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初中班级团队的建设与思考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 初中班主任,面对的是身体正成长、心理不稳定、人格正塑造,外在表现为好奇叛逆的一群学生。在这种情况下,班级团队管理建设既是挑战性,也是紧迫性和机遇性。为了把班级团队建设好,我们必须顺应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又要顺应教育学和管理学的规律,建设出来的班级团队,才有利于班级团结、遵纪守法、积极上进,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进步。
【关键词】 学生;班级团队;建设
目前,班级团队建设已经有很多专家和一线教师研究,取得很多的成效,但是在成果中,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就过分强调班级团队建设纪律效用。其实应用型的班级团队建设,除了纪律,对班级的学习氛围的营造,对学生的性格塑造和班风的形成都有很大的效用。那么,我们的研究怎样才能做到既实用又全面?这里我们依据罗宾斯的管理学中中组织行为学的一些做法:团队领军人的选拔、平等理念、激励机制和惩罚的量度,借助这些方法,这样我们的研究就比较全面,在实际的班级建设中,也能使班级充满活力,积极上进。下面就依据罗宾斯的组织行为学以及总结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来浅谈班级的团队建设,以及建设中的问题进行思考探讨。
一、班干部的选拔和培训是班级团队建设的成功关键
罗宾斯的管理学是经济管理学,借用来管理班级也是很有效的。罗宾斯的组织学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组织结构对组织内部的影响,以便于应用这些知识来改善组织的有效性,而这些知识用到实际中,可以使组织运作得更有效。初初接触这些理论觉得很深奥,其实讲的就是:个体组成群体,群体形成关系网成了组织结构,而组织结构一旦形成,又影响着个体和群体。一个班的团队建设,也是学生个体特点组成爱好差异群体,群体交织形成组织结构,外在表现为班风。那么,从个体开始谈班级团队的建设,首要的就是:班干部的选拔与培训,这也就成班级团队建设成功关键了。
因为个体行为是群体形成和组织结构形成的元素,是基础,个体的质量好了,群体和组织结构的质量自然好了起来。班干部的选拔,就是班主任对学生个体质量的塑造,以及塑造后组成的模范群体,从而带领其他个体和群体的进步。那么怎么选拔班干和培训班干?
(一)班干部的选拔
没有选拔出来前的班干部,他是一名普通的学生个体,但当我们把他选拔出来成班干后,他就成班集体的主力,进而形成了班集体的组织结构的中坚。所以我们选拔班干时,要考虑到班干个体的干事能力、人格魅力和学习方法等综合素质。
班干的干事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后天的努力与培养,跟人格魅力和学习方法有很大的关系。因而我们选拔班干之前要观察他的干事能力、人格魅力和学习方法,即三位一体的观察;选拔出来了之后,我们也要三位一体的培训,增强班干的能力不足。
班干的人格魅力影响他的干事能力和学习方法,我们观察一个学生的人格魅力,就要考察他的性格开始。比如,大胆外向,善于交际;做事讲原则、又果断;讲话都得分寸等,这个同学就给他做班长,他不仅能够做事,而且能够团结其他同学做事。如果一个学生有胆量,乐于助人,乐于学习,学习方法又正确,但内向,就给他当学习委员,他敢做事,乐做事,但不善于交际,学习就需要这样的人。以此类推,从观察性格入手,选拔出其他班干部。这样选出来的班干部组成的班干团队,个体上因才施能,团队上利于高效运作。
(二)班干部的培训
班干部选拔出来后,班级团队建设有了第一手好材料,好比建房子有了钢筋水泥木板等,最基本的材料。下一个环节要组建班干团队,建设班干班干团队。这是一项复杂、艰辛而又长时间的工作任务,但我们可以化烦为简,抓住几个关键环节就可以了:匡正班干的性格不足;激励的班干言语和措施;公平的心态对待班干,信任的心态留给班干部。我们就在这几个方面多琢磨,而不是一个一个班干的拿来训话说教。
