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有效性的策略

 

【作者】 索太卓麻

【机构】 青海省贵德县常牧民族寄宿制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课堂导入是开展教学活动的首要教学环节,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笔者从复习过度,引导学生质疑,创设教学情境,联系生活实际等方面进行论述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有效性。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存在问题;解决策略

  良好的课堂导入环节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之一,是教师进行新知教学之前进行的课前过渡,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快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有效的课堂的课堂导入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具极其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课堂教学参与度,能让给学生在课前明确本节课学习目的。更能够让学生建立起新旧知识的联系,形成知识迁移,使学生的情感迅速进入教学情境中,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奠定良好的基础。那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有效性呢?
  一、复习过度,提高导入效率
  复习过度也就是应用复习旧知识巧妙地过度到新知识,复习过度导入法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用较为广泛。比如教“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复习已经学过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知识点,出示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练习,比如,5/9+2/9=?教师要根据学生解答情况,尤其是存在的问题,加以补充,便于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知识。从而过度到“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学习上,教师出示3/4+2/5=?,又该如何解答呢?提出问题引入新课,引导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后,教师点拨讲解,让学生在愉快的探索中理解什么是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进而掌握其解法。
  二、引导学生质疑,提高导入效率
  质疑导入法主要是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教师结合数学教学知识内容和小学生的好奇心,通过设置思维障碍引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萌生主动探究学习的意识,进而完成课堂教学导入任务。比如在“圆的认识”的教学中,认识“两定”即定点(圆心)、定长(半径),这是重点,也是难点。我是这样引入的:课件出示生活中物体:硬币、钟面、饼干、车轮……从中设疑:所列举的物体哪些一定要做成圆的,为什么车轮一定要做成圆的?学生为难。提供学生正、反面体验材料:国外为了训练自行车运动员,设计出前后轮均为椭圆的自行车。假如你骑上会有什么感觉,学生说会产生上下颠簸。进一步分析颠簸原因,车轴心到地面的高度随车轮转动而不断变动,即轴心到轮边各点线段长短不一。骑上圆形车轮的自行车为什么平稳?轴心到车轮上的距离处处相等。在释疑中引入圆心、半径的概念。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情绪一开始就进入最佳状态。
  三、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导入效率
  情境导入方法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也较为常用,通过创设和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教学情境能够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教学活动参与兴趣。例如,在讲授环形面积算法的时候,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首先拿出两个半径分别为6CM和4CM圆形让学生求出两个圆形的面积,然后给学生这样一个问题:环形面积和圆形面积有无内在联系?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也可以让学生相互交流。然后我将两个圆重叠在一起让学生重新思考,结合刚才的疑问学生很直观的就能想到用大圆面积减去小圆面积就是环形的面积。这就是简单的知识迁移和运用。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这样的结果因此掌握得非常牢固,理解极为深刻。需要注意情境迁移一定要建立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之上,让学生从自身实际出发进行自我探索,得到新的知识。
  四、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导入效率
  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需要使学生在学习时,将自身的情感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自身的内在潜力,从而更好地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导入时,教师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中学生最的熟悉事物出发,使学生对于数学的认知更加具体化,产生亲近感,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投入教学中。例如,在教学“面积与面积单位”时,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猜测教师的身高,从而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之后,让学生对于长度单位产生深刻的印象,让学生通过比划、测量等方式进行深入认识。之后,教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让学生感受课桌和课本的面积与长度,并且让学生对两者进行比较,从而引出物体的面积。教师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能更贴近学生的实际认知,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从而引导学生进入教学过程。
  五、引导学生体验,提高导入效率
  小学生处于爱动手、爱实践的年龄段,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导入,使其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以学生的动手实践进行新课的导入,能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进行,能促进学生的认知与理解,引导学生思考与分析问题。例如,在教学“认识路线”时,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认识路线,从而导入新课程。学生们每天的出行大多是通过公交车实现的,教师可以依据学生在周末出去玩的行车路线引导学生的认知,之后,让学生思考问题:“我们要去动物园游玩,我为大家出示几幅路线图,大家看哪一种行车路线更加节省时间?”之后教师为学生出示相应的路线图,让学生进行思考与分析。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课前有效导入对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十分重要。基于数学教学的抽象性特点和小学生的形象思维特征,优化课前教学导入就成为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者需要积极关注的问题,教师应从学生的兴趣特点和学生实际学习需求出发设计教学导入,提高课堂导入的有效性。

  • 【发布时间】2021/11/5 17:05:29
  • 【点击频次】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