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析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策略

 

【作者】 杨 静

【机构】 贵州省盘州市第十一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本文尝试对微课进行课堂教学应用研究,以美国学者约翰凯勒的ARCS教学设计模型理论为基础,微课为媒介,采用课前创设情境,课上学习巩固,课后复习总结等进行微课建构,并指出了在教学实践中使用微课的实际情况,进而提出在教学中应对策略。
  【关键词】 微课;教学;课堂;现状;对策

  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式单一等种种弊端都对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有一定的阻碍。微课的个性化,高度聚焦,便于共享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发展,丰富了教学内容和资源,同时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一、微课简介
  当前社会正步入“微”时代,碎片化、微型化、移动学习等日益成为教学变革的新趋势。
  微课是教育界近些年广泛关注的一种新型学习资源,是教育信息化发展下的产物。关于微课的概念界定,胡铁生老师率先做出了微课的概念,认为微课又可以称为微课程,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
  在此背景下,“微课”一词一经提出,便在教育这片土地上迅速生根发芽,成为当前教育信息化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不仅如此,微课在变革教与学方式、优化教育教学效果、加快资源建设等方面都有着重要且深远的意义。
  二、ARCS教学设计模型理论
  ARCS模型理论是美国JohnMKeller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个教学设计模型理论。ARCS这四个字母分别代表了四类主要的动机策略,即注意,关联,信心和满意的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缩写形式。围绕这四个方面来设计学习过程,就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动机,吸引和维持学生的注意力。
  注意可以分为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为了激发学习动机,首先应该引起注意。教师可以从知觉唤醒,激发探究,变化三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来吸引和维持学生的注意力。
  关联指教学要与学生的知识背景,个人需求和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它强调理解性学习,积极的学习。教师可以从目标定向,动机匹配,熟悉化三方面采取手段来增强学习动机。
  自信来源于成功的体验,而成功的体验来自战胜困难后的心理感受。自信的学生才会更加主动地探索未知世界。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建立成功地期望,设置挑战情境,正确分析原因,尝试利用不同地手段来增强学生学习地自信心,从而激发学生体验成功的渴望之情,增强学生的学习成就感。
  满意就是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价值,学习的快乐,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满足。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的机会,为学生的成功提供强化手段。教师要坚持同样的标准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使得学生感受到教师公平的评价,从多方面来促进其心理上的满意。
  三、微课在课堂教学的应用
  (一)课前创设情境
  在教师正式开始一堂课讲授之前,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一些与内容相关的微课视频为学生播放,一方面学生可以按照微课内容进行预习,提前明确学习的重难点,一方面通过微课也会营造一种好的学习氛围,提高本节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课上学习巩固
  将微课应用于课上,可以辅助教师讲解,起到补充和巩固的效果。教师在课堂中使用微課,一方面改变了以往课堂死气沉沉,一味讲解学生做笔记的状况,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跃;另一方面,学生学习多了一项资源工具,突破了课堂仅有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的局限。
  (三)课后复习总结
  复习课使针对学生已掌握的内容,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基于教学大纲中的重点,难点以及常考内容,需要学生反复巩固吸收的课程。根据抓住学习教学理论,将微课视频用于学生的课后复习,对学生而言,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同时也迎合了复习课的自主性和针对性原则,可以查漏补缺,更深入,更系统化的学习,从而相应的发展思维能力。
  (四)其他拓展补充
  微课内容形式多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教材的掌握和理解,更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平台,学生可以在维科中学到许多教师讲授范围以外的知识,甚至体验到与以往东方文明截然不同的西方文化。微课既可以做文化背景拓展,也可以用于学生的预习资料,并且能够为学生的日常对话练习增添语料。
  四、微课应用的现状
