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培智学校“新三生教育” 一体化体育课堂教学模式探寻

 

【作者】 陈久法

【机构】 福建省古田县明智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新三生教育”作为新时代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教育理念,是指以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态教育为教育目标,体现体育教育的本质。通过不同的方法将“新三生教育”一体化体育课堂教学模式运用到培智学校体育教学中,不仅能呈现“新三生教育”的价值,还能进一步对培智学校体育课堂教学环境进行优化,促进培智学校体育课堂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 新三生教育;一体化体育课堂;教学模式

  目前“新三生教育”已经在普通学校体育课堂教学得到广泛的运用并取得显著的成效,相对于普通教育,“新三生教育”在培智学校体育课堂教学开展不足,如何能够让“新三生教育”与一体化体育课堂教学模式有机结合产生最大化的效果,对激发特殊需要儿童参与日常体育运动锻炼的兴趣,补偿运动潜能,促进特殊需要儿童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培智学校体育教学为契入点,旨在研究“新三生教育”是如何与培智学校一体化体育课堂教学进行结合的。
  一、“新三生教育”中“新三生”的本质
  (一)“新三生教育”中生命教育的本质
  “新三生教育”中第一个“新生”代表的是生命。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也曾指出:“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帮助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因此有必要对特殊需要儿童开展以“生命”为主题的教育,让他们认识生命、尊重生命,激发他们的生命潜能,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新三生教育”中对生命教育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特殊需要儿童进行生命教育,让他们正确认识生命,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并且活着、活好、活出价值,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二)“新三生教育”中生活教育的本质
  “新三生教育”中第二个“新生”代表的是生活。生活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哲学观,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要义,主张教育同实际生活相联系。要深知特殊需要儿童的学习不仅需要物理物质环境的支持,更需要有一个民主平等的能为他们提供积极情感支持的心理环境。在推进生活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通过对特殊需要儿童进行生活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态度,向他们传授融入同学、学校、社会、家庭等生活知识,帮助他们获得生活能力,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新三生教育”中对生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生活教育,让特殊需要儿童在操作、感受、体验中学习,在活动中建构知识,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生活技能;他们只有基于生活,源于生活,通过系统性的“训练”,才能掌握适应社会大环境需要的生活技能,树立正确的生活观,从而实现“融合社会,适应社会”的终极目标。
  (三)“新三生教育”中生态教育的本质
  “新三生教育”中第三个“新生”代表的是生态。尊重生命,尊重教育,尊重受教育者,尊重其内在发展要求,是生态教育的本质内涵。对特殊需要儿童进行生态教育,引导他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生命,让学生知事、明礼、守法,把他们引向生命领域,引向生活未来,有利于他们健康、全面发展。“新三生教育”中对生态教育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特殊需要儿童进行生态教育,优化学校的教育教学环境,把育人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各环节当中,尊敬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实现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科育人。
  将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态教育三种教育方式有机结合,运用到特殊需要儿童体育运动锻炼上,才会达到“新三生教育”与一体化体育课堂教学相融合的目标。
  二、培智学校“新三生教育”一体化体育课堂教学方法
  近期,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开宗明义指出:通过高质量组织开展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等有效增强学生体质”,强调体育运动对生命健康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所以学校在一体化体育课堂教学渗透“新三生教育”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一)完善学校体育教学
  为更好推动“新三生教育”一体化体育课堂教学,作为体育专任教师首先要完善学校体育教学,在将“新三生教育”融入到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将“新三生教育”融入到体育课堂教学中,还要设置与“新三生教育”有关联的主题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培养特殊需要儿童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还要开展有关生命、生活、生态主题教学内容,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设置意外事件:学生受伤,引导学生该如何处理,提升学生处理意外事件的能力。只有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置有关“新三生教育”主题教学,让学生对“新三生教育”有明确地认识,不仅锻炼了身体、让学生学习体育常识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活观以及生态观。
