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信息技术与中职课堂教学创新深度融合初探

 

【作者】 程琬婷 吴幸亮

【机构】 广西百色隆林各族自治县职业技术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2022年百色市教育信息化科研立项课题(课题编号:LL202218)


  【摘 要】 本文通过驻隆林各族自治县职业技术学校中组部“组团式”教育帮扶专家团队精准帮扶该校信息技术提升工程2.0工作的几点思考,寻求和探索信息技术与中职课堂教学创新深度融合的实施策略,以期实现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改变与创新传统的教与学结构,优化教学过程,改进教学策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 信息技术;中职课堂教学;创新;深度融合

  现阶段,各学科教学都将信息技术作为重要辅助教学手段广泛使用。如何高效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成为教师教学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2014年6月23日,国家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会议中提到要“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广泛使用是改变传统教育模式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重要体现。会议认为,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教学整合会促使教学内容图文并茂,课堂氛围生动形象,有利于开展情境教学,有利于学习热情的提高。因此,如何将信息技术有效融入职业教育教学,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为教学服务,成为目前中职学校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深度融合”的界定
  对于“深度融合”的解读,专家学者各抒己见,何克抗教授认为:“融合不同于整合,寻找新的途径与方法实现教育信息化的目标,改变教育的系统结构”;刘文东教授认为:“融合体现了教育教学思想的深刻变化,信息技术不仅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和手段,而是与教育教学互不分离、互相渗透、有机结合、无缝连接”;张永涛、藏志超等教授认为:“融合必须实现技术环境下的教育系统性的改造与流程革新,建构起信息化教育新形态”;解文明、欧少敏等教授也持有“运用信息技术改善教与学环境和教与学方式,实现课堂教学结构的根本变革”的观点。
  综合专家意见,结合信息结合信息技术基本属性和中职课堂教学特色,笔者认为,信息技术与中职课堂教学的创新“深度融合”就是通过创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把信息技术手段有效地融入到中职课堂教学过程中,实现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为特征的新型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激发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也就是说,创新“深度融合”的本质和核心是通过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将教师主宰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型”教育教学结构,从而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乐乐于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二、信息技术与中职教育教学创新深度融合实施过程
  2022年8月至今,驻隆林各族自治县职业技术学校中组部“组团式”教育帮扶专家团队精准帮扶该校信息技术提升工程2.0工作,并努力向信息数字化教学转型,全面促进该校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创新发展,深化该校校本研修,打造典型课例,沉淀研修成果。
  首先,教育帮扶专家团队协助该校以教育信息化2.0为指引,以追求高效课堂教学、构建优质课堂为目标,举办2022年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大赛展示了该校信息化教学成果,对于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提高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水平,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教育帮扶专家徐建国主任带领该校物化生教研组进行信息数字化教学的模式探究,目前该校物化生教研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得如火如荼,新教师何兴杰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分享会上表示:在帮扶专家徐建国主任的指导下,他进行了为期两周的教学实践,从录制视频到课堂实践,过程虽有些困难,但还是达到了目的。尤其是对于他个人教学能力的提升起到很大的作用,在提升教学效率的同时,也使得教学方式更加的多样性,更重要的是进一步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他认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作为教学手段之一。
  接着,教育帮扶专家程琬婷主任带领该校相关教师申报的课题《少数民族地区中职学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创新的实践研究》获得2022年百色市教育信息化科研课题立项(课题编号:LL202218)。
  再次,教育帮扶团队分别组织该校各教研组积极开展信息化教学教研活动,教师们针对活动进行了反思,帮扶专家分别对该校教师信息化教学活动做出了深刻地剖析,面对老师们提出的信息化教学的问题,专家们也都做出了细致耐心地讲解和指导,并结合实际对该校的信息化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期望。
  最后,教育帮扶专家徐建国主任计划下一阶段将进行“在线课堂教学模式”、“适应时代要求,转换角色提升‘数’养”的培训,然后再由该校将信息化教学全面推广应用。
  教育帮扶专家团队精准帮扶信息化教学提升工程,贴合该校教师的有效需求,解决了老师们在教学中遇到的信息化教学实际难题,提升教师对信息化数字资源的运用整合能力,不但体现了教育帮扶专家团队“输血”机制的落实,而且更体现了“造血”机能的培养。
  三、信息技术与中职教育教学创新深度融合策略分析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所谓翻转课堂就是教师在课前制作关于各个知识点的教学视频,学生在课外完成通过观看视频的任务,根据教师的讲解对知识进行自主学习,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相互交流,解决问题,完成检测的一种教学形式。这种通过信息化技术重新规划课上、课堂和课后教学内容,满足学生自主化、个性化学习需求,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即翻转课堂。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讯的发展使翻转课堂教学目标、对象、设计和教学过程等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总结翻转课堂教学特征,提炼其教学设计非常有价值,也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
  (二)微课教学
  微课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信息化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去进行教学视频的拍摄,让学生能够通过教学视频来进行一定的知识学习,从而能够更好地让学生在学习中变得更加主动。一般微课大概5-10分钟之间,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这段时间来进行一定的自主学习。当学生进行视频观看之后,需要提出一定的要求,让学生利用学习的内容去进行例题的思考和练习的分析,这样能够更好地将课堂前置。当学生在练习中出现问题时,教师不要着急进行指导,可以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也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探讨来解决问题。当学生实在无法完成练习时,教师再进行指导,会具有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网络平台测试