刚才谈到选拔班干时,我们从性格观察开始,看学生的人格魅力,据此给他安排班干职务,因而我们的第一步的培训就是匡正班干部的性格不足。比如勤勤恳恳做事,但因活泼过分而“犯”一些心理脆弱的同学的自尊,那我们就教给这个班干,明确指出他活泼热情是对的,但讲话必须看场合和对象,并给这个班干讲各种性格的优点与不足,顺便教给他识别同学性格的方法。激励的言语和措施,是管理学里永恒的研究课题,但学校的班级,没有企业的经济鼓励,因而班级激励就重在精上。比如,班干帮一个同学,可以给他及时赞扬;管理好一天可以赞扬;进步一点可以赞扬;做对一条题目可以赞扬,以此类推。并把班干这些良好的行为记录下来,便于以后评优作为依据。但赞扬的用语和场合要注意,比如,班长正在帮一个同学讲解一题数学难题,老师不要去旁边插嘴,也不用赞扬,他得到受助同学的肯定,就已经足够了。公平的心态,不是分东西的公平,而是精神上的鼓励,这里主要是赏罚分明,对谁都一个样,就算一本标志性的笔记本,也要公平。信任是班级干部团队运作高效的一种心态,在原则框架下,尽量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班干团队运作就高效了。这些培训方法,不用个别说教,也不是开班会式的培训,而是长期的潜移默化。
二、学习兴趣小组的培养是班级团队建设的内驱力
班干部团队建设,为班级的运行提供监管保障,而班级学习兴趣小组的培养,则是要解决如何让班级有事可做,保障班级的奋斗目标,给班级运行有了动力。在学校,班级的中心任务就是学习文化知识,文化知识学习必须仰赖于学生的兴趣,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就成班主任班级团队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学习兴趣的培养方法,就是学习兴趣小组的组建和培养。学习兴趣小组以班干为牵头,也是从观察学生的性格入手,实行性格“相克”原则进行分组,这是主要的分组原则。比如:一个做事速度很快,但常出现错漏的学生,在数学兴趣小组中,给他做演算的主力,而与之同组的另一个学生,则要求他做事沉稳,慢一点也可以,给他做小组的复查员。小组分出来之后,运作才是小组的生命,小组的运作也很简单,就是给小组布置任务,这个任务由小组来确定。比如认为英语基础比较弱的组,那这个小组背英语单词是他们的主要任务,老师就该给学生提供常用英语英语单词表,由学生自我分解背诵,老师只要求学生小组内背诵,又选代表到老师处背诵就可以了。
三、科任老师团队建设是班级团队的助力
把科任老师的团队建设,纳入班集体团队建设,在学校的班级管理是新的思维,而如果模仿管理学,科任老师团队就相当于公司的上司群体,是很正常的。科任老师团队建设,要团结,而不是强强联手就强的错觉思维。我们在设特尖班的时候,都会找一些教学能力强的教师一起,但有时候,我们找全校各学科最好老师一起任教一个班,却不一定获得预期的效果,倒反被搭配有缺憾的班级赶上,为什么?这就关系到团队建设利用的问题,团队没有团结协作,造成失败。一个团队必须为共同的目标奋斗,而且要团结协作,如果没有共同的目标,缺乏凝聚力的团队,只靠个人能力的简单叠加是行不通,能力再强,团队力量还是发挥不出来。因而,我们不要抱怨学校总是给自己配备“不好的老师”,做班主任必须了解个各老师的个性、能力、合作水平,才能找到合理的配置,团结协作,班级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下面提供两类性格和行事不同的班主任的班级科任老师团队建设的形式:
(一)班主任很强势,做事效率高,但不大随和的人。选科任老师就是比较随和,愿意吃亏的人与自己配对组班,就容易取得成功。因为这样的班主任,班级管理他可以独挡,其他老师就可以放心教学,并想办法依从他强势的性格,这个班级的团队就可以在班主任带领下,走向成功。
(二)班主任随和,但比较懦弱的人。所选的科任老师,至少一个有威信,又比较强势,以弥补班主任温柔气,以便协助班主任管理。这样,就算班主任管不下或号召不动的学生,也威慑某个科任老师,班级就良性发展。
四、班级组织结构的形成是班级团队建设的目标
组织结构的形成,还是经济学用语,类推而来,这里应是班集体意识的形成,班级团队的真正确立。班级团队的形成仰赖于学生个体和群体及科任老师群体。性格良好,训练有素的班干个体,组成团结协作的班干部队伍;在班干部的组织带领下,形成的高效的学习兴趣小组,同学们一定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及特长;又在高效运作得科任老师团队的指导下,这个班级团队建设一定会取得成功。当班级团队建设成功后,班级团队又给个体和群体的学习和工作提供了支持。在学生学习生活中,学生产生了“我应该做什么?”“怎么做?”“我向谁请教?”“如果有危险,向谁求助?”等等问题,班级团队都会给学生个体解决。学生安定认真学习,科任老师也得益于良好的班风,他们能够安心学习、备课上课,学生的知识水平可以提高。
班主任工作繁杂,但是只有依据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的一般规律去管理建设班级的团队,才可以形成积极上进,科学高效班级体,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美】 罗宾斯著 《罗宾斯管理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美】 多伊奇 《解决冲突》、《应用社会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3]《教育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 学生;班级团队;建设
