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如何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作者】 钟红群

【机构】 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桂花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本论文主要通过对数学教学效率的提高途径和方法入手认识推进到课堂教学的有效实践和反思,并且对如何提高数学教学课堂效率做出了一个总结概括。
  【关键词】 数学课堂,效率,实践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没有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对他而言,这是一堂无益的课。无效的劳动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最大的潜在危险”。“有效的课堂”是老师们长期的目标。通过学习和经验的思考,我对数学教学的有效程度展开了思索,在这里说说自己的体会。
  怎样才能提高数学课堂学习的有效性?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与反思,我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尝试。
  首先,要重视上课之前的备课
  (1)认真设立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在备课之前,必须要认真熟悉教材、教师用书,对课上要展现的内容的教材编写特点以及不同的知识等要及时了解,同时也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确定好的教学目标要可行且具体,如果目标设定得过高或过低,都很容易让班级学生失去对数学的兴趣,所以教学目标设定的范围应该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跳一跳能摘到果子”。
  (2)数学课堂设计要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思维过程。备课是上好一节课的首要标准,那么备课备的是什么呢?我个人认为,备课最重要的地方不是老师应该怎样“教”,而是学生应该怎样“学”。作为一个数学老师,我认为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数学基础,精心设计同学们在课堂上学习数学的过程。要充分预设他们对课本哪部分内容学习困难大,对哪部分内容容易产生自己的思考或见解,同时如何合理应对和引导等。
  老师们都应该认识到教数学,必须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我们要有自己的想法地去使用教材,化“死教”为“活用”教材,让数学课堂变得有趣并且有效。老师有创造性地去使用教材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之一。教师使用教材是建立在认真钻研数学的基础之上的,这样我们才能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合理的改进和补充,使之为教学目标、为学生更好的进行服务。其次,老师也要敢于创新,大胆且符合逻辑的对教材进行再创造、再加工,使教材更加贴近学生情况,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其次,重视课中教学的有效性
  数学课堂其实是数学老师的“教”和班级学生的“学”双方互动的一个过程。课改思想倡导学生们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而同学们的学习方式都是在老师组织指导等教学行为下发生的。所以,要想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益,就必须要提高数学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因此,我们在数学课堂上的每一个行为和教育都应当精心地思考、巧妙地设计展开。而我们又应该如何提高教师高效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呢?
  在我看来:(1)老师要着力打造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我们要放下传统观念中“师道尊严”的架子,要多和学生们进行交流合作。只有在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才会出现老师神采飞扬,学生兴致高涨的现象。当然了,要想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要老师树立起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思考,坚持师者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此外我们也要时刻铭记学生们也是有血有肉、有自己思想的人,而不是知识的容器,他们不能被动去接受知识,而是应当主动、积极地去构建专属的知识。
  (2)老师要学会激发同学们对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中老师要尽可能地结合学生情况着手,从生活中引入数学新知识,让学生在有效的情境中产生对数学探索钻研的兴趣。老师也要善于了解学生学情,结合教学内容,努力创造不同的但又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我们可以通过激发他们的兴趣使他们产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并且积极地投入到新知识探索的行为中去。
  (3)老师在课堂中要善于倾听。我们经常要求学生上课认真听讲,努力培养学生养成倾听的良好习惯。其实,我们教师更需要有一双善于倾听的耳朵。教育的过程本就是老师与学生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倾听学生们的表达是老师的责任与义务。想要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我们更应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在课堂中善于倾听,关注学生表现出的各类信息,并且对这些信息进行筛选和组合,不断引导和激发同学们去发现思考,推进教学过程。只有老师学会了倾听,才有师生之间的高效合作,学生才能有新知识的建构、能力的提高。
  总之,要想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最重要的还是教师要用心把握每一堂课,真正做到和学生心贴心,面对面,用心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过程,做到负责而尽职。
  • 【发布时间】2021/10/9 14:11:52
  • 【点击频次】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