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家校合作培养学生学习自信心的策略

 

【作者】 1.杨远涛 2.陈贵金

【机构】 1.湖北省十堰市房县第二中学 2.湖北省十堰市房县城关镇中心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自信心是一种反映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项活动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性,是一种积极、有效地表达自我价值、自我尊重、自我理解的意识特征和心理状态,也称为信心。
  我们学校属于农村的二类高中,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太好,在中考录取的时候成绩大多就在350到450分之间,成绩非常差。上了高中之后学生对学习没有信心,总觉得自己基础差努力学习了也考不上好大学,懒得努力,成天浑浑噩噩,破罐子破摔,一种躺平的态度对待学习。
  大家都知道,现在要找一个好的工作,起点必须要有本科文凭。针对学生基础差又不想好好学习的情况,怎样提高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学生方面要有好好学习考上本科大学的信念。
  要有:“天生我才必有用”“自信人生三百年”“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一定能考上好大学的信心。初中没有学好高中可以补,不在乎考上什么样的高中,而在乎以后考上什么样的大学,要树立能考上好大学的信心。“宁为鸡头,无为凤尾”与其在好的高中当让老师和同学不待见的差生,还不如在二中类的学校当尖子生,受到老师重视,重点培养。不要和那些考上好大学的学生比,一定要自己和自己比,自己和以前比是否进步了,进步了多少?要树立努力学习就是好学生,进步就是一百分的信心。在高考的道路上,条条大路通罗马。自己文化课成绩不行,可以报小专业,例如我们的体育高考文化分只需要370分就能考上好本科。美术,音乐要的文化课分数更低。 
  让孩子明白,自己文化课成绩虽然差,但不是最差的,现在只有将近一半的孩子才能读高中,还有一半的孩子因为成绩差不能读高中。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只有明确了目标,觉得自己能考上好大学,自己的学习才有奔头,才能用尽全力好好的学习。同学之间要相互鼓励,成绩有点进步时,相互写个纸条表扬,或者当面相互击掌进行鼓励一下。在放假回到家后,可以利用微信QQ给同学发个信息进行鼓励,让同学好好的努力,争取考出更好的成绩,以后考上好大学。
  二、家长和亲戚朋友要对孩子的学习有信心。
  作为贫困山区,我们学校的家长百分之七八十都长年在外面打工,这些家长没有多少知识文化,在外面打工挣钱也非常辛苦,总觉得孩子成绩差,读的是差高中,以后也考不上好大学,与其以后勉强考一个不好的大学,花费了很多钱,还不如让孩子以后还是外出打工。对孩子不抱什么希望,只愿孩子在学校玩三年,长好身体以后出去打工或者考一个差的高职高专。更有家长认为自己虽说没有多少文化,没有读过高中,更没有读过大学,现在在外面也混得很好,挣了很多钱,觉得读书与不读书,考不考大学没有关系。还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读了比较差劲的高中,考不上好大学,对孩子的学习失去了信心,学好学坏没有关系。针对以上情况,我们老师一定要让家长知道:父母亲的眼中没有坏孩子。家长要和老师多沟通,怎样教育孩子,什么方式能让孩子好好的学习,对孩子要有希望,对孩子的点滴进步要进行鼓励。不要动不动进行打击,还有亲戚朋友一定不要歧视孩子,要平等对待孩子,认为他们能够学好,能考上好大学能够,高考出彩要多给他们鼓励。
  三、老师要对孩子的学习有信心。
  老师要知道:老师的眼中更没有坏学生。既然孩子来了,我们就要想办法教好,把孩子的学习成绩学好。要利用家长会,QQ群微信群多和家长沟通。让原来优秀的毕业生到学校进行演讲,和学生加一下联系方式进行鼓励。在教学上一定要分层教学,优等生可以多做点难题,差等生要做一些基础题,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不要提学生的过去成绩如何差,不要打消学生的积极性,要给孩子多鼓励,鼓励他们能够学好。教学上要降低难度,让孩子们能学得会,不要难度太高,吓着学生。上新课的时候,可以先补习以前旧的知识点与新课相关的知识点,让学生循序渐进,能够学得会。课外多找孩子谈心,对他们多补课。要找一些成功的榜样,加上聊天方式,让成功的学生多对他们进行鼓励。老师对孩子成绩进步的点点滴滴要发给学生以及家长,增强学生和家长的自信心,要寻得家长的支持。对孩子学习上的不足多和家长沟通,做得不好的拍张照片给家长,让家长能够及时的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只有家长对孩子抱有信心觉得孩子能考上好大学,那么以后的学习家长都能积极的支持。
  现在疫情不稳定,不知道什么时候学生可能又要上网课,家校必须要紧密合作,让家长全力支持孩子进行学习,孩子更要全力以赴地搞好学习,只有这样家校合作好了,孩子才会有信心搞好学习,孩子的学习成绩才会提高。
  我想只要我们做好以上几个方面,孩子的成绩就会慢慢增长,将来能够考上一个比较理想的好大学。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只要家校合作,学校,家庭,学生都好好地努力了,孩子以后就有机会考上一所好的大学。
  • 【发布时间】2022/11/15 9:24:49
  • 【点击频次】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