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有效教学的实践探究

 

【作者】 魏 霞

【机构】 青海省西宁市西关街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创新分数应用题教学策略以实现有效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巧设变式训练中一题多解,发展发散思维,构建知识脉络板块,是使分数应用题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 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有效教学;实践策略

  分数应用题教学内容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占了大量篇幅,是学生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内容。要让学生轻松越过这道门槛并获得良好效果,就必须在理解其中关键因素——抽象的单位“1”中下大力气,创新策略,让很多摸不着头脑的学生突破难关。分数应用题之所以难,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题型广、内容丰富、变化大,涉及到多方面的知识,特别是到了小学的中后阶段,各种知识糅合其中,更增加了理解难度,让学生难以把握,导致很多学生对问题解决失去信心。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创新教学策略,运用多种方法教学,才能让学生走出分数应用题学习困惑,从而能有效地化解问题,提升能力。
  一、巧设变式,对比中理清数量关系
  小学阶段的分数应用题,占比大,跨度长,从分数的认识就开始了,几乎贯穿着小学的三四五六年级。在每每涉及到分数、百分数、比中,分数应用题就以各种形式与学生“见面”,所以说,分数应用题是学生最熟悉,也是最陌生、最难解的问题解决题目。我们知道,一个完整的应用题应是条件和问题的逻辑组合。必要的条件与必然的结论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关联,我们可从其中的数量关系、逻辑关系把条件与问题建立起必然联系。但式,分数应用题“变化多端”,改变表达顺序就可能截然不同,因此,就出现所谓的变式题目。可以说,分数应用题中的变式现象极为严重,这些变式题目就严重地考验着学生理解力和思维灵活性。当然,这些难点内容也是我们教学的重要资源和训练学生思维的重要抓手。实践中,利用其变化,让同一内容题目围绕非本质作变化,通过多种表述方法形成既相似又不同的题目来强化学生对本质的理解。实践中我们发现,在分数应用题中,最容易导致学生出错的问题就是误解分数、分率和具体数量,常常不能正确区分而发生错误。例如,7/8千克的2/5是7/20千克”,学生对其中的三个数所表示的意义就容易混淆,概念不明不清是导致出错的直接原因。另一个重要导致错原因中,莫过于求单位1和求分量的应用题,也经常错得一塌糊度。针对这种情况,大凡一线数学教师,都作过巧设变式的教学实践,通过衍生策略设计一组既相近又不相同的问题题目,在同一问题情境下让学生进行多种题型的对比练习,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对比,进一步理解二者关系,真正弄清求单位1和求分量的应用题的不同点。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明白单位“1”,知道其对应量,还要引导他们弄出这是一道什么样的分数应用题,是加法,还是减法,乘法还是除法,这样才有利于他们弄懂。
  二、一题多解,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是分数应用题教学的“得意之处”,在这个平台上有太多地方具有丰富的培思促想的肥沃土壤,又特别是一题多解的应用题,更在训练学生发散思维,促进学生思维灵活上具有积极意义。因此,作为一线老师的我们,不可忽视其教学意义。简单分数应用题变化性不大,在培养思维中的作用不太明显。而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特别是将分数、百分数、比、“和倍”、“分倍”等知识进行“大杂烩”时,在求“求单位1”或“求分量”变化下,训练培思的效果更好明显。因为一题多解本身思维路径的呈现。在分数应用题的解决中,我们通常有三种方法来进行,即算术法、份数法和方程法。小学阶段,大多老师认为前两种,但我觉得现行学生鼓励他们采用方程法也未尝不可,因为他们思维渐渐有了设未知解方程的能力。而且,利用方程法解决问题具有思路自然、关系清楚等诸多优点,在促进学生把未知当已知的过程中有利于学生思维培养,而且对于他们后续学习的作用也不可小觑。所以,在实践中我们也要注意鼓励一部分理解能力强的学生采用这种实践做法。值得注意的是,在鼓励学生利用前两种方法时,我们需要明确告诉学生,“单位1”已知就用乘法计算,未知则用除法计算。
  三、复习梳理,构建知识脉络板块
  帮助学生构建知识脉络,形成完整板块,是复习教与学展开的重要追求。作为老师,不要求快完成教学任务,要注重边授新课边注重复习,帮助学生梳理内容,进一步内化,获得深度理解,提升问题解决能力。为此,在应用题有效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做到:
  (一)把复习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是数学课堂新授知识学习的主体,也是整理复习的主力军。作为老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鼓励他们采用自主学习与合作归纳、汇报总结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自主进行知识的梳理和总结。注重复习方法训练,加强知识点的联系与对比,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整理,让他们在以表格、图表、问答、题解等复习方式提高巩固效率,在巩固中提高思维能力和解答问题能力。
  (二)让错例成为一种教学资源。复习不应只在复习课中进行,应常态化。而平时收集的错题错例就是为化错为正而积累更多实践经验。教学中,我们可要求学生象语文采蜜素材一样收集错例,并把其当作资源来使用,形成专用的错题本、错题集。并要求学生进行旁注,分析错误发生的原因。这样,学生就会在分析错误原因的过程中强化印象,进一步理解和提高注意,以防“一错再错”。同时,我们还要加强错例资源应用引导会,鼓励学生参与到找错题、说错题、改错题、析错题实践中来。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加强分数应用题创新教学,以实现有效教学预期,促进学生思维更灵活地解决问题,提升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兰,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教学的实践探究[J].新课程,2019年。
  • 【发布时间】2021/11/5 17:21:51
  • 【点击频次】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