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高中地理课堂导入方式探讨

 

【作者】 蔡红霞

【机构】 四川省广安代市中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有效的课堂导入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积极性,促使其以较高的能动性投入到课堂学习状态,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为新知识的学习和理念作出铺垫。本文简要探讨了高中地理课堂导入的意义、地理课堂导入的设计策略、地理课堂导入方法及地理课堂导入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高中地理;课堂导入;探讨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开端,精彩而有效的导入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积极性,促使其以较高的能动性投入到课堂学习状态,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为新知识的学习和理念作出铺垫。
  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地理教学专业化倾向。机械枯燥的训练与学习,逐渐使学生丧失了学习地理的兴趣。而课堂导入却是决定教学成败的关键环节。如果每一堂课的开始就是一次演出,主角就是学生,有男一号、女一号,而老师往往是配角,要做到怎么穿针引线,怎么抛砖引玉,虽然成竹在胸,但却在多数时候之身幕后。一部电影,如果在刚刚开播的时候就能吸引观众的眼球,让人有强烈的看下去的想法,无疑是一个好的成功的开始,而精心的设计好每一个地理课堂的导入,使学生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有了参与的热情,无疑也将是一个成功的开始。可以说这节课已经成功了一半,如果每一个课堂的导入都能够精心准备而让学生倍感兴趣的话,那么我们的地理课堂受学生关注的程度,必将由量变到质变,让绝大多数学生都相当期待,那我们的地理老师将成为一个个“幕后的明星”,每一次的课堂就是一次“闪亮的登场”。
  以下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与体会探讨几种高中地理课堂导入方法,希望对一线教师有所助益。
  一、课堂导入的意义
  1.好的课堂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使学生一上课就把兴奋点转移到课堂教学内容上来,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2.合适的课堂导入可以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教师在课堂导入部分适时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以及重难点,能使学生更加明确方向,激发其学习内在动机,使其有意识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学习。
  3.精彩的课堂导入可以启迪学生思维。
  富有创意的导入,可以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智慧,使之善于思考问题,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4.好的课堂导入能起到认知过程的衔接作用。
  学生的认知能力是具有继承性和连续性的,合适的课堂导入会在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上提取相应部分来构建新的认知结构,使新旧知识和心智活动建立起有机联系。
  二、地理课堂导入的设计策略
  1、导入要有针对性
  地理是一门综合科学,我们要用科学的理念对待它,设计的课堂导入必须具有科学性,切忌盲目的偏离教学内容的导入。
  2、导入要有趣味性
  有趣的导入可以使教学内容以新鲜活泼的面貌呈现在学生面前,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欢快的氛围学习,可以最大限度的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其主动学习。
  3、导入要有启发性
  导入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发现,以促进对知识的掌握和思维能力的提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他们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导入的启发性要与教师生动的语言和恰当的方式有机结合。
  4、导入要有关联性,时代性。
  注重导入的关联性,可以使学生对新内容不感到陌生,利于将新知识纳入原有认知结构中,促进知识同化和应用。尊重事实,紧跟时代潮流。
  5、导入方式要灵活多变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同样,导入有方,导无定方。课堂导入方式要灵活多变,因人因时因教材不同,方法不拘一格。切忌千篇一律的某种固定格式的导入。  
  三、地理课堂导入方法
  1.以旧引新导入
  在高中地理课堂中,以旧引新是一种最为基本和常见到导入方式,教师一定要熟练掌握。具体来说,要把握好新旧知识间的连接点,并在对旧知识的回顾中做好铺垫,从而巧妙而自然地引出新知识。例如在学习全球性大气环流的知识时,前面刚学过关于大气运动的基本知识,以旧引新就是一个比较  合理的选择,上课后教师可以首先提出问题:“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大气运动有哪几种形式?基本的运动过程是怎样的?“等学生回答后,教师再和学生一起回顾总结,进而引出新课:“前面我们学习的大气运动,涉及的地域范围较小,属于小尺度大气运动,大家可以先设想一下,发生在全球的大气运动会是怎样的呢?这就是我们马上要学习的内容”全球性大气环流....这样,就通过回顾关于大气运动的知识而引出将要学习的全球性大气环流,顺畅而自然地引出了新课。
  2.设置悬念导入
  我国古人说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通过设置悬念的方式引发学生的疑问,无疑能在成功其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促使其带着较高的主观能动性投入到新课学习中来。
  3.利用“活动”导入
  是以学生在课堂上各种活动如读图、观看录像、操作地理教具、讨论等方式开始一堂课的学习的。
  4.“生活”导入
  “生活”导入是指教师使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例子、学生的亲身体验或有教学意“  义的历史事实、故事等引出教学内容。
  5.“直接”导入
  直接导入即开门见山,不作任何铺垫,一上课就要把所讲的内容介绍给学生。直接导入的方法是和一个比较完整的学习内容的开始。这种方法很适合于高中学生。
  四、地理课堂导入应注意的问题
  教师在课堂上实施导入设计非常重要。但应注意以下两点:
  1、导入要简洁明快
  老师应该把重点放在教学的重难点突破上,而课堂导入最多只能占用3—5分钟。所以要求导入要具有高度概括性,只能简洁明快,切不可喧宾夺主。
  2、调动课堂气氛
  教师在开始导入的时候,要注意观察学生的状态。教师就要应用一些技巧,从感情上靠近学生,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总之,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教学导入的方式可谓变化无穷,只要我们能从教学实际出发,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层次,因材施导,因材而入,因人而异,采用不同的导入方式,就一定会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使课堂生动有趣、条理清晰、目标达成度高,使高中地理课堂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课堂。
  • 【发布时间】2021/5/8 15:30:24
  • 【点击频次】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