目前,班级团队建设已经有很多专家和一线教师研究,取得很多的成效,但是在成果中,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就过分强调班级团队建设纪律效用。其实应用型的班级团队建设,除了纪律,对班级的学习氛围的营造,对学生的性格塑造和班风的形成都有很大的效用。那么,我们的研究怎样才能做到既实用又全面?这里我们依据罗宾斯的管理学中中组织行为学的一些做法:团队领军人的选拔、平等理念、激励机制和惩罚的量度,借助这些方法,这样我们的研究就比较全面,在实际的班级建设中,也能使班级充满活力,积极上进。下面就依据罗宾斯的组织行为学以及总结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来浅谈班级的团队建设,以及建设中的问题进行思考探讨。
一、班干部的选拔和培训是班级团队建设的成功关键
罗宾斯的管理学是经济管理学,借用来管理班级也是很有效的。罗宾斯的组织学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组织结构对组织内部的影响,以便于应用这些知识来改善组织的有效性,而这些知识用到实际中,可以使组织运作得更有效。初初接触这些理论觉得很深奥,其实讲的就是:个体组成群体,群体形成关系网成了组织结构,而组织结构一旦形成,又影响着个体和群体。一个班的团队建设,也是学生个体特点组成爱好差异群体,群体交织形成组织结构,外在表现为班风。那么,从个体开始谈班级团队的建设,首要的就是:班干部的选拔与培训,这也就成班级团队建设成功关键了。
因为个体行为是群体形成和组织结构形成的元素,是基础,个体的质量好了,群体和组织结构的质量自然好了起来。班干部的选拔,就是班主任对学生个体质量的塑造,以及塑造后组成的模范群体,从而带领其他个体和群体的进步。那么怎么选拔班干和培训班干?
(一)班干部的选拔
没有选拔出来前的班干部,他是一名普通的学生个体,但当我们把他选拔出来成班干后,他就成班集体的主力,进而形成了班集体的组织结构的中坚。所以我们选拔班干时,要考虑到班干个体的干事能力、人格魅力和学习方法等综合素质。
班干的干事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后天的努力与培养,跟人格魅力和学习方法有很大的关系。因而我们选拔班干之前要观察他的干事能力、人格魅力和学习方法,即三位一体的观察;选拔出来了之后,我们也要三位一体的培训,增强班干的能力不足。
班干的人格魅力影响他的干事能力和学习方法,我们观察一个学生的人格魅力,就要考察他的性格开始。比如,大胆外向,善于交际;做事讲原则、又果断;讲话都得分寸等,这个同学就给他做班长,他不仅能够做事,而且能够团结其他同学做事。如果一个学生有胆量,乐于助人,乐于学习,学习方法又正确,但内向,就给他当学习委员,他敢做事,乐做事,但不善于交际,学习就需要这样的人。以此类推,从观察性格入手,选拔出其他班干部。这样选出来的班干部组成的班干团队,个体上因才施能,团队上利于高效运作。
(二)班干部的培训
班干部选拔出来后,班级团队建设有了第一手好材料,好比建房子有了钢筋水泥木板等,最基本的材料。下一个环节要组建班干团队,建设班干班干团队。这是一项复杂、艰辛而又长时间的工作任务,但我们可以化烦为简,抓住几个关键环节就可以了:匡正班干的性格不足;激励的班干言语和措施;公平的心态对待班干,信任的心态留给班干部。我们就在这几个方面多琢磨,而不是一个一个班干的拿来训话说教。
刚才谈到选拔班干时,我们从性格观察开始,看学生的人格魅力,据此给他安排班干职务,因而我们的第一步的培训就是匡正班干部的性格不足。比如勤勤恳恳做事,但因活泼过分而“犯”一些心理脆弱的同学的自尊,那我们就教给这个班干,明确指出他活泼热情是对的,但讲话必须看场合和对象,并给这个班干讲各种性格的优点与不足,顺便教给他识别同学性格的方法。激励的言语和措施,是管理学里永恒的研究课题,但学校的班级,没有企业的经济鼓励,因而班级激励就重在精上。比如,班干帮一个同学,可以给他及时赞扬;管理好一天可以赞扬;进步一点可以赞扬;做对一条题目可以赞扬,以此类推。并把班干这些良好的行为记录下来,便于以后评优作为依据。但赞扬的用语和场合要注意,比如,班长正在帮一个同学讲解一题数学难题,老师不要去旁边插嘴,也不用赞扬,他得到受助同学的肯定,就已经足够了。公平的心态,不是分东西的公平,而是精神上的鼓励,这里主要是赏罚分明,对谁都一个样,就算一本标志性的笔记本,也要公平。信任是班级干部团队运作高效的一种心态,在原则框架下,尽量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班干团队运作就高效了。这些培训方法,不用个别说教,也不是开班会式的培训,而是长期的潜移默化。