  在“新三生教育”教育理念指引下,作为体育教师为更好地评价学生应转变评价方式,往常只对学生掌握的运动项目情况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不仅片面而且还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将“新三生教育”融入到体育课堂教学评价中去,在期末对学生进行评价时除了要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评价,还要对学生掌握的体育常识及自救自护能力进行评定,才能更全面的评价学生的发展。
  (二)营造适宜的课外体育活动
  生命和谐是体育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持之以恒的体育锻炼不仅给人身心健康,且能够给社会带来更多的美。在“新三生教育”教育理念引领下,需要教师在体育课堂中注重活动环节的创设,预设各种挑战项目,在与学生互动中培养他们克服障碍、树立信心,养成正确的体育锻炼习惯。
  首先从年级层面对特殊需要儿童进行分组锻炼。从低年龄段学生的心态和兴趣爱好来看,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重点在于他们在运动当中是否感受到快乐、有趣,所以体育老师在活动安排方面主要以兴趣为主来调动学生参与运动,选取“丢沙包”“老鹰抓小鸡”等,学生参与这些活动既锻炼身体又愉悦身心;对中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在课外体育活动中需要锻炼身体运动能力,如原地双脚跳、30米来回跑、单脚往前跳等,这些运动项目既提高学生的身体性、协调性又很好地锻炼了身体;对高年级学生来说,学生的运动能力水平、身体协调性、稳定性已经发展较好,在课外体育活动中主要以发展他们的运动技能为主。
  其次,为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兴趣性,学校每学期都会组织一场亲子运动会。上半节以班级为单位展示学生在体育活动期间所学习到的球操、“晚安喵”等,学生在音乐背景下跟着教师动起来,虽说动作不规范、整齐,但学生所呈现出来的精神面貌、运动能力会让在场家长觉得孩子“健康第一”最重要;下半节以学生所报参赛运动项目为内容进行比赛,在比赛过程中展示特殊需要儿童在运动中的风采,学生们勇于表现自我,赢得比赛时的那种自豪感、爽朗的笑声、亲子互动的画面,让每一位参与亲子运动的人觉得开展运动锻炼真好!这不仅能很好的贯彻落实“新三生教育”,也能很好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优化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新三生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学校体育活动的目标是增进学生健康,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形成运动的兴趣和锻炼的习惯,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提高部分有特长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因此学校在教学过程中为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当中,会挑选运动能力好的学生组建特奥运动队进行专门的训练。在管理、训练特奥运动对的过程中,通过日复一日的锻炼,提升他们的竞技水平,通过参加特奥运动会,在赛场上展示他们的风采,提升他们的自信心,这不仅能贯彻落实“新三生教育”,也能让他们深知通过自身努力、拼搏为学校赢得荣誉而自豪,也能让他们通过这种比赛形式,拓宽他们的交友圈,在活动中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对学校现有的体育器材进行优化,如购买田联阳光软式器材等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优化体育设施设备也有助于提升校园环境,打造良好的师生体育运动氛围。在添置体育器材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到特殊需要儿童所使用的器材是否与学校体育环境相匹配,如学校软式操场颜色的布置,功能区的划分等,如果不匹配的话,就会显得格格不入,因此学校体育环境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学校层面加强对“新三生教育”的宣传力度,在校园显目位置悬挂“新三生教育”的宣传学习栏,在校内通过树立提示牌于无形中影响着学生,也有助于学生理解“新三生教育”。为更好的推动“新三生教育”落实落细,学校还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通过制度保障学校运用“新三生教育”理念来打造培智学校体育教学环境。因此要将“新三生教育”理念融入到体育教学制度、规则当中,让置身于体育活动当中的每一位特殊需要儿童都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新三生教育”的熏陶。
  宣传方式的多元化,营造适宜的“新三生教育”文化环境氛围,除了前面提到的设置“新三生教育”的宣传学习栏外,学校在开展课间活动中让学生高喊“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等健身口号,营造浓厚的体育锻炼文化氛围,同时通过黑板报、国旗下讲话、主题教育等形式强化对学生生命、生活、生态方面的教育。
  四、结语
  在新时代背景下要将“新三生教育”一体化于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对培智学校体育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新时代如果学校或教师不从“新三生教育”理念这个角度来考虑特殊需要儿童的发展,那么对学生心理层面的发展也是不利的,老师可以通过完善培智学校体育教学、营造适宜的课外体育活动、进一步优化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等方式来进行“新三生教育”一体化体育课堂教学模式的探寻,从而促进培智学校体育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光全.1949-1981年中国教育批判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
  [2]华国栋.特殊需要儿童的心理与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59.
  [3]黄桃李.基于生态教育理念的小学主题课程开发研究[D].上海: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0.
  [4]李红.体育的美学价值与陶艺教育——兼论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46(1):76-81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立项课题“培智学校‘新三生教育’教学模式实践研究”(课题编号:FJJKXB20-1272)
  • 【发布时间】2022/7/18 10:12:14
  • 【点击频次】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