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策略

 

【作者】 田有林

【机构】 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响水镇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的颁布与试行,给小学体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气息。面对新课标,体育教师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体育教学也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将从以下抓好常规、抓好落实、培养特长、挖掘资源这4个方面来具体谈一谈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师应如何搞好课堂教学,以期可以更好地提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策略

  体育作为小学阶段学生的必修课程,其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货用。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性的教学活动,面对新课程教育理念,广大小学体育教师必须重视优化课堂教学策略,从而不断提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最终促进小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本文结合笔者自身教学经验,就新形势下如何优化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提出策略,以期对广大小学体育教师有所启示。
  1、抓好常规,保证体育教学质量
  体育教学常规是体育教学中根据体育课程的特点、教学规律、教学原则而提出的应遵循的教学规定与具体要求,它是教学科学化、最优化的具体体现。制订和执行好教学常规是成功组织教学、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標、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那么,在体育教学中应如何抓好常规呢?
  1.1 切合实际,制订可操作性强的教学常规
  制订常规的关键在于可操作性要强,常规过严,可能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学生压力大;常规过松,又起不到实际的作用。所以,在制订体育教学常规时,应立足学生的实际情况,面向全体学生,制订出容易操作又能达到效果的体育教学常规。有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那就是请学生集体讨论制订出常规,然后在班上公布本学期每个同学应做到的体育常规,并在全班通过举手表决,还要选举几个常规督导员协助老师落实常规工作,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监督,促进学生的自律。这样,师生就能够轻松和谐地开展体育活动,以保证体育课的教学质量。
  1.2 抓好落实,保持长期稳定的教学常规
  体育教学常规的执行应该在学期初就要充分重视,让每位学生都知道教学常规,并且在学期初的几周时间内认真强化训练,使学生在上体育课时能够熟记常规并养成习惯。常规还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长期执行,不应随便更改,这样有利于学生在稳定的学习环境中参加体育活动,更系统地学习体育知识。当然,有时也要灵活处理,比如遇到阴雨天,就不一定要求学生都穿运动鞋,可以改上室内理论课;比如天气炎热,就可以适当降低运动强度,让学生休息片刻,喝点水。
  2、开展小组互动,提高体育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只有还学生主体地位,才能真正落实教学任务。体育课的教学尤其如此,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多运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把学习与评价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使体育教学充满生机。下面是笔者在上玩呼啦圈课时开展互动的例子,这节课的小组互动教学使笔者尝到了甜头。
  上课伊始,在教师讲解示范后,便让学生开展小组互动学习,在小组中互相学习动作、纠正动作,比一比谁转得更好,比一比谁玩的花样更多更好,同时让每个组推荐出玩呼啦圈玩得好的同学来参加全班比赛;然后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共同创编玩呼啦圈的花样动作,并在全班进行表演。这节课,学生玩得非常开心,呼啦圈玩的花样更是五花八门。这样的教学给学生极大的实践创新的机会和空间,而且形式新颖、生动,课堂上学生个个充满热情,全身投入,效果极佳。
  3、培养特长,形成体育教学特色
  “特长”对学生来说很重要,课改理念提倡培养“能力加特长”的学生,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上应着重培养学生特长,使体育教学充满特色,所谓“有特色的教学才是成功的教学”。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笔者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体育特长。在锻炼学生身体、全面提高学生体质的同时,笔者还开展了一些体育特色教学,取得一定的成效。笔者把每周一节体育课来开展体育特长活动,由学生自由选报一个体育项目作为自己的特长项目,有篮球、足球、乒乓球、有短跑、有跳远、有跳绳等项目。然后由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在每周的这节课内学生可分开去练习自己所选的项目。每个项目都有一名体育小组长协助老师做好管理工作,笔者则不断地换项目进行巡视指导。对特长明显的学生笔者还经常为他们进行个别重点指导,使他们的特长更加突出,也无形中为促进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扎实的基础。
  4、挖掘资源,拓宽体育教学渠道
  课改理念告诉我们,生活是学生学习的大课堂,只有把学习的触角延伸到生活中的每个角落,才是真正的学习。体育教学也不例外,生活处处有体育,这就要求老师积极挖掘各种资源,拓宽体育教学的渠道,把各种体育资源组合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接触体育,感受体育,从而爱上体育。
  4.1 充分利用学校体育资源,开展各项体育活动
  学校中的体育资源非常丰富,如足球场、篮球场、乒乓球馆和一应俱全的体育器材、设施等,都是开展体育活动的好资源。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体育资源为体育课服务,将取得良好的效果。所以教师选取教学内容时,应认真考虑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使教学做到多样化,并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位学生都有进行各项体育活动、学习各项体育技能的机会。除此之外,还可以把体育课堂延伸到课外,如组织各种体育兴趣小组活动,开展体育单项竞赛,每月开展一次体育主题活动,每学期开展一次体育节比赛,每学年举行一次田径运动会等。这些都可以作为体育课堂教学的延伸,并与体育课有机结合,拓宽体育教学渠道。
  4.2 合理利用社区体育资源,开展各项体育活动
  现在社区健身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许多社区都配备了相应的体育健身设施,如健身路径、篮球场等。这些资源也可以用来为学校体育教学服务。我们可把体育课“搬”到社区里,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组织学生进行健身训练,开展健身比赛,与家长进行亲子运动会,开展假日体育活动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社区氛围中学习体育,锻炼身体。只有充分合理地利用校内外的体育资源,才能使体育突显生活性,与生活紧密相连,让学生喜爱上体育,让他们逐步认识到“体育不仅仅在课堂内”,从而逐步养成终身体育观。
  5、积极开展教学评价,帮助学生增强信心
  目前,由于学生平时较少参加体育活动,进而导致许多学生对于体育课堂心生畏惧,要使他们在内心真正喜欢上体育,教师就必须积极开展教学评价,以便帮助他们不断增强自信心。有效的教學评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身体育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以便及时进行针对性的完善,而且可以帮助教师及时发现自己教学问题以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从而有利于提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教学评价的人性价和科学性,对于那些表现较差的学生应该给予积极的鼓励,而对于那些表现较好的学生在给予表扬的同时更应指出其存在的不足,以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对待学生,帮助每一个学生逐步感受体育运动的快乐与乐趣,从而帮助每一个学生增强学习自信心,不断发展自身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6、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课堂教学应该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它应该具有新课程的特质,它应该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体育教师只要拥有敏锐的教学触觉,就能把体育课变得丰富多彩,就能让所有的学生都喜欢上体育课。
  参考文献:
  [1]赵正军.新形式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J].当代体育科技,2019(29):69-70.
  [2]陆萍.优化小学体育教学,提升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J].中学课程辅导,2018(11):262.
  [3]陈凯.小学体育教学对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J].科技资讯,2019(7):11-12.
  [4]温宇.影响锦屏县小学体育教学有效的研究[J].科技资讯,2018(24):22-23.
  [5]黄洁芬.终身体育教育思想指导下小学体育教学的创新[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6):12.
  [6]王春洪.基于阳光体育背景的小学体育教育改革探析[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11):262.
  • 【发布时间】2021/8/3 18:51:51
  • 【点击频次】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