  智能教育平台对学生的教育工作具有非常大的作用,该校可以根据学校的专业来进行课程资源的整合,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来进行一定的学习,并且在学习之后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来进行一定的测试工作,从而能够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进行一定的测评。因为网络教育平台具有一定的智能性,能够更好地通过学生的测试结果来进行分析,可以对学生存在的短板进行相关教学视频和练习题的推送,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具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也能够有效实现学生专业水平的提升,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来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信息技术与中职课堂教学创新深度融合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第一,以学为中心,注重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作为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和监控者。
  第二,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习。信息化资源是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传播的教与学资料,如立体化教材、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网络课程等资源,也包括多教学素材库、教学软件、工具等。
  第三,以“任务驱动”、“问题解决”作为学习和探究活动的主线,学习活动具有明确的任务性、目的性,学生知道为什么而做。同时注重情境的创设,使学生经历与实际相类似的认知体验。
  第四,强调“合作学习”、“协作学习”,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也包括教师之间的合作或协作。
  第五,强调针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评价,通常采用灵活的、可视化的方式进行阐述和展现,能够有效评价学习效果,注重过程性和性。
  同时,在教学实施中,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应重点关注以下因素:
  1.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理论支撑。
  2. 围绕建构新型教与学模式来进行融合。
  3. 融合中要重视教与学结构的改变。
  4. 注重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
  5. 课程与创新信息化
  (五)信息技术优化实训教学的实施策略
  专业实训教学是职业教育教学的特色,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
  中职实训教学要求学生动手操作的环节多、频率快、时间长,而由于中职学校实训教师数量不足,实训教师在操作演示时,无法关注所有学生,教师指导不到位,出现了学生模仿练习时操作不规范、不正确甚至无从下手的情况。另外,由于一些专业如数控、汽修等专业,实训设备数量、场地有限,实训耗材成本高,无形中会减少学生的实训操作时间,以避免个别学生因盲目操作而导致设施设备受损和教学安全事故。
  为切实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专业实训教学中,通过信息技术完成实训教学中的资源存储、虚拟仿真、实操记录、在线测评等功能,实现实训教学的全程、全员、全信息管理,提高实训教学效果和管理成效。利用信息技术开发仿真软件和实训平台,通过文字、图形、动画、模拟仿真等多种手段为学生提供多角度的讲解,学生可以自主选取所需的教学资料,解决实训中遇到的问题。针对设备场地有限、耗材成本高的数控、汽修等专业,实训初期利用计算机模拟软件,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实际操作的费用,提升学生实操的安全性。
  同时,使用模拟软件,学生可以一人一工位进行操作,有助于教师的个别化教学指导,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实训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化的实训平台,控制实训设备的使用,记录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将传统的实操训练与数字化虚拟手段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学生自主收集资料、自主探究解决问题、自主考核评价等主动学习行为,培养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信息技术支撑下的过程性评价的应用与实施
  过程性评价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评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过程性评价可以肯定学生的成绩、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方便师生随时随地地记录学习过程,即时地、积极地对学习进行评价,从而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地反思、改进学习策略,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实现个体终身的可持续。
  电子档案袋是一种典型的过程性评价方法,也是本课题研究过程中试点校尝试使用的一种新的信息化评价手段。电子档案袋以文件夹的形式存放学生的各种学习成果,如作业、小测验、计划书、实习报告、学习心得、学习日志、调查与访谈纪录、成长记录、家校联系交流卡、学生作品集、音频、资料等。例如,一个汽修专业学生的电子档案袋里,可以有他每个学习阶段的思维导图、工件作品,参加各类比赛的心得体会、资料,还有教师建议、家长的认可及同学之间的鼓励。
  基于学习的基本过程、特点以及学习中的评价内容,过程性评价在实施过程中应遵循如下流程:过程性评价是伴随着学习过程进行的,每次学习之前,教师要把评价量表和学习日志发给学生。学习过程中,完成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小组评价、教师总评。学习结束后,教师针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和表现,要对部分学生进行追踪访谈,学生完成学习日志,教师把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个别指导。
  过程性评价结果可以作为改进教学的依据: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获知学生的学习水平与能力,调整教学策略。同时,教师也能在教学反思中,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中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信息技术的高度创新深度融合是十分重要的。不但能够很好地丰富课堂教学形式,还能够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简单,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体现出自身的学习潜能。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具有多种形式,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来进行一定的选择和应用,从而实现中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杜红霞.中职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7)
  [2]苏云成,张忠艳.打通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创新的“最后一公里”[J].苏州教育信息化,2019(02):63-66.
  [3]吕春花,李红梅,李颜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创新应用研究[J].好家长,2019(37):128-128.
  作者简介:1. 程琬婷:女,中小学数学高级教师、副教授、心理咨询师高级技师、百色市优秀学科带头人、广西作家协会会员。任教15年来,共发表论文或参与评奖数十篇,主持并参与科研课题十余项,近六年出版著作三本。2. 吴幸亮:中小学高级物理教师,广西中等职业学校名校长领航工程培养对象,曾多次荣获“优秀校长”、“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任教25年来,参加区市教学技能比赛多次获奖,主持并参加科研课题十余项。

  • 【发布时间】2023/5/8 10:31:14
  • 【点击频次】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