  微课丰富了教学资源,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论文科作为课前引入部分,或课上教学资源的补充,都为教师教学提供了一种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学生接触的课堂教学不止于教师和多媒体课件,微课这类视频深受学生的接纳与喜爱。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微课资源的推进与应用远没有像早先的课件那样轰轰烈烈。它犹如平静的湖面波澜不惊,虽有涟漪,实际影响却不大。我们还发现,好多教师从未使用过微课进行教学,有的制作水平一般,有的缺少系统的学习培训,对微课的认识不够到位。
  现状一:形式大于内容,资源建设滞后
  当前,对于微课,大家口号喊得轰轰烈烈,实际应用中又不见踪影。微课资源的应用效率将是学校、教师需要研究的热点问题。如何构建适用于教育教学的微课资源,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是解决目前微课应用现状的关键所在,值得我们去研究与探索。
  现状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需进一步提升
  调查发现,有82.14%的教师感觉在制作中存在困难,认为制作过程稍复杂,需要通过培训学习才能很好地掌握。有的教师甚至表示完全不会做,急需培训。培训需求主要涉及微课录制、后期编辑等方面的应用等。
  现状三:应用仍处于初级层次,大量资源浪费
  微课的常态化应用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很难给课堂带来实质性的变革。即便有应用,也停留在初级阶段,已有的微课资源并未充分发挥作用,资源应用率低下。
  现状四:缺少统一标准,缺少精品打造
  调查发现,当前微课在连云港市的应用主要是教师个人行为,没有系统规范地学习微课相关理论,微课制作遍地开花,各具特色,然而不乏重复建设现象、资源浪费现象,更加缺少精品微课的打造。
  五、微课使用应对策略分析
  对策一:着眼长远,建立系统的规划管理机制
  第一,分学科建设微课资源组件库,满足各学科教学应用。微课在为教师提供教学应用的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一个新的整合资源和制作资源的平台。
  第二,建设各学科微课的通用资源库,为教师提供更加丰富的资源支撑,提高微课应用效率。其中,通用资源是指所有与教学相关的软件资源、图片、视频、Flash等素材资源,以及应用其他专用软件制作的课件资源。
  第三,建设微课一体化资源组件库,为学科教师开展基于微课的常态应用研究提供支撑。一体化资源组建库主要指包含教学设计、课前预置的教学课件、课上生成的教学课件、教学录像、教学反思等的整套教学资源。通过交互式微课中的后测反馈等,将课上生成的数据收集整理,这也是各课题研究的重要基础数据。此类资源实用性高,也是微课资源建设的重点内容。
  对策二:借力信息技术应用提升工程,提高教师信息素养
  目前,还缺乏体现微课制作与课程理念相结合的典型培训教材,市面上的教材也以讲解制作软件的居多。我们还应加强以乡镇中学教师为主要对象的微课培训策略研究,借力新一轮的全省信息技术应用提升工程,尽快提高教师微课的制作应用水平,让教育行政部门的投入真正应用到课堂,从教学中获得实效。
  对策三:多管齐下,各显神通
  1.以赛促用。
  通过全国性的微课赛事,涌现出许多优秀的微课作品。比赛也全面检验了微课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程度。通过比赛发现,日常教学中教师对微课的使用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对微课资源的认识与实践阶段。由于只关注微课的建设,有一定局限性。二是微课在教学活动中应用的实践与认知阶段。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微课的优势,设计出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微课的大规模网络应用阶段,即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
  2.观摩示范课引领。
  让应用得好的教师对全市开设公开课、示范课,用优秀的个案触发群体效应,带动一大批教师在课堂中真正用起来。选择几位有一定教学经验和信息化能力的教师,先小范围培训,再根据各科内容设计基于微课环环境下的多媒体课件,最终将微课应用的课堂搬到教师培训的场地,教师现身说法,现场展示交流。既展示了课堂中所提炼的资源,又为教师们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示范引导。
  3.课题带动。
  如何让教师少走弯路,尽快熟练掌握新媒体、新技术,如何让教师们既能把握好课堂应用微课技术的“度”,又能创设互动体验的“境”,普及互动技术,推进常态应用,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要积极引入课题研究,把老师引导到教学研究的道路上来。在研究中发现问题,在研究中找到解决对策。
  对策四:系统规划微课资源、共建共享机制,避免重复开发
  微课发展关键在系统规划,要着眼长远,立足本地的实际需求,借鉴已有相关标准,打造适合于本土的微课制作标准。还可依托优质学校,通过培训学习,重点组织资源建设,建立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将资源利用最优化,避免资源的重复建设和无序开发。
  信息化时代,教师应充分借助信息技术,结合教学实际,探索教学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微课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赵国峰,赵晓春.浅谈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2018(13).
  [2]吴丽.浅析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设计[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7(5).

  • 【发布时间】2021/8/3 18:53:40
  • 【点击频次】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