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在小学数学新课堂中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作者】 孙 平

【机构】 贵州省兴义市向阳路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 为将“素养体系”“数学修订课标”精神落到实处,笔者着力建构有利于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数学新课堂:树立建构数学新课堂的新理念、确立建构数学新课堂的新目标、探索建构数学新课堂的新策略,并取得初步成效。
  【关键词】 数学核心素养;数学新课堂;数学新策略;实践与探索
  2011年修订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数学修订课标”)的颁布,特别是2016年教育部颁布施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以下简称“素养体系”),标志着课改已进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新时代。为跟上新时代,近年来笔者着力建构有利于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数学新课堂并取得成效。
  一、树立建构数学新课堂的新理念
  笔者通过深入学习“数学修订课标”和“素养体系”,初步认识到,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自身终身发展和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种“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包括综合性和学科性两个层次:“综合性”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大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化为人文积淀、乐学善学、勇于探究等十八个基本点;“学科性”(以数学学科为例)”,“数学修订课标”确立的是“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获得经验)。笔者通过学习研究、梳理建构,将数学核心素养的体系初步划分为由低到高的四个层级:即数学双基层、问题解决层、数学思想层、数学精神层,这四个层级由低到高、逐次递进、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双基层(包括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数学核心素养体系的基础;问题解决层以“双基层”中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和工具,连接着双基层和数学思维层,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数学思维层以双基层为依托,问题解决层为平台,对具体的数学知识与方法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内化;数学精神层是数学双基层、问题解决层、数学思维层的深化和升华,也是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体系能真正形成和持续发展的原动力、高境界。通过这次有针对性、专题性的学习思考,使自己对综合性核心素养特别是学科性(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为有效避免数学教学的浅层次、低循环,特别是为有效培育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奠定了认识和理念基础。
  二、确立建构数学新课堂的新目标
  根据“素养体系”和“数学修订课标”精神,笔者实践探索,将通过数学教学为学生培育起的终身管用的数学核心素养分为由低到高的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为“数学四基层、问题解决层”。其新的基本的教学目标追求是:通过改变过去自己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长期“过于偏重数学知识传授、数学技能机械训练”的倾向和习惯,在夯实“数学四基”的过程中,逐步教会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技能解决简单的数学实际问题,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提高数学实践和创新能力”,从而为当前学习特别是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基。
  第二层次为“数学思维层、数学精神层”。其新的更高的教学目标追求是:通过变革过去自己长期习惯运用的数学课堂教学旧模式,创新策略方法,注重数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优化教学过程,切实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大转变,让他们在夯实“数学四基”、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同时,其“数学思维、数学精神”也得到同步培育与发展,最终实现课程标准确立的培育数学核心素养的目标。
  三、探索建构数学新课堂的新策略
  1.突出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数学问题解决指识别和发现复杂情境中蕴含的数学问题,并能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数学修订课标”对“问题解决”确立的具体目标是:“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与技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那么,如何在夯实“四基”训练的同时突出“问题解决”这一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呢?笔者尝试运用“动手实践法”,就是教师先不告诉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而是启发学生发散思维,打开解决问题的多种思路,并持续引领学生动脑动手、共同解决问题,从而整体培育学生“解决问题”这一数学核心素养。
  【案例片段】笔者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先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并要求各组用不同的“动手实践法”尝试解决问题:有的组量一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有的组撕下三角形后再拼一拼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还有的组尝试将三个角折起来,使三角形变成长方形后再观察三角形的三个角拼成什么形状(平角),从而得出三角形和是多少......在分组“尝试解决问题”、实现人人参与动手实践、个个体验参与喜悦的基础上,我再组织学生“展示交流,分享思想,总结规律”。这样实施“动手实践法”,既夯实了“数学双基”,又凸显了“问题解决”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还教会了他们与他人合作学习的方法,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数学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大大拓展了数学教学的功能。
  2.有机渗透数学精神的熏陶感染。数学思维是指学生经历系统的数学学习和利用数学知识与方法解决特定情境中的问题后,通过体验、认识、内化形成较为稳定的数学化地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数学思维主要体现为数学观察、数学抽象、数学推理和直观想象等;数学精神是指学生通过对数学的深度理解和把握,将自身对数学的理解与认识内化而形成的科学形态的数学精神和人文形态的数学精神。数学精神作为数学核心素养的精髓,不再拘泥于具体的数学学科和情境,而具有较强的可迁移性,对于提升“素养体系”中所列入的科学精神、人文底蕴等核心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如何在加强“思维”训练的同时有机渗透数学精神的熏陶感染呢?我成功尝试了“问题情境法”,就是以“问”激思、活思,并在“思”中潜移默化地渗透数学精神这一核心素养的培育。
  以上是笔者着力建构有利于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数学新课堂的初步实践与成效。笔者将继续以培育核心素养为目标,不断探索新策略,努力实现新突破。
  • 【发布时间】2021/9/8 11:52:31
  • 【点击频次】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