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写作创新能力

 

【作者】 代恒友

【机构】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金钟山乡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和源泉。小学语文是教育中的基础学科,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而写作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写作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创新思维的训练过程,写作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怎样在小学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培养:
  一、培养小学生写作的创新意识要注重莫基工程
  写作是一项综合性、创造性的书面语言表达训练。古人曰:“文贵于新。”学生的写作是否有创新意识,取决于他们知识面的宽窄,生活经历是否丰富。由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视野狭窄,或者是写作需要运用他尘封的记忆材料,所以小学生在写作时常常“无话可说”或是没有写作兴趣。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实施培养小学生写作创新意识的基础工程。
  1.多看。
  我国文坛巨匠鲁迅先生曾说过:“创作,第一是观察。”先生深刻地道出了观察对于写作的重要意义,可以说,观察是学习写作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是获得写作材料的重要途径,是写作的基础。学生要观察的事物很多,有人、动物、植物、建筑物,只要是能映入眼帘的事物均可以作为观察的对象。我们可以通过有目的性、随意性和无意识几个方面去培养。如果要观察人,要着重观察人物的外貌、行动,仔细听其语言,体会其心理活动;观察事物,要重点观察事物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果;观察环境,要重点观察一定环境中的各种陈设、建筑位置、轮廓构造;观察景物,要重点观察景物的特征,如颜色、状态、大小和变化等等。值得注意的是,不论观察什么东西,都要要求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还要用自己独特的看法去欣赏,用不同的叙述顺序进行描写。教师只提供必需的材料,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尽情发挥,以便写出文章的新面貌、新风格、新形象。只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丰富他们的情感,才能擦亮他们发现美的眼睛,才能够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2.多动手操作。
  “知识是宝库,但开启这个宝库的钥匙是实践。”而写作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可现在学生最大的弱点就是动手能力差,与现代人才的素质要求相距较大。因此,小学生写作教学要强调情境化。通过设计各种写作情境,让学生通过亲身的体验,在真切、具体的事物刺激下,营造学生原来未有的经验,或者激活学生原有的经验,如布置学生做小制作,进行小发明小创造;指导学生出手抄报等等。为了调动学生动手的积极性,每月可进行一次手抄报评比,学校进行学期优秀手抄报、学年优秀小制作、小发明展评等活动。这不但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创造能力,还为他们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奠定了基础。这样,有了丰富多彩的生活内涵学生作文的创新意识才有了牢固的根基。
  二、培养小学生写作的创新思维要注重口头作文训练
  口头作文是书面作文的先导,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常常通过口头作文的训练形式来提高书面作文水平,收到一定的效果。在训练过程中,教师应有目的地将学生引入具有一定情景情绪色彩的具体生动的场景中,从视觉、外观上吸引学生,引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兴趣浓度。让学生全方面、多角度、多侧面地感受形象、动态,指导学生要用假设情景中不同身份的人的口吻用语言口头表达出来。如模拟接待客人、借书、购物、打电话、帮助老人等等。这种方式不仅适合小学生好胜、活泼、好奇的心理特点,更能使学生身临其境、易找到亲身体会,情感体验,展开丰富想象,通过想象进入情景,在脑海中进行语言文学的组织,发自内心地说话——口头作文。
  三、培养小学生写作的创新能力要注重课外实践活动
  我们要重视语文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因为学生说话、习作的目的就是为了同别人情感交流、思想交流,达到某种交际和实践的目的,为了学生的发展服务,这也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语文课外实践活动中,学生把课内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之中,既能提高语文能力,又能增长才干,在实践的过程中也可以培养创新思维。
  1.生活与写作结合起来。
  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培养学生的习作技能,是符合学生的心理规律和特点的,是与作文教学目的和要求想适应的。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要把生活和作文结合起来。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参加一些贴近自然、贴近生活的活动,如参观工厂、学校;访问名人、干部;举行歌咏比赛、运动会等。只有让学生在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中观察生活,才能更多的吸收感性信息,从而有重点地练笔。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走向社会,通过多种方式为社会服务,所有这些课外实践活动都可以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
  2.及时进行写作指导。
  教师引导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加深了对生活的认识,提笔才有内容和真情可写,才能写出内容具体、情感真实的文章。教师要善于抓住生活实践中有意义的内容,及时进行作文指导。例如,有一次,有的学生在上学时看到一位老农在卖青蛙,便来到学校向我反映。我表扬了他的同时又及时发起解救青蛙的行动,我适时调动大家的创造性思维:如何解救青蛙呢?同学们经过短暂的思考、讨论,大家很快来到街市,劝说老农放掉了青蛙。我又鼓励学生把这件事写成作文。教师在这一实践活动中,及时进行作文指导,既提高了学生的作文水平,又锻炼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四、利用命题元素,提高创作能力
  这种命题元素,是把学生的生活划分为家庭、学校、社会、自然和科学等五个基本范畴,从每个范畴中精选出最重要的基本概念和最流行的新概念,作为命题元素,然后从中抽取三个元素(词语),并由这三个元素组成一道作文题。基本要求:①必须使三个元素自然联系;②必须有一个明确的中心;③必须表达一个健康主题;④必须不少于四百字(一节课)。这样的作文练习方式,能够使学生快速构思,促使学生急中生智,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从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敏捷度,提高了创作能力。
  总之,作文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艺术,它有着固有的原理和方法可循。我们要利用作文这个优势载体,多角度、多渠道地引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不断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促进儿童的个性发展,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 【发布时间】2021/5/8 15:31:35
  • 【点击频次】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