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 工读教育学校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

 

【作者】 龚成惠

【机构】 四川省自贡市第三十六中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数学教学目标更加注重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工读教育学校的学生具有特殊性,如何在新的课程标准下,提高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新课标背景下工读教育学校学生的特点,探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工读教育学校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策略,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新课标;初中数学;工读教育;数学核心素养

  一、引言:新课标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的挑战与机遇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强调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即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和数据分析等能力。工读教育学校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存在一定困难,如何在新课标下培养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新课标的实施为初中数学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在这一背景下,工读教育学校的学生面临着独特的学习环境,这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难得的机遇。由于这些学生在学习基础和动机上可能与普通学校的学生有所不同,因此教师需要采用更加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同时,新课标对数学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的强调,为工读学校的数学教学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和空间。通过创造性地融合传统教学与现代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进而促进他们在数学学科上的全面进步。 
  二、理解数学核心素养的涵义 
  数学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通过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在新课标中,数学核心素养被赋予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首先,数学核心素养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其次,数学核心素养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学习数学,学生可以培养严谨的思维习惯和科学的方法论,为将来从事科学研究或工程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数学核心素养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时,往往需要多人合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总之,理解数学核心素养的涵义对于我们更好地实施新课标中的教育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三、工读教育学校学生的特点 
  在工读教育学校中的学生群体,他们表现出了独特的学习习惯和心理特征。这些学生往往对传统的学习方法感到厌倦,更倾向于实践操作和体验式学习。他们的心理特点表现为较高的独立性和自我驱动能力,但同时也可能伴随着一定程度的焦虑和不确定性。在认知层面,这些学生通常具有较高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快速适应新环境和挑战。 
  四、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的策略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新课标的实施为初中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 特别是对于工读教育学校的学生来说,如何在这一框架下有效培养其数学核心素养,成为了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这些学生往往因个体差异、学习习惯或家庭环境等因素,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表现并不突出,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在数学学习上缺乏潜力。 相反,通过针对性的教学策略调整,我们完全有可能激发他们的数学潜能,帮助他们构建起扎实的数学基础,进而提升其综合素质。  
  (一)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在培养工读教育学校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方面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 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设计贴近生活、具有实际意义的数学项目,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团队合作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增强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校园规划设计”项目,让学生运用几何知识测量校园面积,计算建筑物之间的距离,规划绿化布局等。 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还能锻炼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其数学核心素养。  
  (二)为了使抽象的数学概念更加生动具体,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教师应善于将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融入课堂教学。 比如,在学习分数时,可以通过烹饪菜谱中的原料配比来引入;在学习比例时,可以通过购物打折、地图缩放等情境进行讲解。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降低学生的学习门槛,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 此外,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如天气预报中的百分比、体育比赛中的数据统计等,也能进一步加深他们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三)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这两种能力。 一方面,可以通过设计一系列逻辑推理题目,引导学生逐步分析问题、归纳规律、得出结论,从而提升他们的思维条理性。 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对教材内容、解题方法等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例如,在学习几何证明时,可以让学生尝试不同的证明路径,比较哪种方法更为简洁高效;在学习统计图表时,可以让他们分析数据背后的趋势和原因,辨别可能存在的误导信息。这种批判性的思考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四) 除了上述策略外,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针对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设置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水平上得到提升。 同时,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在线学习平台、数学软件等,丰富教学资源,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此外,加强家校沟通,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成长背景,也是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新课标背景下,针对工读教育学校学生的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其实际操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通过项目式学习、生活化教学实例、逻辑思维训练等多种教学策略的综合运用,我们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数学基础。 这不仅符合新课标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也体现了教育公平和社会进步的价值追求。
  结论:新课标背景下,工读教育学校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的策略包括:转变教学观念,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奠定数学素养基础;注重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实施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这些策略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 张华.新课标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12):96-97.
  [3] 李明.工读教育学校初中数学教学策略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9(09):104-105.
  [4] 王丽丽.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12):57-58.
  • 【发布时间】2024/12/25 13:13:03
  • 【点击频次】56