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大班《神奇的泡泡》教学案例

 

【作者】 史修芬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实验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活动背景:
  盥洗间又传来孩子们开心、快乐的声音,原来他们在比谁的肥皂泡泡大,一遍又一遍在小手上涂抹肥皂。看见大大小小的泡泡,乐此不疲。
  泡泡一直是孩子们喜欢玩的游戏,如何让生活中更多的材料产生更多乐趣呢?于是,围绕《神奇的泡泡》活动引导孩子们不断尝试和探索中寻求答案。
  活动目标:
  一、通过吹泡泡活动,让幼儿在尝试和自制泡泡水过程中,发现泡泡的变化,激发幼儿对科学小实验的好奇心。
  二、培养幼儿细心观察、动手操作和分享交流的能力。
  三、尝试利用不同工具吹泡泡,探索泡泡的奥秘,体验其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一、材料选择
  主要材料:洗洁精、塑料瓶、清水、洗衣粉、肥皂及厨房用的醋、糖、盐等操作材料和各种形状的工具。
  二、内容选择
  选取孩子感兴趣的科学小实验,体现“乐趣强、易操作、动手多”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感知泡泡的特点。
  2.自制泡泡水。
  活动过程:
  一、教师示范吹泡泡,激发幼儿兴趣。
  师:用玩具泡泡机吹出许多泡泡,引导幼儿观察并尝试接住泡泡,和泡泡玩一玩。想不想也来吹一吹?(请个别幼儿演示)
  师:为什么会吹出那么多的泡泡呢?(引导幼儿发散思维)想不想尝试自己做?(激发幼儿兴趣)
  二、第一次尝试:用单一材料(洗洁精)制作泡泡水。
  师:提供材料(洗洁精、水、塑料瓶)幼儿尝试操作。
  亮亮:我吹出的泡泡好大,圆圆的。
  西西:我的泡泡破了。
  雯雯:我的泡泡好小……
  师:为什么会出现有大有小的泡泡,为什么有的不能吹出泡泡?导致结果的原因有哪些?(引发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欣欣:力气不够大
  牛牛:洗洁精太少了……
  小结:
  1、洗洁精的多少是决定成功关键因素。
  2、和我们吹的方法有关。 
  三、第二次尝试,提供多种材料制作泡泡水
  师:提供材料(肥皂、洗衣粉、洗洁精)(糖、盐、醋)幼儿尝试。
  (一)大胆猜想:这些材料哪些能吹出泡泡?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
  (二)提供记录表,猜想结果。能吹出画√,不可以画×。
  (三)幼儿自由探索,证实自己猜想。
  (四)数据比对,得到结果。
  厨房日用品(糖、盐、醋)等材料吹不出泡泡来。
  洗涤用品(肥皂、洗衣粉、洗洁精)等材料可以吹出好玩的泡泡。
  四、第三次尝试,探索利用不同工具吹泡泡,泡泡会是什么形状的呢?
  师:提供不同形状的工具,探索泡泡奥秘。
  子欣:我是六角形,吹出来是圆的泡泡。
  文博:我是五角心形状,吹出来的泡泡是圆的。
  帅帅:我是三角形,吹出的泡泡也是圆形的……
  结论:无论什么形状的工具,吹出来的泡泡都是圆的。
  五、到户外玩《吹泡泡》的游戏
  活动延伸:
  科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材料、哪些工具也可以来玩一玩吹泡泡的游戏呢?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玩一玩。
  教学反思: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幼儿天生好奇、好问、好探究,特别喜欢新奇事物。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自主成为活动的探索者、知识的建构者。幼儿在失败中找原因,不断尝试,不断挑战,最终获得知识经验。
  教师在观察的过程中,多引导多支持幼儿的探究和发现,使其在原有知识经验上进一步习得新的知识,获得能力提升,激发对科学探究的欲望和好奇心。

  • 【发布时间】2021/7/7 17:06:56
  • 【点击频次】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