二、学习兴趣小组的培养是班级团队建设的内驱力
班干部团队建设,为班级的运行提供监管保障,而班级学习兴趣小组的培养,则是要解决如何让班级有事可做,保障班级的奋斗目标,给班级运行有了动力。在学校,班级的中心任务就是学习文化知识,文化知识学习必须仰赖于学生的兴趣,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就成班主任班级团队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学习兴趣的培养方法,就是学习兴趣小组的组建和培养。学习兴趣小组以班干为牵头,也是从观察学生的性格入手,实行性格“相克”原则进行分组,这是主要的分组原则。比如:一个做事速度很快,但常出现错漏的学生,在数学兴趣小组中,给他做演算的主力,而与之同组的另一个学生,则要求他做事沉稳,慢一点也可以,给他做小组的复查员。小组分出来之后,运作才是小组的生命,小组的运作也很简单,就是给小组布置任务,这个任务由小组来确定。比如认为英语基础比较弱的组,那这个小组背英语单词是他们的主要任务,老师就该给学生提供常用英语英语单词表,由学生自我分解背诵,老师只要求学生小组内背诵,又选代表到老师处背诵就可以了。
三、科任老师团队建设是班级团队的助力
把科任老师的团队建设,纳入班集体团队建设,在学校的班级管理是新的思维,而如果模仿管理学,科任老师团队就相当于公司的上司群体,是很正常的。科任老师团队建设,要团结,而不是强强联手就强的错觉思维。我们在设特尖班的时候,都会找一些教学能力强的教师一起,但有时候,我们找全校各学科最好老师一起任教一个班,却不一定获得预期的效果,倒反被搭配有缺憾的班级赶上,为什么?这就关系到团队建设利用的问题,团队没有团结协作,造成失败。一个团队必须为共同的目标奋斗,而且要团结协作,如果没有共同的目标,缺乏凝聚力的团队,只靠个人能力的简单叠加是行不通,能力再强,团队力量还是发挥不出来。因而,我们不要抱怨学校总是给自己配备“不好的老师”,做班主任必须了解个各老师的个性、能力、合作水平,才能找到合理的配置,团结协作,班级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下面提供两类性格和行事不同的班主任的班级科任老师团队建设的形式:
(一)班主任很强势,做事效率高,但不大随和的人。选科任老师就是比较随和,愿意吃亏的人与自己配对组班,就容易取得成功。因为这样的班主任,班级管理他可以独挡,其他老师就可以放心教学,并想办法依从他强势的性格,这个班级的团队就可以在班主任带领下,走向成功。
(二)班主任随和,但比较懦弱的人。所选的科任老师,至少一个有威信,又比较强势,以弥补班主任温柔气,以便协助班主任管理。这样,就算班主任管不下或号召不动的学生,也威慑某个科任老师,班级就良性发展。
四、班级组织结构的形成是班级团队建设的目标
组织结构的形成,还是经济学用语,类推而来,这里应是班集体意识的形成,班级团队的真正确立。班级团队的形成仰赖于学生个体和群体及科任老师群体。性格良好,训练有素的班干个体,组成团结协作的班干部队伍;在班干部的组织带领下,形成的高效的学习兴趣小组,同学们一定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及特长;又在高效运作得科任老师团队的指导下,这个班级团队建设一定会取得成功。当班级团队建设成功后,班级团队又给个体和群体的学习和工作提供了支持。在学生学习生活中,学生产生了“我应该做什么?”“怎么做?”“我向谁请教?”“如果有危险,向谁求助?”等等问题,班级团队都会给学生个体解决。学生安定认真学习,科任老师也得益于良好的班风,他们能够安心学习、备课上课,学生的知识水平可以提高。
班主任工作繁杂,但是只有依据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的一般规律去管理建设班级的团队,才可以形成积极上进,科学高效班级体,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美】 罗宾斯著 《罗宾斯管理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美】 多伊奇 《解决冲突》、《应用社会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3]《教育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 【发布时间】2021/5/8 10:34:59
- 【点击频次】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