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幼儿园学前教育中游戏教学的运用研究

 

【作者】 易雪琴

【机构】 新疆库尔勒市西尼尔镇中心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学前教育是儿童启蒙教育的重要阶段,对儿童将来的学习和成长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学前教育不仅要培养儿童学习意识,还要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为他们将来的学习奠定基础。老师可以结合儿童学习能力设计游戏主题,开展音乐剧、生活化等活动,实现学前教学目标。
  【关键字】 学前教育;游戏教学;儿童教学

  由于儿童年龄较小,还需要家长和老师保护他们的人身安全,因此家长和学校都更注重对儿童的监管,游戏教学中普遍存在形式单一,时间和空间严格限制,老师为游戏教学主体等问题,忽略儿童应当作为教学中心,使得儿童的学习意识和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提升。因此,老师需要创新学前游戏教学理念,开展多种游戏。
  一、树立创新游戏教学理念
  游戏是学前教育的是主要方式,由于老师受传统儿童教学理念影响,未能深刻理解游戏教学的含义,普遍侧重实现游戏教学监管儿童的目的,忽视游戏教学培养儿童自主意识和学习能力的意义。使得目前儿童游戏教学中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方面是忽略儿童是教学核心目标,游戏过程以老师为主,很难培养儿童自主意识;另一方面是游戏内容单一,虽能够保护儿童的安全,但也使得游戏浮于形式,逐渐造成部分儿童不愿参加游戏的现象。因此,要实现学前幼儿教学双重目标,首先老师需要深刻理解游戏教学的含义,创新游戏教学内容。
  具体而言,老师可以从两方面采取措施,一方面是创新游戏内容。例如,在传统游戏环节中,老师可以增加儿童自主设计游戏环节,让儿童自己设计游戏的规则,方法以及奖励等。这样可以引导儿童自主设计游戏,提高儿童的自主意识。另一方面是老师可以结合学前教学目标,及时了解儿童的兴趣,设计不同的游戏主题,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培养学习意识。
  二、结合学前教学目标,设计游戏教学主题
  游戏教学的目标既包括监管儿童的安全,也包括将儿童自身发展内容融入游戏中,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儿童学习能力和意识。在明确游戏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老师可以将儿童自主意识培养,学习兴趣激发等作为游戏教学主题,开展游戏教学。
  以培养儿童数字意识为例。老师可以设计数字游戏,不同的数字代表不同的儿童,当老师念出数字时,让其他儿童找出相应的数字。通过找数字的方式,既能够帮助儿童识记数字,并体会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形成数字意识,还能够引导儿童相互之间交流,培养儿童合作意识。
  以培养儿童想象力为例。老师可以组织植物绘画游戏,先将儿童分成不同的小组,再让儿童用不同颜色和形状的植物组成一幅画,最后由小组成员讲解不同植物代表的内容以及制作过程。植物绘画的方式可以激发儿童创造能力,小组合作的形式可以让儿童主动相互欣赏,共同促进儿童自身发展。
  三、组织表演音乐剧,培养儿童音乐能力
  有关研究表明,音乐能够使儿童身心放松,心情愉悦,对儿童教学具有一定促进作用,还能培养儿童的音乐鉴赏能力。但由于老师普遍缺少培养儿童音乐能力的意识,部分老师不愿意组织音乐教学,部分老师使用的音乐不符合儿童发展特征,儿童普遍缺少音乐鉴赏能力。因此,老师需要重视儿童音乐能力的培养,选择符合儿童发展特征和兴趣的音乐,为儿童提升音乐鉴赏能力奠定基础。
  老师可以组织集体游戏,例如“小蝌蚪找妈妈”,让儿童轮流扮演小蝌蚪和其他小动物,在背景音乐中进行情境表演。动画角色扮演能够激发儿童参加游戏的兴趣,在参加音乐剧的过程中,儿童既能够体会到音乐营造表演氛围的魅力,激发学习音乐知识的兴趣,还能够培养儿童节奏感,提高儿童的乐感。
  四、开展闯关游戏,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学前教育以激发儿童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儿童学习意识,引导儿童树立自主意识为目标。这与闯关游戏的功能不谋而合,闯关游戏既充满游戏的乐趣,让儿童能够体会到游戏的愉悦,也能通过闯关激发儿童学习兴趣。
  老师可以结合密室闯关的游戏主题,开展闯关游戏。具体而言,老师可以根据学习内容和目标设计不同的任务,引导儿童如何完成任务,进而培养儿童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还可以给予闯关成功的儿童额外奖励,通过奖励的方式鼓励儿童积极参与闯关游戏。
  闯关游戏的内容和场景比较复杂,老师需要注意两方面。一方面,在开展游戏前,老师需要结合儿童实际发展情况设计层次化的关卡内容,实现儿童个性化发展;另一方面,在闯关过程中,老师需要及时引导儿童集中注意力思考任务内容,避免游戏设备分散儿童的注意力,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
  五、引入生活化游戏,提高儿童社会能力
  儿童教育不仅需要培养儿童的学习意识,还需要帮助儿童树立群体意识,避免儿童以自我为中心,难以融入同伴。生活化的游戏是将儿童日常生活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让儿童在游戏中掌握社会道德行为规范,学会相互尊重和帮助。
  老师可以组织模仿生活场景的游戏,例如,“在公园玩耍”的场景,让儿童轮流扮演生活场景中不同人物,如公园中的老人,清洁工人等,通过扮演不同人物,既帮助儿童感受老人行动不便的困难自觉帮助老人,帮助儿童理解清洁工作的意义,提升爱护环境的意识;还能促进儿童与同伴之间的交流,让儿童形成协商交流等社会能力。
  总结语
  总之,学前游戏教学既能营造轻松的教学环境,让儿童在游戏中掌握知识,形成问题意识,合作意识,还能增加学前教学的趣味性,提高教学效率。要实现游戏教学功能,除了以上策略外,还需要老师在游戏过程中,及时帮助和引导儿童完成游戏,保障儿童进行游戏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李倩.幼儿园教学游戏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资讯,2020,18(22):142-144.
  [2]张艳丽.如何在幼儿园教学中有效开展游戏教学[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7):236.
  • 【发布时间】2022/1/11 22:50:37
  • 【点击频次】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