潜能的,就在这一逼一紧的过程当中,我们学会了很多东西。在这个过程当中,老师们真的很累,有时还有压力。
为了能督促老师更好地进行线上教学,我们班有铁力市的曹局长、徐艳丽主任、还有语文教研员曹书海等六名老师在我们班听课,这让我有很大的心理压力,因为我知道我不仅仅代表的是我自己,也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
我认真备课,精心制作课件,积极投入到学校的课改活动中,阚校长,贾主任也参与到我们的课堂中,听完课后,为我们提供一些指导性意见。阚校长先是对我们线上上课的教学流程进行培训,然后组织班主任开视频会议,大家探讨交流线(下转第64页)(上接第65页)上上课金点子,同行之间互相取长补短,分享成功经验,然后又组织老师进行了“教学评一致”活动的探讨学习,让我能更加得心应手地进行线上上课。其中领导提出的前置性学习这个教学环节,对我的线上上课帮助很大,可以说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也在学校组织的“我最满意的教学环节”经验交流中,我就对前置性学习这个问题谈了一些收获。可以这样说,线上上课是不断完善,精益求精的这么一个过程,领导也默默为我们付出了很多。
就这样我每天都在忙碌而充实地度过,我说的不光是我自己,我觉得我的同事们每天经历的都是一样的。现在想想,我们都是平凡的人,但是平凡之中也有可敬之处。是老师的责任,让我们付出了爱的行动。
爱的感动
四个月的线上上课有太多的爱的感动。
一是学生、家长让我感动。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学,根据学校要求,我布置了前置性预习任务,这时我就安排了几个小组长,这几个小组长和他们的家长非常支持我的工作,小组长也会像一个小老师一样组织组员们预习、检查,督促,家长们毫无怨言,而且和我微信说,感谢老师给孩子这样的机会,让他们锻炼了能力。这些暖心的话语让我感动。
二是领导、同事们让我感动。线上上课让我们老师都有很大的心理压力,阚校长,贾主任也知道我们的工作任务重,有时和我们微信聊天,暖心的话语缓解了我们的压力。我们六年组三个老师,张宝玲老师在这个线上上课过程当中高血压病犯了,但是仍在坚持上课。张慧影老师,家里两个孩子,一个放在孩子的姥姥家,一个放在孩子的奶奶家,可以说真是舍自己小家为班级这个大家。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同年组的老师都是克服了重重困难。有时晚上十点多,我们还互相沟通交流工作上的事情。这无私的爱让我感动。
三是家人们让我感动,因为我教的是毕业班,为了提高学生成绩,上午我们加了一节课,有时中午的饭都做不上,这时爱人下班后就会买好盒饭吃一口。我的妈妈80岁了,知道我忙,想我了,还会亲自爬到三楼到我家来看我,怕打扰我上课,就在旁边坐着,默默地看着我。就是因为有了领导、同事和家人们的这种关心,才会让我一天天精神十足地坐在电脑桌前给学生认真地讲课。
四个月下来,我们终于结束了线上教学。考完试的那一天,我收到了学生们送我的一束美丽的鲜花,也收到了好几位家长电话里对我的问候和感谢。这时,我的心是很欣慰的。因为我知道无论是老师、学生、家长、还有家人们,我们心中彼此都有一份爱。虽然现在线上上课结束了,但是我坚信,每个人的爱还是会延续下去的。
- 【发布时间】2021/5/8 10:33:07
- 【点击频次】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